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虎父无犬子,可惜结合历史来看,这句话在很多时候都是站不住脚的,比如战国时期赵国猛将赵奢之子赵括,就把赵奢的威名给葬送了,与他比较类似的还有明朝时期的李景隆,也是将父亲李文忠的美名给败坏了。 李景隆身为朱元璋的外孙,和朱允炆从小一起长大,表兄弟两人关系很好,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对李景隆特别重视,大有将他培养为朱允炆的辅政重臣之意,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确实将李景隆当成左膀右臂,只是可惜李景隆的一系列操作,辜负了朱元璋与朱允炆两代皇帝的信任。

李景隆是朱元璋二姐家的儿子李文忠之子,李文忠在朱元璋创业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被朱元璋封为曹国公,就连李文忠的父亲李贞,也被追封为曹国公,这个爵位是可以世袭罔替的,所以才会传到李景隆这里。 李景隆身为第三代曹国公,从小就生活在锦衣玉食的环境当中,对兵书的研究更是精通,每次朱元璋和李景隆在一起研究战事,李景隆给出的观点都让朱元璋颇为满意,身为朱元璋的亲戚,这个学富五车的年轻人,深得朱元璋厚爱。 原本就才华横溢的李景隆,还是一个高大威猛、帅气迷人的公子哥,不管是外在形象,还是内在修养,都是朱元璋十分欣赏的典型,所以朱元璋在世之时,对李景隆的赏赐以及信任都是在逐渐增加的。 为了培养李景隆,以便将来更好地辅佐新任皇帝,朱元璋安排李景隆到各地去训练军队,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李景隆和军队之间的关系不断拉近,为他未来掌管军队做好铺垫,这个时期的李景隆,确实一切事情做得都很不错,完全符合朱元璋的预期。 经过一番锻炼之后,朱元璋任命李景隆为左军都尉,加太子太傅的高衔傍身,浑然李景隆已经成为朱元璋在世时最为信任的武将了,反观其余的武将,尤其是那些当年和朱元璋一起出生入死打下江山的功臣,几乎都遭到朱元璋的无情打压,轻则丢官,重则丢命。

等到朱元璋去世的时候,他留给朱允炆的武将,除了身居要职的李景隆之外,就属耿炳文有些能力了,毫无疑问按照朱元璋的安排来看,李景隆就是他留给朱允炆的护国大将军,朱允炆自小和朱元璋打交道,对朱元璋的意思心领神会。 朱允炆一上任,就基本确定了李景隆的护国大将军之位,这个时候明朝尚且处于和平状态,李景隆到底有没有能力,我们暂且还看不出来,可是等到靖难之役发生后,李景隆的能力如何,就瞬间明了。 靖难之役爆发后,朱允炆最开始任用的是朱元璋留给自己的老将耿炳文,当时耿炳文已经五十多岁,本身身体就不太好,再加上朱允炆对耿炳文似乎不太信任,所以压根不按照耿炳文的战术作战。 耿炳文打算采用持久战的方式,充分利用朱棣后勤补给不足的缺点,将其慢慢消耗殆尽,这样就可以做到不战而胜,轻而易举铲除朱棣,毕竟当时耿炳文率领的可是几十万大军,而朱棣手上只有几万人而已,不管从人数还是从战斗力而言,耿炳文这个战术都是相当高瞻远瞩的。 可惜朱允炆根本就不信任耿炳文,听信了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坚决要求耿炳文冒进攻击朱棣,给了朱棣反败为胜的机会,眼看一场战役就要走到绝路,耿炳文的突然攻击,反而让朱棣看到了希望,打了一场胜仗,大大鼓舞了士气。

