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豪
从平均海拔3.3米、中国最“低”城市的天津,来到1600多公里以外、平均海拔2500米的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天津市蓟州区“组团式”医疗帮扶团队响应国家东西部协作号召,也想在基层实现一个朴素的愿望——发挥专业特长,让帮扶地区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两年时间,来自蓟州区的9名帮扶专家,全心服务、压茬交接,为古浪县医疗事业发展注入“一池春水”,也续写着“津甘一家亲”的山海情缘。
“输血”
62岁的尹阿姨送来一面锦旗。前段时间,她突然发病,出现言语不利,左侧肢体完全不能活动的症状。在古浪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帮扶的天津专家赵宏伟紧急诊断,考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时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帮尹阿姨恢复了正常的言语和行动能力。
作为天津市蓟州区“组团式”医疗帮扶团队队长,赵宏伟已经在古浪县驻扎700多个日夜,担任古浪县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兼任古浪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
在这名80后医生心中,既然来了,就要办实事。
古浪县冬季寒冷,从头年10月到次年4月,没有集中供暖的乡镇地区,老百姓普遍生炉子取暖。一些患者接触煤烟后,出现头痛、头晕、四肢乏力等症状,往往不在意,认为“转天就好了”。
“有些人出现了迟发性脑病才来就诊。”赵宏伟发现这个问题后,帮扶队便开始一边有针对性地对百姓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引导有煤气接触史、出现相关症状的群众积极就医;一边与医院领导沟通,更新血气分析设备,通过仪器快速得到碳氧血红蛋白等硬性指标,做到早确诊、早治疗。
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会地带,古浪县境内区域类别多,自然条件差异大。天津来的专家,不仅要克服高原反应、气候差异等诸多身体上的不适,还要化解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等问题。但在这里,帮扶队员们也感受到了古浪人民坚韧的品质,“要克服一切困难,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来自天津蓟州区中医医院中医骨伤科的张东升被任命为古浪县人民医院骨一科科主任。他观察到,该科收治最多的是患有颈肩腰腿疼痛等疾病的老年病人,常用普通拔罐、中频治疗方式,手段相对单一。
于是,他将自己的中医针灸推拿治疗技术“倾囊相授”,根据人体不同经络穴位,不同操作手法设计了典型临床病例,并提出与针灸推拿操作技能相关的临床问题,让古浪县人民医院的“徒弟们”按照病例内容互相模拟患者和医生角色,强化临床技能训练。
“伴随着药学服务理念的转变以及患者对药物治疗的需求不断提高,医院药学工作重点已由单纯的药品工作转为药学服务。”来自天津蓟州区人民医院的药学专家张伟重在改变大众眼中“药剂科就是发放药品”的刻板认知。
短短数月,他点评门诊处方近5000张,多次组织临床药师查房,指导、纠正了数百位患者的临床规范用药问题,还每月带队检查全院的药品、试剂、耗材管理情况,建立完善了贵重药管理制度、制定静脉配制中心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完善了医院含兴奋剂药品目录等。
“造血”
帮扶专家尽职尽责的同时,古浪县人民医院根据医院发展情况制定《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和《天津市蓟州区“组团式”帮扶古浪县人民医院工作方案》,明确帮扶目标、任务、具体内容,确定重点帮扶科室,制定具体帮扶细则。
此外,定期组织召开“组团式”帮扶工作座谈会,研究分析医院发展及科室建设情况。
知道自己缺什么,就主动要求补什么;碰到具体问题,及时修正……在古浪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荣善眼里,帮扶专家们抱着做实事的心态来,“东道主”更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把分内的事情做好,做出成绩来。
他举例,2022年,县医院开始结肠镜检查项目时间不长,遇到患者长了息肉等进一步需要治疗的情况,只能请外来专家支援,或帮助病人联系上级医院。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杨雄的到来,打开了新局面。
“杨主任来的第一个月就协助我们消化内科诊断近140例内镜检查患者,指导或亲自完成了十余例内镜下的息肉切除手术。他还针对大家了解较少的病例详细讲解,规范了胃肠镜的诊治流程,启动了我院胃肠病变的内镜下微创治疗新技术。”张善荣说,杨主任返回天津后,消化内科多次外出“取经”,一步步搭建出当地群众信赖的“名医工作室”。
培树“好学”理念,医院管理相关部门也积极吸纳天津专家带来的先进理念,将电子病历分级评价从3级提升至4级标准,新增分级诊疗病种22种。
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办?古浪县卫生健康局与天津蓟州区卫生健康委沟通对接,搭建蓟-古两地远程医疗平台,邀请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中医医院的业务骨干开展远程培训、远程会诊业务,答疑解惑、精准施策。
“有好老师,我们更要努力当个好学生”,张善荣介绍,两年时间,古浪县人民医院新增诊疗科目两个,打造省级重点专科1个,进一步提升了胸痛、创伤、卒中、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等五大“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的诊疗能力。2022年至2023年,医院门急诊量由24.1万人次增加至29.3万人次,住院患者由1.62万人次增加至1.86万人次,手术量由2900台次增加至3600余台次。
张善荣说,帮扶专家还协助古浪县人民医院开展心脏介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针灸治疗布氏菌病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等新技术、新项目19项,让群众“不出县”就能享受优质诊疗服务。
东西部协作绵绵发力,久久为功
西部,最渴望的是人才,最缺的也是人才。
近年来,依托蓟古“携手”契机,古浪县卫生健康局分批次选派69名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到蓟州区进行3-6个月的进修学习,选派136名基层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到蓟州区开展短期学访活动。
与此同时,蓟州区“组团式”医疗帮扶团队在古浪建立“师傅带徒弟、精英带团队”的帮带机制,每位专家带教3名专技人员,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95后医生朱洁民是受益者。她告诉记者,“师傅”赵宏伟带教很“实”,每周周二、周五都会开展两次大查房,每个月还会组织4次教学查房,和他们实时分析病情,讨论治疗方案、预防办法等。在赵宏伟的帮助下,她还在省里组织的卒中技能大赛中获了奖。
31岁的王晶是古浪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护师,也是帮扶专家张红霞护士长的带教“徒弟”。她说,从病区管理、危重病人管理到交班内容、患者健康教育,张老师言传身教、讲得很细。
“张老师的到来,让我更加明确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王晶说,现在,她能在导管室与介入手术医生配合、跟进心脏介入手术护理,之后,她要慢慢向“榜样”靠近。
“当地政府免费为我们配备人才公寓、专家宿舍,修建专家食堂,落实各项保障和待遇;和这里同事们的相处就像和老朋友一样亲切;下乡义诊,还能被此前来院就诊的患者认出来……”张红霞表示,在古浪、在这些教学相长的日子里,自己也被时刻温暖着,随着该批次帮扶走到尾声,她要回家的心情既高兴又不舍,“会永远怀念这段帮扶时光”。
和她一样,赵宏伟心中,帮扶不仅仅是付出,更是一种历练和收获,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他坚信,“组团式”帮扶还会绵绵发力、久久为功,浇灌出蓟古两地医疗协作的“常青树”。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