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雄伟壮阔的“紫禁城”是我们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个巨大的宝贝,一座紫禁城见证了明清的历史,可以说现在人们一提起紫禁城不单单是皇帝办公的地方,他更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当一提及北京,人们就会情不自禁想起紫禁城,而这就是中国文明最让人神往的地方。

不过紫禁城迄今为止已经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这期间其实也经历过几次修复,然而很多去故宫旅游过的小伙伴发现了在故宫隆宗门的牌匾上有一支断箭。 要说这紫禁城已经有几百年历史,这其中也经历几次修复,不可能连这么一支断箭都没看到,那么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呢? 这支断箭还得说道20多年前的嘉庆时代: 公元1406年,在靖难之役中胜利的朱棣成功从侄子手中夺取了皇位,由于他自身得位不正,而且南京地区又是当年朱允炆的基地,因此朱棣认为在南京建都不适合,于是命令手下在北京动工建造紫禁城。 公元1420年,紫禁城建成,至此这成为了明清两朝总计24位皇帝办公和睡觉的地方。 办公在这长达500多年的时间里,紫禁城也经历了几次大的动乱,一次是在明末时期,李自成攻入北京,而紫禁城很多房屋在这之后也相继被焚毁,之后清朝建立之后众多宫殿也得到了修复,经过了几代帝王的持续修复和扩建,才有了眼前的紫禁城。

然而,在公元1813年的时候,紫禁城又经历了一次大的变故,而这一次变故让清朝统治者脸上无光,嘉庆皇帝为此特地下令不许拔掉以此警醒后世: 清朝统治者是靠着马上的骑射弓马技术夺得天下的,在这之后清朝虽然入主中原,可是他们也觉得骑射技术是清朝的“立国之本”,不能忘本,因此每年都会进行围猎,而承德附近的木兰围场就一直都是清朝的皇家猎场。 从电视剧《雍正王朝》之中就可以看出,每一次围猎的规模很大,朝廷几乎叫得上名号的大臣都要去,由于围猎事关皇帝安危,因此每一次围猎的时候皇帝都要带上大量的禁卫军来保护他的安危,然而这样一来就势必造成紫禁城的守卫空虚。 清朝虽然经历过康熙和雍正时期的高光时刻,可是到了乾隆晚年,清朝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了。 乾隆晚年由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以及其“七下江南”的无休止的浪费,导致国库日益空虚,等到了嘉庆上位的时候,打开国库一看一下子就傻眼了,国库没钱了。

于是嘉庆登基之后不得不拿和珅开刀,一来是立威,二来也是缓解国库没钱的窘境。 可是这个时候清朝已经江河日下,杀一个和珅根本缓解不了困境,而且嘉靖本身能力有限,根本无法带领清朝走出困境。 而此时,“白莲教起义”席卷了清朝,很多的百姓都纷纷加入到了白莲教之中参加“反清复明”的行动。 在一次围猎行动之中,嘉庆带领满朝文武去木兰围场参加活动去了,带走了大量的卫士。 而当时白莲教的人则认为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机会,而当时紫禁城之中也安插了大量的白莲教眼线,里应外合就可以杀入皇宫。 就在这一年,众多的白莲教徒趁着嘉庆皇帝出游的机会攻入了皇城之中,由于紫禁城守卫空虚,很多的地方都被攻破了,而这支断箭就是在这次机缘巧合之下射上去的。

然而,白莲教很多人大部分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百姓,而清军一旦反应过来他们便立马毫无反击之力,当他们刚要进入皇宫内廷的时候却遭到了众多清军的埋伏,清军虽然人数较少,可是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没多久这场叛乱就被彻底平息了,白莲教头目以及那些内应最后都被逮捕了。 奇耻大辱,嘉庆得知此时之后自然是非常生气,一个皇家宫城居然被一种老百姓给攻破了。可是生气之后他就认为是自己的责任,是因为自己贪图享乐以至于发生了大规模民变,于是就叫人不要把这支断箭拔掉以此来警醒后人,他还颁布了罪己诏来昭示自己的罪过。

然而,嘉庆的这番良苦用心看起来没啥作用,就在嘉庆死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西方列强的炮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北京城再遭劫难,在这之后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以及八国联军都视北京城为自己的“后花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