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高速上碰撞爆燃致人员伤亡”一事持续发酵。4月1日,安徽省铜陵市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有关部门正在与家属对接并提供援助,包括安排住宿等。事故调查仍在进行中。”南都此前报道,遇难者父亲罗先生表示,“我在殡仪馆见到女儿的遗体已经碳化了。小米汽车所谓的工作小组至今都没有跟我们接触过。”

网友发布的事故车辆照片

铜陵市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遇难者家属已经到铜陵这边,相关部门正在对接家属并提供援助,包括安排住宿等。该起事故的调查仍在进行中,具体是公安在调查,我们已经把情况上报给省里了。”

南都此前报道,曝光于网络的视频及图片显示,安徽一新能源车撞上高速公路中间护栏起火燃烧,另有被烧毁的车架显示事故车辆为小米SU7,车头已经基本全毁。有自称系车乘人员家属的网友表示,“车辆撞击护栏导致车门锁死,电池爆燃,车上三人活活烧没了。”

网友发布的事发现场图片

4月1日,小米公司回应称,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公司对此深感痛惜。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事发路段施工修缮,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专项小组将在警方的许可与指导下,与事故受难者家属取得联系,全力协助善后事宜。

南都记者注意到,该份公告并未就此前网友质疑的“车门锁死”等问题作出回应。

同日,其中一位遇难者的父亲罗先生告诉南都记者,“我们来自湖北大冶,车主是我女儿的男朋友,事故发生时他的手机后台预警了,他打电话给我儿子,我们才知道这个事情。得到消息我们马上赶往枞阳县,花了3个小时赶到的时候,现场已经被封锁了。我们是从交警支队那边得知,我女儿和她的同学已经被活活烧死,第三位女孩被人砸破车窗拖出来,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我到殡仪馆去做DNA采样,见到女儿的遗体已经碳化了,你知道什么叫碳化吗,也就只剩下骨头架子了。”罗先生悲痛地说道,“我的家已经‘塌了’,孩子爷爷奶奶知道这个消息,他们都有高血压,不知道熬不熬得过去。”

罗先生表示,三位遇难者的家属都在一起,铜陵市政府成立了专案组。其还表示,“小米汽车所谓成立的工作小组直到现在都没有跟我们接触过,一直在冷处理。目前我们得不到任何的进展。”

采写:南都记者 冯奕然

延伸阅读

3月29日,晚9点,武汉某高校学生罗某、同学李某与另一所学校朋友霍某,结伴出发安徽池州参加某岗位的事业编制考试。

罗某的母亲张洁(化名)告诉《正在新闻》,罗某出发前告诉她,三人会乘坐高铁前往池州,“她嘻嘻哈哈的给我说,她们已经上高铁了。”

晚上10点多,一辆橄榄绿色的小米su7行驶在安徽铜陵德上高速,主驾驶位罗某、副驾驶位李某、后座霍某。

10点27分,罗某以116km/h时速开启智能辅助驾驶(下称“智驾”)。

图为发生事故的路段

10点44分,在路过枞阳至祁门路段时,车辆与高速水泥护栏发生碰撞、起火。

罗某、李某当场死亡,霍某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参与急救的医院也告诉《正在新闻》,等他们赶到,前排两人“烧没了”。

图为事故后被烧毁的小米SU7

罗某、李某的多位家属告诉《正在新闻》她们三人年龄在21岁至23岁之间,是大学应届生。

张洁回忆,这辆小米su7为罗某男友购置,他是第一个知道车辆发生事故的人。

这辆小米su7为罗某男友购置

事故发生后,小米客服联系到罗某男友称他的su7发生事故。

罗某男友第一时间联系张洁,从武汉出发赶往铜陵市,“这时我才知道她们是开车去考试,没有坐高铁;如果说开车去考试,一定是我开车”张洁说。

张洁笃定女儿罗某一定是开启智驾时发生事故。

她曾与女儿驾驶这辆su7从深圳去往武汉,这1000公路的路程里,女儿多次告诉她智驾“方便、安全”,她曾告诫女儿,现在技术不完善,不能盲目相信,自己开才放心,“我说她以后一定会后悔;她还反驳我,说有各种(证明安全)的依据。”

这一点在小米披露的事故数据中也有体现:罗某在撞击前几秒才从智驾手中接管车辆。

张洁认为,小米智驾对这起事故有无法摆脱的责任。

事实上,翻开小米su7用户手册,明确写明“智能驾驶功能为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需始终保持对车辆的控制”“系统无法替代人类判断,事故责任由驾驶员承担”。

目前,小米方面还没有和张洁、李某家属联系,张洁希望小米的调查组能够正面和家属沟通。

这个说法与小米披露不一致。

小米称,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于30日赶赴铜陵,于31日晚依法向警方提交完成所掌握的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也与事故受难者家属取得联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