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海军2017年5月底发布的照片,海军研究局负责的电磁轨道炮项目已经交付位于水面战中心的达尔格伦研究分部,进行室外测试。从公布的照片来看,这门电磁轨道炮已经安装了炮架,显得更加成熟。


装上炮架之后,意味着电磁轨道炮具备调整射角的能力。与现在相比,之前的电磁轨道炮基本上都是进行固定测试。通过加装炮架,美国海军可以对更多的参数实施测试。一旦本阶段的试验成熟,意味着电磁轨道炮离实用化又更近了一步。

目前这门电磁轨道炮可发射16千克的弹药,炮弹的飞行速度为2千米/秒(相当于5.8马赫,就是眨眼间的时间飞2千米),每发炮弹产生的动能是32兆焦耳。该炮的射速为10发/分,发射这些炮弹需要20兆瓦的电力。

图为在室内进行测试的电磁轨道炮,在它的尾部,有粗大的线管。电磁轨道炮的耗电量是十分巨大的,根据美国海军公布的信息,只有美国海军的11艘核动力航母,以及3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能够为其提供充足的电力。

美国海军现在配备的127毫米主炮射速为20发/分左右,电磁轨道炮同它相比射速要小一半,但是威力更大,而且射程也要远远超出。电磁轨道炮的最大射程会超过160.9千米,这个射程已经和很多反舰导弹大致相仿。

而且毫无疑问,电磁轨道炮还有很大的射程提高空间。多年以来,导弹相对于炮弹的最大优势之一就在于拥有更远的射程,但随着电磁轨道炮的射程能够与之比肩,这意味着昔日的大舰巨炮有望重新再次回到历史舞台。

目前,电磁轨道炮的测试与提升工作主要在两个地方进行。一个是位于新墨西哥州的白沙靶场,另一个就是弗吉尼亚州的水面战中心达尔格伦研究分部。其中,白沙靶场负责测试电磁轨道炮的远距离性能,而达尔格伦的任务是进行武器系统的完善。

在之前的测试之中,电磁轨道炮基本上是每天打几发炮弹,现在位于水面战中心达尔格伦研究分部的那门炮在工作的时候每个小时都要打很多炮弹。除了进行炮架和电磁轨道炮本身的兼容性测试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任务是测试炮管的持续射击寿命。

按照美国海军的要求,希望电磁轨道炮的炮管使用寿命能够达到1000发以上。美国海军之所以非常重视电磁轨道炮,是希望能够用超高速炮弹打海上移动目标,此外也可用这种全新的武器执行对陆攻击任务。

配备电磁轨道炮之后,美国海军的单次远程打击成本将大大降低。按照估计,每发超高速炮弹的使用成本为2.5万美元左右。相比之下,“鱼叉”II型反舰导弹的单价则高达120万美元。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技术攻关来提高精度,目前的方案是为该炮弹引入GPS制导技术。

如果电磁轨道炮的技术获得成熟,美国海军希望能将其配备到“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之上,此外在“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上加装这种炮的评估也在进行。而且,美国海军还计划为联合高速船装电磁轨道炮,使之成为一种近海对岸轰击平台。

根据乐观估计,电磁轨道炮有望在21世纪20年代中期正式投入部署。从目前的进度来看,这是有希望的。美国海军配备电磁轨道炮之后,其航母编队的远程火力打击密度将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再次将其他国家的海军甩得更远。

全文完,谢谢阅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