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注重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随着《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出台,郑州都市圈配套措施逐步完善。日前,郑州都市圈在交通、产业、公共服务、能源、水利、生态六个领域的专项规划出台。4月12日起,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大河网推出“郑在出圈”系列报道,生动呈现郑州都市圈在提升区域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的新蓝图,彰显河南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大局的切实举措。
大河网讯 不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每日清晨,郑许市域铁路准时发出当日第一班车,开启沿线不少居民的跨城之旅。
“从去年12月28日开行以来,郑许市域铁路每日6时自长安路北站、苑陵故城西站、大周站、许昌东站4站齐发。其间客运量总计为330.86万,日均保障3.64万人次乘客出行。”日前,河南郑许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同记者分享了郑许市域铁路开行前三个月的运行情况。
以轨道交通串起一体化城际联通网络,郑许一体化是郑州都市圈发展中的一环。近日,省郑州都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郑州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交通为“开路先锋”,打造1小时通勤圈,形成以郑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洛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副中心,其他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重要节点的“一主一副多点”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1小时通勤圈”形成
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出于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需要推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统筹融合,增强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能力。”郑州都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规划》明确,到2027年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综合交通体系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形成1小时通勤圈。其中,都市圈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达到11万公里以上,实现市市通双高铁、县县通双高速、乡乡通二级路、村村通4.5米以上硬化路。郑州国际性、洛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门户作用稳步提升,机场航线网络通达全球,国际铁路枢纽地位日益凸显,中欧(亚)班列开行量居全国前列。
到2035年,都市圈建成更高层次、更高品质、更高效能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率先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构建一流综合立体交通网
基本建立30分钟航空应急救援网
“四条丝绸路”通全球。深化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战略合作,加密欧美货运航班。延伸“陆上丝绸之路”服务腹地,拓展欧洲、中亚、东盟和日韩中转等线路网络。积极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加快郑州、平顶山、漯河等出海始发港建设。《规划》强调升级“网上丝绸之路”,支持郑州、洛阳、许昌、焦作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建设“双一流”机场群和港口群。打造以郑州国际航空枢纽为核心,洛阳重要支线机场为支撑,鲁山、新乡等其他支线机场为节点的“一枢多支”民用运输机场格局。高标准建设郑州港、洛阳港、平顶山港、许昌港、漯河港5个地区性重要港口,形成布局合理、保障有力、量能匹配的港口布局体系。
建设各具特色的通用机场。建成洛阳龙门(万安)等通用机场,有序推进洛阳洛宁等通用机场建设,提升郑州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发展能级。加强“干—支—通”航空运输网络建设,基本建立30分钟航空应急救援网络。
强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龙头带动。加快构建由“安罗—商登—焦平—沿黄”高速公路围合而成的郑州第二绕城高速和由“G234、新G310、G107(S224)、连霍高速”围合而成的环城货运通道,形成“双环货运通道”,实现“货车不进城”。
郑州:巩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洛阳:拓展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构建郑州“空港+陆港”双枢纽发展态势。《规划》指出建设郑州国际铁路枢纽,加快推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中心、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和郑州国际陆港建设。建设中国邮政航空邮件处理中心,深化班列运邮试点,打造全国邮政核心枢纽集散口岸。
《规划》要求推进洛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提级扩能,促进与郑州国际性、开封等区域性枢纽城市协同发展,形成辐射都市圈、联通全国的综合交通枢纽。完善洛阳铁路枢纽布局,提升洛阳北郊机场客货运设施保障能力,有序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高标准建设洛阳国际陆港二级节点等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场站,推动各运输方式高效换乘。
此外,《规划》还提出打造动能强劲的枢纽经济先行区、人民满意的生活宜居典范区、国际知名的交旅融合示范区、引领全国的智慧交通样板区、低碳环保的绿色交通标杆区和韧性可靠的平安交通引领区。
2023年,《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全国第10个获得复函的都市圈规划,标志着郑州都市圈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郑州都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跨区域协调推进机制实施情况的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推动项目‘实施—评估—调整—实施’滚动循环,确保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何心悦/文 张谷臻/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