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写霹雳火秦明之死时,有一句评语,“可怜霹雳火,落地竟无声。”谁能想到,那开创了“元嘉之治”的宋孝武帝刘义隆,竟会死在儿子的手里?也得了个“落地竟无声”的结局!
宋孝武帝刘义隆是谁呀?他就是那大名鼎鼎的刘裕的儿子。刘裕篡晋自立建立了刘宋王朝,刘裕死后把皇位传给太子刘义符,可惜刘义符却烂泥巴糊不上墙,刘义符既无能又暴虐,难免会失去朝廷大臣的拥戴。 君主失德,群臣自然不满。 于是,徐羡之和谢晦等人便串通檀道济,于公元424年发动兵变废掉刘义符,迎立宜都王刘义隆继位。 刘义隆就是宋孝文帝。 宋孝文帝刘义隆可不是那刘义符。刘义隆虽武功不足但却文治有余。为防大权旁落,刘义隆先后杀掉了徐羡之、谢晦和檀道济等功臣,把朝廷大权紧紧地握在手里。 要说刘义隆在治理内政上也颇有建树,他一手开创了刘宋王朝的“元嘉之治”,南朝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不过这也是因为当时魏国尚未统一北方,缺乏统一全国的实力,刘宋王朝才得到了从容发展的机会。 随着国家实力的逐步提升,宋孝文帝便萌发了北伐中原之志。 宋孝文帝曾几次出兵北伐,但却都失败了。 可是,宋孝文帝却不到黄河不死心。 他呀!是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不把那鲜卑人驱出中原决不罢休!这倒也没什么错,可是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能不能支撑这雄心壮志呀? 不是有那么句话吗?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既然皇帝有这个心愿,自然就免不了有那见风使舵之人逢迎奉承啦! 彭城太守王玄谟很擅长溜须拍马,王玄谟不顾自家实力有限,竟然上书怂恿宋孝文帝刘义隆北伐中原。
面对下属的逢迎,宋孝文帝刘义隆非但没有自知之明,反而对王玄谟大加赞赏:“观玄谟所陈,令人有封狼居须意!”(《资治通鉴》) 俗语说“上有所好,下有所效”,既然王玄谟能以逢迎得志,那其他大臣又岂甘落于人后? 于是,御史中丞袁淑便有样学样,也给宋孝文帝上书道:“陛下当席卷赵、魏,捡玉岱宗;臣逢千载之会,愿上封禅书。” 得,这马屁拍的正中刘义隆的下怀!刘义隆不仅没有察觉臣子的私心,反而被这些不切实际的假话、大话、空话,给蛊惑得沾沾自喜。 于是,宋孝文帝刘义隆便决定在公元450年兴兵伐魏。 不过刘宋王朝可不是没有明白人,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力谏皇帝不可贸然北伐,应该接受以住北伐失败的教训。
太子刘邵和将军萧思话,也再三劝说皇帝收回成命。 无奈皇帝好像是鬼迷心窍了,怎么也不肯接受劝谏。 果然,宋孝文帝刘义隆发起的北伐战争,又一次失败了! 这次失败,使刘宋王朝损兵折将,让刘义隆的“元嘉之治”毁于一旦。 北伐战争的失败带来了严重后果,北朝大军挟胜利之威竟一直打到长江北岸,差一点便打过长江去兵临建康城了。 军事上的重大失败,无可避免地引发了刘宋王朝的内患,一时间,朝廷内因如何善后波澜又起。 魏国要求宋孝文帝刘义隆必须送女和亲,才能结束两国的敌对状态。 太子刘劭主张接受魏国的要求,以便消除北朝的军事威胁。
对此,宋孝文帝的宠臣江湛却表示反对。 江湛认为:“戎狄无亲,许之无益。” 不料却惹恼了太子刘劭,刘邵便厉声斥责江湛道:“今三王在厄,讵宜苟执异议!”声色甚厉。(《资治通鉴》) 刘劭怨恨江湛嚣张跋扈,要求宋孝文帝杀掉江湛,借以推卸北伐失利的责任。 刘劭的意见被宋孝文帝拒绝了,宋孝文帝把北伐失利的责任,归咎于自己误判了形势。 此后,刘劭便与江湛结下了仇恨。自然也对宋孝文帝刘义隆极为不满。 然而,刘劭也并不完美。他与始兴王刘也多有过失。尽管宋孝文帝也曾多次申斥,但却因护犊情深,不忍加罪。 可刘义隆却没料到,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
