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房产,许多人的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高昂的房价,以及房产作为财富标志的形象。确实,截至2024年3月的数据揭示,尽管经过三年多的下跌,全国平均房价仍高居9200元,逼近万元关口。房价的高昂使得购房成本水涨船高,众多家庭的财富因房贷压力而集中沉淀于房产之中。据央行统计,房产类固定资产在家庭财富中的占比已逾越70%。

 

那么,房价何以能够持续20余年的上涨态势呢?答案归根结底在于供需关系的动态变化。自1998年商品房全面市场化以来,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当时住房资源的供给却捉襟见肘,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随后的十多年间,城镇化进程的迅猛推进,每年有近2000万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进一步拉高了城市中的住房需求,成为房价持续上涨的重要推手。随着房价的攀升,房产作为投资产品的吸引力日益增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房地产市场。

近年来,尽管我国的住房资源总量在不断增加,甚至出现了过剩的现象,但由于投资客囤积了大量房产,市场上的住房资源依然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即便住房资源已经过剩,我国的房价依然呈现出上涨的态势。这一现状不仅揭示了供需关系的复杂性,也反映了房产市场调控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在房价不断攀升的背景下,我国在2016年9月开始实施楼市调控措施。历经几年,自2021年下半年起,房价终于迎来了持续的下跌态势,已延续三年。由于房价的持续走低,房屋的销售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为此,不少房地产企业纷纷采取降价销售策略以加速资金回笼。二手房业主也不得不调整挂牌价格,以吸引潜在购房者。

 

这一现象意味着,对于刚性需求的购房者来说,购房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同时他们面临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然而,与此同时,这些购房者也对购房产生了新的担忧:房价是否还会进一步下跌?毕竟,在房价高位时购房,不仅可能耗尽积蓄,还可能背负沉重的房贷压力。

那么,对于刚性需求的购房者来说,现在究竟是否应该购房呢?未来10年,购房与不购房之间的差异又将如何?在笔者看来,可以用七个字来概括:差距正逐渐缩小。这一结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当前楼市的三大趋势得出的。这三大趋势无疑为我们揭示了答案。

 

1、库存的消化或将成为新焦点,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楼市的主要任务将是刺激市场活力

回望过去的两年,各地纷纷启动了楼市振兴计划。进入2024年后,各地进一步强化了楼市扶持政策。多个城市更是大刀阔斧地解除了购房限制,如近期成都就全面取消了限购措施。除了限购政策的放宽,目前购买首套现房的首付比例普遍控制在20%,首套房的房贷利率也下调至约4%。此外,众多城市还推出了购房补贴政策。对于熟悉房地产市场的人来说,当前的楼市政策与2014年一揽子去库存政策差不多。

2、租售并进时代悄然崛起,租房者将共享与购房者同等的权益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行租售并进策略,旨在破解广大民众的住房难题,构建多元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进的住房新模式,已然成为引领未来的住房制度蓝图。特别是租售同权的政策导向,若租房者能享有与购房者同等的权益,将为广大无力购房的群体打开一扇解决住房问题的大门。自2017年起,国家已逐步实施多项措施,助推租赁市场蓬勃发展。诸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郑州、武汉、重庆和成都等16个城市,更是被选为租赁市场发展的先行示范区。特别是2024年以来,众多城市纷纷加入收购商品房作为人才公寓的行列。由此可见,未来的租赁市场潜力巨大,租赁住房的占比将持续攀升。随着租售同权政策的不断深化,租房长期生活将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成为新的生活趋势。

 

3、随着住房资源的日益丰富和人们购房观念的转变,房价正逐步向合理的供需关系靠拢,预示着房价持续下跌和住房资源过剩将成为新常态。

据权威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已跃升至40平方米以上,远超过国际上发达国家城镇居民人均33平方米的住房标准。这一数据不仅揭示了我国住房资源的显著过剩,更显示出大多数家庭已拥有适宜的居住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仍在稳步推进,但根据最新数据,2019年全国新建成商品房约750万套,足以容纳2250万人居住。与此同时,过去20多年里,每年约有2000万人涌入城市。这意味着,即便城镇化步伐不停,未来住房资源的过剩也将持续。加之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强,以及人们购房观念的转变,房价将逐渐回归到与真实供需相匹配的合理水平。

 

​综上所述,未来房价的走势将日趋平稳,暴涨暴跌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随着租售并举和租售同权政策的深入实施,未来十年内租房与买房之间的差距将逐渐缩小。特别是租售同权政策的推进,将为那些在经济上无法立即购房的人们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使租房成为解决居住问题的另一可行选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