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上午从市道运中心获悉,由市道运中心建设、上海建工市政总院设计、隧道股份上海路桥负责施工的S20外环高速泰和路高架桥修复养护工程,在5月18日0时启动后,已全面进入上部主体结构大修施工阶段,施工中正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如“梁上拆梁、梁上运梁、梁上架梁”等。

图说:S20外环高速泰和路高架桥修复养护工程全面进入上部主体结构大修施工阶段 来源/市道运中心(下同)

  更新改造提升功能 推进城市重载交通韧性安全建设

  S20外环泰和路高架位于上海外环高速北外环路段,西接蕴川立交,东接外环隧道,长期承担北外环主要货运车辆过境功能,路段内设同济路立交,可与逸仙路高架、同济路高架转换,于2001年建成通车,至今已运营22年,因长期受重载交通影响,桥梁出现不同程度病害,利用S20外环隧道封闭大修道路整体流量下降、重车减少的窗口期,在市交警总队、宝山交警支队、市交通委指挥中心、市交通委执法总队的支持配合下,市道运中心组织各单位对S20外环高速泰和路高架桥进行修复养护。此次工程施工内容为泰和路高架桥梁上部结构、附属设施的修复养护。

  S20外环高速泰和路高架桥修复养护工程主线全长4065米,并涉及3条匝道(江杨北路上匝道、下匝道及同济路下匝道)。记者在现场看到,高架桥面的老旧沥青正在进行铣刨、新旧板梁也在陆续更换中。

  据隧道股份上海路桥现场项目经理张毅介绍,工程采取“半幅施工、半幅保通”的施工方式分两个阶段施工,先实施外圈大修,后实施内圈大修。考虑到泰和路沿线主要为厂房、部分为居民区,有一定噪声影响的施工作业(如桥面铺装破除等)均安排在白天进行,老桥面板梁拆除主要安排在夜间进行;新梁安装根据施工位置,白天、夜间穿插有序施工。外圈施工预计将于2024年10月完成,而后再进行内圈的施工,计划于2025年3月完成内圈施工。

  平衡交通保通与施工需求 探索低影响施工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据市道运中心介绍,为尽可能减少项目施工对市民的出行影响,第一阶段同济/外环立交南向西SW匝道(立交范围内的最高匝道)、铁力路上匝道、同济路下匝道已于5月18日半幅封闭施工时通过设置便桥的方式进行了通行转换,供社会车辆穿过严格分割的施工区域。同时,考虑到更换老桥上部结构施工时,同济路立交匝道转入泰和路车流量导入地面后,地面车流量会呈现叠加效应。为降低施工时地面占道对桥下行驶车辆的影响,采取“梁上拆梁、梁上运梁、梁上架梁”的方案,实现交通保通与现场施工最大平衡。

图说:为降低施工时地面占道对桥下行驶车辆的影响,施工采取“梁上拆梁、梁上运梁、梁上架梁”方案

  工程上穿铁路、下穿地铁3号线,同时位于同济路与泰和路交叉路口的高架桥为三跨叠合梁,立交区域下部结构种类多,车流量大。面对施工时间短、交通组织复杂,多项工作面同时展开、前后工序衔接紧密等因素带来的种种困难,市道运中心也将协同项目团队把内环高架“年轻化”改造中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运用至泰和路高架桥修复养护工程,为上海市交通基础设施韧性安全更新探索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上海市政总院S20外环高速泰和路高架桥修复养护工程项目部常务经理马际告诉记者,换梁时,将用4050片新梁(刚接空心板梁)换下6521片旧梁(小铰缝空心板梁)。与旧梁相比,重达70吨左右的新梁(含防撞墙)更宽,接近1.5米;也更厚,有95厘米;整体受力性更好,抗减能力更符合现行有关规范要求。

  党建引领聚力前行 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文明共创

  为增强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上海交通基础设施更新中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工程建设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拓展“党建在路上”品牌内涵,聚合参建各方力量深入推进党建联建,破解项目重点、难点和风险点,通力协作、凝心聚力实现“党建资源共享、工程环境共促、社会责任共担、城市文明共创”目标,全力以工程高效的“实干指数”,换来社会的“满意指数”,推进上海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更新高质量发展。

  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提升S20外环泰和路高架设施运营安全、服务功能,且在提高结构性能的安全性及耐久性、改善交通出行状况、创造高效优质的行驶环境、减低噪声污染、改善沿线居民生活环境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新民晚报记者 罗水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