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开国将帅出访苏联,真性情的刘亚楼,合影时大大方方站前排
建国之初,中苏关系非常友好,客观上苏联方面给予了我国多个领域的援助和指导。虽然赫鲁晓夫上台后,两国、两党之间逐渐在一些理念上产生分歧,但1957年苏联庆祝十月革命胜利活动期间,新中国还是派出了友好代表团,前往莫斯科祝贺。多位开国将帅都在其中,德高望重的彭德怀元
作风悍勇的开国大将,不敢跟彭总同桌进餐:他有震慑力,我吃不饱
1959年4月,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元帅,率领中国代表团到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友好访问。这次访问为期近两个月,彭总担任代表团团长,副团长则是开国大将王树声。此时的王树声,正担任国防部副部长,与彭德怀是直接上下级关系。尽管如此,王树声并非彭总手下的“嫡系”将领
他是彭总的老搭档:若参加授衔将在大将中排名靠前,且无人敢反对
革命元勋众多,但1955年获得军衔的人却有限,因为有的同志已经在政府职能部门工作,评军衔显得不伦不类。尽管如此,有几位军队元老贡献太大,即便没有军衔也受到军内同志的广泛尊敬,像周总理、邓公、张鼎丞、邓子恢、李先念、谭震林等人,都是这种情况。彭总位居十大元帅的第
此人是开国大将,对职务却很随意,对参谋长说:以后你替我当军长
徐海东在1955年评出的我军10位开国大将之中,排名仅次于“战神”粟裕,高居第2位,可见能力和威望极其出众。红军时期徐海东的资历尤为突出,担任过红25军的军长。熟悉历史的朋友都清楚,除了三大主力方面军之外,红25军几乎是红军后期最重要的基干部队了,徐海东大将贡献卓著
史上恐怕他是杀人数量最多的武将了,起码三百万人做了他的刀下鬼
古代战争没有火器,都是冷兵器靠士兵在拼杀。杀人一多总是会出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情况。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真的是根据真实的场景再现写出来的。要说到有名的、杀人比较多的武将,喜欢历史的人应该都清楚,比如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的白起,或者是明
1955年全军授衔,开国大将中为何没有资历过人的“闽西三巨头”?
人民军队的历史上,素来有“闽西三巨头”之说,三人都是我党我军的高级干部,尤其在红军时期有特别出众的贡献。不过这三人在1955年都没有参加全军授衔,如果参加的话,很有可能是大将军衔的获得者。“闽西三巨头”也是少数没有参加过长征,却有着极高军内地位的元勋人物。192
除了皖南事变外,新四军还有3位名将早逝:均为开国大将级人物
1941年的皖南事变,直接导致新四军重要领导人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以及政治部主任袁国平3位同志牺牲。而叶挺军长也在1946年被释放后,因空难不幸离世。可以说皖南事变,无疑是对新四军以及军内干部系统打击最大的一次事件。但除了皖南事变外,还有3位重要的新四军重要将领在不
陈赓大将去世,哪位开国上将最难过?一向沉稳的他含泪摔碎了酒杯
建国后评出的十位开国大将中,除了粟司令外军功最高的当属陈赓。在解放战争时期,陈赓是率部歼敌数量最多的一位解放军兵团司令,而他指挥的二野4兵团,也经常越级被军委作为总预备队直接调度使用。陈赓将军的优势在于他不仅仅擅长军事指挥,更做过复杂危险的特情工作,因此能
共和国开国大将中,有3个人的存在感不强,为何会有这样的错觉?
1955年授予的我军十位开国大将,都是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军队的早期创建者之一。不过在这些大将里面,有三个人的存在感相对比较低,如果不是历史爱好者,一些朋友对他们甚至都不怎么熟悉。是哪3个低调的大将带来了这样的错觉呢?首先不可能是排在大将第一位的粟总。粟总几乎
此人战功不多,但在10位开国大将中,却是唯一担任过副总理的人
建国之后,我军一共评出了57位开国上将和10位大将。按说大将的军衔等级仅次于元帅,但从某些角度来看,十位大将的后期军政生涯发展,可能还不如一些开国上将。上将当中出了多名国家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如王震、乌兰夫、陈锡联等人,而在十位大将之中,有且仅有一人曾当过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