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攻克一座蒋军10余万人把守的大城市,通常要付出较高的代价。太原之战持续了6个多月,从1948年10月一直打到1949年4月,创造了我军攻克一座敌占城市用时最长的纪录。不光用时长,解放军在这场战役过程中还有4万余人伤亡,其代价同样在解放战争历次攻城战中排在前列。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时期的天津战役。1949年1月东北野战军一部在刘亚楼将军指挥下,仅仅历时29个小时(一天多一点)就打下了天津。天津守敌13万人,太原城内则有阎锡山集团10余万部队,天津陈长捷部还要多一些,似乎打天津比打太原更难,怎么两场攻城战的进程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天津守将陈长捷是傅作义嫡系,蒋军华北剿总的构成特点,决定了天津城内蒋军的战斗力不会太强。华北国军分为绥军和中央军两部分,最高统帅傅作义和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都是绥远系,而守城的3个军及地方部队却是中央军部队,在调遣方面存在很大问题。而且辽沈战役后,一些国民党溃兵逃入关内,天津城内不少官兵就是陈长捷收容的这批人,在东北战场见识过东野的厉害,早就成了惊弓之鸟,靠这些人守天津能有什么好结果呢?

在守城意志方面,太原守敌和天津守敌有很大差别。阎锡山部队均为晋军嫡系,有一定忠诚度,且阎锡山作为北方资历最老的军阀,在当地采取愚民政策,其本人在战役后期的1949年3月底才飞离太原,太原守军的士气和抵抗意志一直高于天津国民党军。结合北方整体战局的需要,太原战役前期我方有意暂停了攻势,保持围困状态,客观上也延长了战役的持续时间。

而两场攻城大战,我军投入的部队兵力及构成也有很大差异。有人说打天津用了34万东野主力,打太原也投入了三个兵团33万人,两者差异不大。问题的关键是,围攻太原的3个兵团是在1949年3月底才全部到位的,前期华北解放军的作战重点在于配合东北野战军打辽沈战役,只使用了一个兵团攻打太原,跟城内守军兵力大致相当,造成了拉锯战局面。

火力配备上更是有天壤之别:东北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我军特种兵力最强悍的部队,炮兵实力冠绝全军,攻打天津时7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超过了1200门,比攻打锦州时的火力覆盖能力更强,再加上阵前通过情报战线提前得到了陈长捷的城内防御工事部署,东野炮弹如同长了眼睛一般:林总要求刘亚楼第一轮火炮齐射就要打到天津守军指挥部,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武器优势大大加快了天津战役进程。

同时期的华北解放军,则是我军各部中火力最弱的,比中原野战军和西北野战军装备更简陋,要攻打阎锡山苦心经营30余年的太原城防,缺少必要的火力,又无法完全依赖土工和炸药战术,因此效率较低,即便是擅于用兵的徐帅,一时间也难有更好的办法。只有等到华北局面稳定,华北解放军主力集中攻打太原,并配合东北野战军炮兵猛轰,才在49年4月打下这座坚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