引言安能苦一身,与世同举厝。由不慎小节,庸夫笑我度。吕望尚不希,夷齐何足慕。——《杂诗》 自古以来,父母就教导大家,哥哥要让着弟弟,不要仗着自己年纪大,把好东西都给占完了,在此基础上,孔融让梨的典故也被提及的越来越多。东汉时期,孔家是一个著名的家族,相传这家是孔子的后代,而这户人家有一个儿子叫作孔融。有一次客人来家里做客,并带来了一些礼物,其中就有一盆酥梨,父母打算把这些梨子分给孩子们吃,可该如何分配又是一个问题,于是他们就让孩子自己挑选。后来孔融主动挑选了小梨子,把大梨子留给了弟弟吃。
一、孔融的故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在我国被提及的很多,基本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那大家知道他的未来是怎么样的吗?孔融作为东汉末年的著名人物,被誉为建安七子之一,同时自己还是孔子嫡系子孙,加上那时是独尊儒术的汉朝,怎么看他都应该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可现实却恰恰相反,曹操统一北方后,很快就与传统力量的代表孔融发生冲突,然后他一家都被处死,九岁儿子说了一句话,流传至今。这是怎么一回事?故事还要从那段历史开始说起。
汉朝时的人才选拔机制并不是科举制,而是九品中正制,也称举孝廉制,人们无法通过考试去做官,只能通过推举的方式,如果大家觉得一个人品德好、能力强,就会推举他为官,这有点类似于如今的选举制,但不同之处在于那时只有世家大族才有话语权。孔融因高超的文学造诣,不俗的家世,就被推举出来担任官员,担任的官职是北海太守,而他因此就与曹操发生了矛盾。
二、孔融与曹操 曹操击败袁绍后,曹丕强娶了袁绍儿媳妇甄氏,大家对此有些不满,觉得这不符合伦理道德,不过由于曹操那时的势力极强,基本不敢说话,可孔融却在这个时候发声,直接写了给曹操一封信,信中极力嘲讽曹家的作风,其中有着这样的一句话:“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借西周时的历史来嘲讽时事。这件事情就让曹操很不舒服,虽然他也不喜欢儿子的做法,但他绝对不希望有人以此来批判自己,毕竟两个人是一体的,骂曹丕就等于是骂他。
那时曹操权力尚未成熟,而孔融在文坛中的分量很高,不是万不得已,并不愿意去得罪他,于是就将这口气给忍了下去,等待自己实力强了之后再说。但不知是孔融不明白这一点,还是有意为之,总是在针尖上跳舞,每次曹操做了不当之事,他都要大肆批判。于是就发生了接下来的故事。公元208年,曹操已在北方秣兵历马数年,准备集中力量南下发动全国统一之战,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赤壁之战。
三、被处死 俗话说得好,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特别是对于赤壁大战这种级别的战争,粮食更是无比的重要。可那时的北方地区,由于常年的战乱,粮食生产量很低,根本无力支撑如此之多的粮食。为了筹措粮食,曹操发布了多道命令,首先强行从民间征调大量粮食,一时间民怨沸腾,其次发布了多道节省粮食的命令,比如下令削减官员的粮俸、发布禁酒令等等。种种做法之下,这场大战所需要的粮食终于凑够了,但也引起了很多人不满,孔融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孔融那时非常不满这几项措施,他公开指责这些措施完全是害民之举,而且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号召天下人抵制曹操。这就让曹操极为不满,他为了打赤壁之战,殚精竭虑了数年,可突然冒出来一个人,让自己的计划无法实行下去了,毕竟后方不稳,他怎么可能带着如此多的军队南下?于是孔融的命运也就决定了。没过多久,有一位御史弹劾孔融有僭越之举,然后经过查处,发现的确有此事,于是曹操发布命令,处死孔融并夷三族。自此,终汉一朝都无比繁荣的孔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后记:
孔融面对来抓自己的官员时,并没有太过于担心自己的安全,而是一直在担心自己两个孩子的安全,于是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哀求,希望他们能放过儿子。那时孔融九岁的儿子,毫不畏惧地站了出来,他先是劝说父亲不要这样低声下气的,然后说了一句著名的话:“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整个孔家都被这句话的情绪所感染,而后慷慨赴死,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传说。
参考资料:
《杂诗》
《三国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