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直播和短视频平台的流行,线上购物趋势快速增长,电商行业在近几年迅速发展。
       中国消费者报指出,网络购物已经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核心动力。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2023年的网购消费者权益保护指数出现了波动。在电商维权活动中,特别是“无货源店铺”所涉及的维权案例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
       所谓的“无货源店铺”,指的是商家并没有商品的实体库存,并且在未获得货源的正式授权下,直接复制他人的商品信息进行销售。当消费者下单购买时,这些商家才从其他平台采购商品,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利润。尽管大多数电商平台都已经禁止了这种“无货源店铺”的操作,但是通过网络的投诉平台可以发现,这类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许多消费者和打算在电商平台创业的新手都表示,他们收到了这种商业模式的负面影响。
       根据网络投诉平台的数据,涉及“无货源店铺”问题的投诉条目达到了6500多项,这些投诉分布在各个电商平台,很多消费者都反馈,在A电商平台上购物发现商品实际是从B平台发出来,并且A平台和B平台之间存在巨大的价格差异。
       这部今日就有报道称:“之前在抖音某店铺下单女装,当时支付了258元,一天后收到来自拼多多商家的发货短信,短信提示购买商品由拼多多商家发货,商品价格57.54元。点击链接发现,正是在抖音店铺上购买的同款商品,价差接近5倍”。


       另一方面,许多创业初学者也被所谓的“零库存、低成本”的宣传语所诱惑,结果发现这种模式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理想,截至目前很多直播间中依然利用这种模式作为吸引人的卖点,但实际上很多人最终发现自己并不能通过这种模式赚到钱,反而因为前期的投资造成了经济上或者时间上的损失。


       针对“无货源店铺”的问题,多个电商平台已经开始采取措施进行整顿,包括抖音、小红书和淘宝等平台都已经发布了针对这一现象的专项整治通知,并且已经对一部分店铺做了限制和清理。但即使如此,这一问题的根源还是存在的。专家们认为,这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一些商家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缺乏合适的供应链资源或管理能力,同时电商平台的准入门槛比较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电商平台是一个企业,不是监管部门,它和消费者、商家都是平等的,但它处于压舱石的地位。电商平台是平台企业搭建的,交易规则平台企业可以把关,入驻平台的商户也是平台遴选的,同时,平台有大数据,比如某件商品的买家有谁,买家中谁投诉了,投诉的什么问题,平台比谁都清楚。此外,平台对于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比如手机号码、年龄、性别、消费习惯等都掌握;对入驻商户的出货量、定价规律、货源渠道等信息也掌握,平台也从消费者的每一单消费活动中盈利,平台应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最后,专家们呼吁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购物时做好判断,不要轻信所谓的“低投资、高回报”,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也希望各个电商平台,可以积极发挥自身的监管作用,提高审查门槛,不要让一部分投机人员肆意妄为,并且在市场出现失灵时,监管机构能够介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关注“一之”,更多时事资讯带给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