刘劭担心老爹一怒之下,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竟以旁门左道之术诅咒老爹早死! 刘劭与东阳公主的婢女王鹦鹉,和巫师严道育串通一气,搞起了“画个圈圈诅咒你”的把戏。 可是,这班乌合之众哪有什么好主意? 最多也只能借诅咒刘义隆,发发牢骚、出出闷气! 纸毕竟包不住火,刘劭雕刻皇帝形像埋在含章殿前,诅咒老爹的把戏终究还是泄露啦! 按说,诅咒皇帝可是忤逆大罪,刘劭罪不容诛! 可是,宋孝文帝却因舔犊情深,并没有严惩儿子。只是借派人讽喻,警告儿子别再胡作非为啦! 可是,别看做父亲的刘义隆,不忍心伤害儿子,可儿子却不肯改恶向善。 刘邵非但没有悔改,反而在恐惧中有了鱼死网破的念头。 促使刘邵铤而走险的是一件意外事件! 贼党陈天与因和刘劭一伙发生矛盾,竟主动投案自首了。
此前,刘义隆还对儿子心存幻想。 这时候才猛然惊觉,原来我的好孩子不是一时糊涂上了别人的当,而是蓄谋已久啦! 可是应该如何处置刘劭呢?干脆杀掉他,还是废了他另立太子? 老话说,虎毒不食子哇! 因此,也难怪刘义隆左犹豫右俳徊,迟迟难以做出决断了! 可是宋孝文帝太糊涂啦,就算你的心里再憋屈,也别向始兴王之母潘淑妃抱怨呀?又怎么可以,当着潘淑妃的面扬言要治刘劭的罪呢? 刘义隆错把潘淑妃当成了体己人儿,可谁知人家潘淑妃可另存了一番心思! 须知这潘淑妃的儿子,始兴王刘濬与那太子刘劭可是一丘之貉,他们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彼此之间利害相关呀!
因此,潘淑妃便慌忙派人通知始兴王刘濬多加小心。 可是,始兴王知道了,不就等于太子刘劭知道了么?而刘劭可是心狠手辣之徒,又怎么可能顾念父子之情啊? 何况,刘义隆为保太子的安全,还在太子宫中驻扎了上万人的卫队。因此,太子宫的兵力几乎等同于皇帝的禁卫军。 庞大的卫队成了刘劭谋逆的本钱! 皇帝犹豫不决,日夜召见宠臣计议。 而太子为了自保,则决定铤而走险! 浓重的阴霾笼罩了建康城,一场血腥政变已然无可避免。 公元453年,太子刘劭与党羽右军长史萧斌和中舍人殷仲素,以及左积弩将军等串通一气,决计矫诏入宫直扑合殿,弑君夺位以除后患! 以有备攻无备,这场政变还有悬念么?
太子刘劭矫诏入宫,率军直扑宋孝文帝的寑宫,而宫中卫士却来不及做出反应。 事起仓促,连皇帝身边的侍卫都沉浸在睡梦中。 宋孝文帝整夜忙于和江湛等人讨论大事,他又何曾料到儿子会率兵逼宫? 贼党张超之举起明晃晃的钢刀扑到面前,刘义隆才如梦方醒,悔不当初! 说时迟,那时快!但见张超之手举刀落,恶狠狠地劈向皇帝!而刘义隆见势不妙,匆忙举起身旁的几案抵挡利刃。 张超之可是亡命徒,不杀皇帝怎肯罢休? 养尊处优的刘义隆,怎会是张超之的对手? 他的五根手指便被张超之砍掉。 十指连心哪!刘义隆立时丧失反抗能力,结果不言而喻…… 可叹宋孝文帝刘义隆,也算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南朝皇帝,可却窝窝囊囊地死在了儿子手里,闹了个“落地竟无声”的可悲结局! 也许死到临头,宋孝文帝刘义隆才会后悔自己的优柔寡断吧?可惜,太迟了。 刘劭杀死父亲后,反诬宠臣江湛、徐湛之弑君,而他倒成了勤王诛逆的功臣。
随即,刘劭便迫不及待地做了皇帝。
或许刘劭认为徐湛之和江湛已被干掉,总算死无对证了吧?
可是刘劭的自欺欺人伎俩,又怎能掩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呢?
一时间,群情激昂舆论四起,刘劭的皇位摇摇欲坠。
一场讨伐刘劭的战争即将爆发,流血仍将继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