看到耿炳文打了败仗,朱允炆勃然大怒,直接撤去耿炳文统帅之位,启用自己的护国大将军李景隆,经过一次失败后,朱允炆已经对朱棣的实力有些清楚,所以这次他直接慷慨地给了李景隆五十万大军,让李景隆好好去收拾朱棣一番。 李景隆带着五十万大军对付手上只有几万兵马的朱棣,基本处于碾压态势,他直逼朱棣老巢北平,打得守城士兵溃败不堪,当时朱棣已经意识到自己实力的差距,前往内蒙去寻求兄弟宁王的帮助去了,北平完全交给儿子朱高炽镇守,朱棣此举,大有为自己找后路的意思,万一北平失守,至少自己还可以借助宁王兵马反攻一番,只要朱高炽能够坚守北平,给自己赢取时间,此战就有很大胜算。 李景隆第一次出战,一心只想立功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当他任命都督瞿能攻城并且已经攻破张掖门,胜利就在眼前之际,李景隆突然有了私心,不想把攻克北平的首功记在瞿能头上,因此在最关键的时刻,李景隆居然下令停止攻城,给了朱高炽重新加固城墙的机会。 当时李景隆觉得攻克北平已经只有一步之遥,军队稍作休息,自己再带领大家去攻破城门,这样自己就立了首功了,可是当李景隆休整之后带着军队去到城门那里,却瞬间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城门早就被朱高炽安排人进行了一番加固,自己想要攻破城门,早已不是那么简单。 就这样,李景隆因为自己的私心错过了最佳的攻城机会,反而还给朱高炽以及朱棣赢取了很多时间,让朱棣能够从内蒙借兵回来包围李景隆,等到李景隆恍然大悟之际,自己已经无力回天,只能无奈地带领残军向郑村坝而去,结果在郑村坝又被朱棣兵分五路包围,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仅仅郑村坝一战,李景隆瞬间损兵折将十几万。

损失的军队,大多数补充给了朱棣,因此大大增加了朱棣实力,朱允炆得知李景隆大败之后,觉得可能是给李景隆的兵力不足,于是增兵十几万,任命李景隆继续对战朱棣,李景隆信心十足地带着新军队冲向白沟河,结果又中了朱棣的疑兵之计,此战中李景隆身边的大将瞿能战死,李景隆带着残军死里逃生,战役结束后一清点,军队又少了十几万。 先后两次丢失的三十万左右军队,都被朱棣补充到自己队伍中去了,在李景隆的两次“助攻”下,朱棣从几万兵力瞬间增加到几十万大军,此时的局面早已不是朱允炆能够控制得了,靖难之役的结局,已经在冥冥之中有了定数。 明明已经到这种地步了,朱允炆还是没有放弃李景隆,依旧相信李景隆能够力挽狂澜,任命他镇守战略重地金川门,这是朱棣攻入南京的最后一道关键防线了,朱棣最开始还有所顾虑,得知是大外甥李景隆镇守金川门之后,笑得合不拢嘴。 果不其然,李景隆在金川门送了朱棣一个大礼。朱棣才渡江成功,刚刚去到金川门,就看到李景隆已经敞开大门等待朱棣多时,朱棣不费吹灰之力,堂而皇之通过金川门,直逼南京,随后一场大火,朱允炆不知去向,朱棣在对大侄子的无尽哀痛中顺利登基成为皇帝,靖难之役彻底宣告结束。 朱棣能够迅速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李景隆可谓是功不可没,要是没有他先后两次大手笔赠送士兵,朱棣实力也不可能增加得那么迅速,要是没有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接朱棣,靖难之役的胜利也不会那么简单。

鉴于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的突出贡献,朱棣登基之后,立即就大肆奖赏了一番李景隆,封他为太子太师,加授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之职,允许他继续承袭曹国公之爵位,并且可以世袭罔替,保证李景隆后代依旧享受荣华富贵。 在所有靖难之役的功臣当中,李景隆位列第一,就连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朱能,也只能屈居李景隆之下,此举让很多功臣都对李景隆看不顺眼,所以从李景隆受封之后开始,大臣对他的弹劾就没有停止过。 在朱棣一朝,李景隆表现出了让人震惊的抗弹劾能力,恰似当年他在朱允炆一朝一样,不管别人怎么弹劾,李景隆始终能够屹立不倒,就算是别人说他想要造反,朱棣也丝毫没有在乎,因为朱棣明白,就李景隆这样的人,就算造反又能如何呢,关键是他也没有能力造反。 在大臣们连续不断的弹劾下,朱棣最终还是旁敲侧击了一番李景隆,甚至将其爵位夺去,希望他好好反省,李景隆经过一段时间反省后,似乎也明白了朱棣的意思,从此不再过多干涉政事,自由自在地活到永乐末年,也算是得以善终了。

虽然很多人对李景隆这个人不看好,甚至戴有色眼镜看他,可是从李景隆的人生以及结局来看,他其实算得上是在当时那种历史背景下为数不多的能够得以善终之人了,对于他而言,不管是朱允炆当皇帝,还是朱棣当皇帝,对他都没有多大影响,只要能够保证自己的根本利益即可,谁当皇帝不都一个样么?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