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是封建时代皇帝的家庙,最早在夏朝时期称为“世室”,商朝时期称为“重屋”,周朝时期称为“明堂”,秦汉以后沿用了“太庙”的称呼。由于里面供奉着皇家的列祖列宗,因而异常的庄严尊崇。

受到儒家传统礼制的影响,臣子们终其一生的最高殊荣当属“死后配享太庙”,再无出其右者。就以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为例,在它存续的276年间,能获得“配享太庙”的臣子只有26人。其中,满族有23人,蒙古族有2人,而汉族仅仅只有1人,这唯一的汉臣就是张廷玉。 今天,文史不假带您一同还原历史,还原满清时期最著名的汉臣张廷玉。注意,这里没有之一,也不接受质疑。

张廷玉(1672年10月——1755年4月),字衡臣,号砚斋,安徽省桐城人,《明史》的总编纂。他历经满清最鼎盛的康雍乾三朝,康熙时朝官至刑部左侍郎,雍正时期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和首席军机大臣,乾隆时期遭到冷遇并被罢职归乡。 张廷玉的父亲名叫张英,在康熙六年时高中进士后入仕为官,成为了幼帝康熙的侍读学士。凭借这次伴驾的经历,他彻底赢得了玄烨的信任并开始平步青云,历任礼部侍郎、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要职,最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在这样的官宦人家出生,张廷玉自小就得到了当时最好的封建教育。加之,他本人也天资聪慧和勤奋好学,很早就开始在学业上崭露头角。

康熙三十九年时,张廷玉果然不辱门楣,成功高中进士后入仕,成为了翰林院庶吉士,开始在此熬资历等待晋升。至此,实现了父子二人同朝为官的佳话。

“朝中有人好做官”这句话,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应证。得益于父亲的“有形力”和“无形力”,他不仅担任了《亲征平定朔北略》的纂修官,更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召见,特旨带数珠并著四品官服色,成为了老板的红人。据《清史稿》记载: 辰入戌出,岁无虚日。塞外启从,凡十一次,夏则避暑热河,秋则随猎于边塞。

当时,虽然称为“康熙盛世”,满清的政局看似平稳,百姓的生活看似温饱,也没有开始上演“九子夺嫡”的惨烈。不过,皇子们逐渐成人,各自都聚集了或大或小的势力,相互结党的趋势已经初现端倪。 久居内阁中枢的张英已经发觉异常,更是不可避免成为了各方都积极拉拢的对象。深谙政治险恶的他,为了不使自己直接牵涉其中,也为了留下不贪恋权位的美名,竟在刚过花甲之年就告老还乡了。 张英离开朝堂后,还是为儿子张廷玉留下了足够的人脉资源,因为遍布官场都是他的门生故旧,很多人都受到过他的恩惠。其中,正担任着吏部尚书的李光地就是其中一位。 在李光地的关照下,张廷玉不仅进入了翰林院任职,更经常伴驾出行,成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到了“九子夺嫡”期间,哪怕是最激烈的时刻,张廷玉都牢记和秉持着父亲张英的教诲,坚决不在康熙最终表态前选边站队。面对各个派系的拉拢,他都显得不卑不亢,不偏不倚。 正是这种态度,使得康熙越发信任他。于是,他从翰林院检讨一步步成为了内阁学士,后又出任了礼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和吏部左侍郎等职。 由于经常伴驾左右,张廷玉敏锐地判断出雍亲王胤禛才是康熙选定的继位之君。此后,他或明或暗向“四爷党”进行靠拢和倾斜,一直到康熙帝驾崩。

胤禛继位后,在自身勤勉的同时,对于宗亲和朝臣也非常苛刻,有些急功近利。特别是,他对于直接参与“九子夺嫡”的兄弟们非常戒备,屡屡使用了重法苛责。 摸透了雍正的内心,张廷玉成功助其迅速稳定了朝局,稳定了军队,终于得到了信赖。之后,他又在稳固军权、整饬吏治、改土归流、收缴赋税、充实国库和出兵西北等方面屡建奇功,被晋升为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用兵西北期间,雍正帝为了提升效率,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设立了军机处。此后,张廷玉又兼任了军机大臣的职务,成为了雍正身边最信任的汉臣。

雍正帝虽然待人严苛,但却不失为一代勤勉治国的帝王,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他的在位时间却很短,只有十三年便驾崩了。 临终前,雍正帝任命大学士鄂尔泰和大学士张廷玉同为顾命大臣,协力辅佐皇子弘历治国理政。在诏书中,雍正盛赞张廷玉功绩之时,还明确准许他日后可以配享太庙。 乾隆帝登基之初,鄂尔泰和张廷玉作为辅臣共同负责朝政事务,相当于是“一满一汉”相互制衡。由于双方基本上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而且互相看不顺眼对方,进而引发了满汉之间的党争。

乾隆在二十四岁登基,正处于雄姿英发和干劲十足的年龄,自然不能容许这两个老头子倚老卖老。而且,那时的满清入关已久,政权已经稳固,再也不用担心占据人口绝对优势的汉人进行反抗。于是,他在满汉党争中旗帜鲜明地支持鄂尔泰,不断打压张廷玉。 而与此同时,晚年的张廷玉也有些居功自傲,常以三朝老臣的身份自居,更加引起了乾隆帝的不满,君臣之间有了嫌隙。 受此影响,张廷玉也萌生了退意,希望可以告老还乡,离开朝堂。 在乾隆十三年时,已经76岁高龄的张廷玉正式申请致仕。按理说,对于老臣的乞退,皇帝都会进行象征性的挽留,据《清史稿》记载: 十三年,以老病乞休。上谕:“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 以为皇帝是在“象征性”挽留,于是张廷玉再次上疏,表明了自己退休的意愿非常强烈。据《清史稿》记载: 廷玉上言,宋、明配享诸臣亦有乞休得请者,且七十悬车古今通义。 看到张廷玉连续“乞退”,乾隆有些不高兴了。不过,碍于三朝老臣的体面,他还是强压怒火又一次做出了御批,坚持挽留他再干两年。为了增加说服力,还特意举了三国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例子鼓励对方。据《清史稿》记载: 使七十必令悬车,何以尚有八十杖朝之典?武侯鞠躬尽瘁,又何为耶? 很明显,乾隆并不是在“象征性”挽留,而是很坚决在挽留自己。不过,似乎彻底放飞自我的张廷玉,竟然完全不顾君臣之礼,第三次上疏“乞退”。 乾隆皇帝彻底怒了,但并没有下旨责罚,只是不再搭理张廷玉而已,处于一种“引而不发”的状态。 继续留任后,张廷玉一来的确年老神衰了,二来也确有偷懒之嫌,在朝政事务中多次出错。终于!乾隆不再忍受了,当即下旨斥责他并且剥夺了死后配享太庙的资格,还将其“罢职归乡”。

可怜的张廷玉懵圈了,伺候了你们祖孙三代几十年,临了临了还不让我“光荣退休”,竟然来了一个“开除公职”。最可气的是,本来答应的“配享太庙”也给取消了。 回家后,张廷玉每日都是战战兢兢,深怕哪天又会遭到乾隆的其它惩处,身体变得每况愈下。就这样,没过多久他就撒手人寰了。 得知张廷玉的死讯后,乾隆也觉得自己处罚有些过重了。而且,又念及他辅佐三朝的功绩,还是同意遵从了先帝雍正的旨意,下旨张廷玉配享太庙。

就这样,张廷玉生前带着不能配享太庙的遗憾离开,死后却又重新被赏赐了配享太庙的殊荣。真不知道,这是喜?还是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