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一切好诗,都已被唐人作完了。这是因为唐代文人拥有史上最充沛的创作机能。如果你选择从文治国,便可以将万丈豪情装进字里行间,偶尔在吟花弄月时,还可以隐喻一丝内心的哀愁;如果你选择执武杀敌,那么你就有了金戈铁马,你就有了铁甲金鳞,你就可以用笔锋去刺伤孤独;如果你选择隐逸山水之间,那么你便有了枕山栖谷的权力,一杯浊酒下肚,哪管什么寄情江野,无论什么刻雾裁风,整片山河都是你的!

唐诗中的门类大约如此,要么济世为怀,要么退守山谷,那么整日为仕途不顺而唉声叹气。当然还有友人,还有故乡,还有触不可及的爱情。如果历史是条长河,从中随便捞取一尾唐鲤,他都能诗意地跃过龙门。这就是唐人的能量,一群能够咀嚼时光吐出烟霞的酒鬼。 然而小解却发现了一首“异类”,一首不多见的关于婆媳关系的诗。古今婆媳关系都是家庭矛盾的一条红线,可想而知,这类题材有多难写。不过这位诗人却以新娘子的视角,细腻地刻画了这一现象,堪称出神入化,我们一起来赏析。

《新嫁娘词》唐·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这首极其精简的五言诗没有一个生僻字,没有一处亮眼的转折,看似打油诗,实际却蕴含巨大的智慧。前两句中,诗人王建交代了事情缘由,古代婚俗如此:新娘子嫁到夫家的第三天,需要下厨房烧菜给全家人吃以检验其“合格性”,俗称“过三朝”。“洗手”是应该的,但诗人在此特意强调,足以显示出他对于“作羹汤”的重视。

后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十个字耐人寻味,俗里俗气的诗语中却透露着缜密的心思。新娘子因为不熟悉婆婆的口味,是吃甜还是吃辣?是喜咸还是喜淡?为了第一次就能抓住婆婆的胃,新娘子首先让小姑子(即丈夫的妹妹)来品尝点评,如果做的不好还有改正的时间和机会。为何要特意找小姑子尝呢?

因为小姑子从小与婆婆生活在一起,食性相同,她最知母亲的口味。而丈夫断然是不行的,他必然会为了照顾妻子的心情而无法告知实话,所以尝菜之人非小姑不可。不得不说,这是一位多么聪明、多么细心的新娘子啊!这也正是这首诗所引人入胜地方。 从“过三朝”到“洗手”,再到“先遣小姑尝”,三处细节刻画出了一位栩栩如生的新娘子形象,心计巧思,同时也将新娘子既担心又兴奋的心理完美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机灵聪敏。

这首诗由上至下环环相扣,语言虽然略“俗”,但却合情合理,仿若浑然天成。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道:“诗至真处,一字不可移易。”此语一出,世人皆交口称赞,有闲情者还曾尝试过,果然是一个字都改不来!这首诗更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被人争相吟诵。如此至俗又至雅的诗作,还有几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