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道宋美龄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是孙中山先生最亲密的伴侣和革命伙伴,但在和宋庆龄结婚前,50多岁的孙中山已经和结发之妻卢慕贞生活了30多年。

不过和宋庆龄相比,卢慕贞的名字并不响亮,关于她的故事更是鲜为人知,虽然卢慕贞裹着小脚,不能识文断字,但她也具备了中国女性特有的正直、善良、慈爱和深明大义。

在婚姻期间哪怕是离婚后,她都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她也是一位值得世人尊重和歌颂的伟大女性。

1:

孙中山自幼就被家里的长辈称为“放荡不羁”之人,为了驯化他,在其10多岁时,就被哥哥送到檀香山读书。

但孙中山不满学校那些封建礼数,经常惹是生非,哥哥又只好将他送回家乡。谁知,回家后的他依然“不安分”。

1883年秋,孙中山和村里的小伙伴将村头庙宇中的神像给推倒了,父母担心乡亲们会来讨说法,匆忙将孙中山送到香港读书。

随着孙中山年龄的增长,他对社会的牢骚也越来越多,哥哥孙眉就想着让家里给弟弟娶一房媳妇,拴拴他的“性子”。

孙家选媳妇,一要灵气,二要贤惠,三要门当户对,孙中山的母亲认为同乡卢耀显的女儿卢慕贞和儿子很是般配。

这一年,卢慕贞芳龄18,长相谈不上标致,但贤惠善良、精灵勤快,深得乡邻们的好评,她的父亲曾和孙眉在檀香山一起经商,彼此都很了解,是正道中人。

经媒人凑合后双方父母很赞同这门婚事,身为旧式女子,卢慕贞秉承着“婚姻大事,遵从父母”的原则并无意见。

孙中山看到父母苦心为自己张罗,尽管心里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点头同意,二人于1885年夏正式完婚。

新婚之夜卢慕贞偷偷掀开红盖头,见眼前的丈夫身材挺拔,器宇不凡,喜上眉梢,而孙中山则不同,他成婚只是为了完成父母之命,所以对卢慕贞并没有多少感情。

婚后大概过了三个月,孙中山放下妻子返回香港继续读书,虽然夫妻一直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但天性善良的卢慕贞并不怨言,她操持家务,照顾公婆,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深得婆家人的喜欢。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中山也开始欣赏卢慕贞,发现她确实是一位难得的好妻子。

2:

孙中山在香港读书期间,其父亲一病不起,卢慕贞不分昼夜地煎汤喂药,寸步不离地照顾着公公,其孝心感动了整个孙家人。

孙中山回家探病,亲眼目睹了卢慕贞照顾父亲的场景,又见她因日夜操劳而面容憔悴,随即对卢慕贞好感倍增。

那段时间,夫妻感情也逐渐升温,病榻上的的父亲见了也为之高兴。在父亲病逝三年后,卢慕贞为孙中山生下了他们的长子孙科。

孩子是婚姻的调和剂,自从儿子出生后,卢慕贞和孙中山的感情越发深厚,尤其是卢慕贞,身为女人她所求不多,无非是夫妻恩爱,子女健康。

有时候深夜醒来,看着身边熟睡的丈夫和儿子她竟然会开心到失眠,但孙中山不同普通男子,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注定不会久居家中。

孙中山不在的日子,卢慕贞操持家务,将婆婆孙大夫人照顾得很妥帖,正是因为有了卢慕贞的勤劳和无私奉献,才免去了孙中山的后顾之忧。

虽然卢慕贞嘴上毫无怨言,但毕竟她也是女人,偶尔夜深人静,她也会惆怅,会因思念远方的丈夫而落泪,可卢慕贞只默沫承受着一切,从不与外人言。

1892年,孙中山拿到了医学博士的头衔,消息传到家中后,卢慕贞骄傲又自豪,她心中暗想,自己的丈夫果然是一表人才,自己应该全力支持。

但卢慕贞并不知道的是,孙中山的理想早就发生了变化。

3:

在行医期间,孙中山结识了一批对清政府不满的爱国青年和会党分子,他们经常一起讨论时政变化,开始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政治活动,他还上书李鸿章。

孙中山整日潜心谋求救国之道,自然无暇顾及儿女情长,卢慕贞从不半点要求,只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

上书未成后,孙中山意识到清政府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随即他创办了兴中会,竖起了反清革命的大旗,并远赴檀香山组织革命举行起义。

就在孙中山忙于革命事业时,卢慕贞又生下了他们的长女孙娫,但孙中山根本无暇顾及照顾妻女,此时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挽救民族于危亡。

只可惜起义并不顺利,广州起义还未等开始就遭到了清政府的镇压,随即清政府开始缉拿革命党人,孙中山一路逃到了日本,甚至来不及和家中的妻儿告别。

孙中山被清政府列为要犯,家属会遭到牵连,如果不远走高飞,势必会凶多吉少。卢慕贞非常的着急,她既担心丈夫的安危,又张罗着带着一家老小逃难。

恰好此时兴中会成员陆灿返乡结婚,了解到孙中山家人的处境后,他自告奋勇帮助护送卢慕贞和家人去了香港,之后他们又远赴檀香山投奔孙中山的大哥孙眉。

孙中山流亡日本后,于1894年12月前往檀香山和家人团聚。这次相聚,成了卢慕贞往后余生经常回望的岁月,因为孙中山在她身边待了半年。

半年后,孙中山再度告别妻儿前往欧洲进行革命宣传,自从丈夫踏上革命道路后,卢慕贞似乎没有睡过安稳觉,她时刻担心着丈夫的安全。

但卢慕贞深知丈夫胸怀天下,是不可能在家安稳过日子的,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守护好他们的小家,让丈夫任何顾虑,同时每天祈祷丈夫可以平安。

可这次分别后不久,卢慕贞就接到了丈夫在英国被囚禁的消息,卢慕贞心急如焚却又不敢过度伤心,因为此时她已经再度怀孕。

好在九死一生后,孙中山重获自由。获释后不久,孙中山在伦敦度过了而立之年的生日,也是这一天,卢慕贞生下了他们的小女儿孙婉。

只是卢慕贞没想到,她在檀香山一待就是12年,这期间和丈夫仅相聚过三次,她心里的苦谁有懂呢?

卢慕贞带着家人再次回到香港已经是1906年,原因是为了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大哥孙眉破产了,当时长子孙科因为要继续求学,继续留在了檀香山。

分别时,卢慕贞想到当年为了躲避清政府的缉拿逃到檀香山,现在迫于生计又要和爱子分别,丈夫又远走天涯,不禁悲从中来。

但卢慕贞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强忍住了骨肉分离之痛,虽然卢慕贞是没有读过书的旧时代女性,但其实她也是一位独立且坚强的大女人。

4:

1910年,孙中山的母亲病逝,处理完婆婆的后世后,卢慕贞又带着两个女儿前往南洋和丈夫团聚。

然而在当年12月,南洋政府竟然配合清政府将孙中山驱逐出境,一家人再次分离,孙中山前往欧美为革命筹集活动经费,卢慕贞带着两个女儿留在南洋,靠着华侨每月100月的资助生活。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决定回国亲自组织和领导革命,途径南洋槟榔屿时,他和家人短暂相聚了三天。

再次相聚时,孙中山已经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当卢慕贞带着子女来南京和丈夫团聚时,心里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此时他们结婚已经整整27年,一直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团聚”曾是卢慕贞最大的奢求,如今这个愿望实现了,但卢慕贞心里却空落落的。

在南京的日子里她被尊称为“国母”,可她每日做的事情就是悉心地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从不抛头露面。

当时面对中外贵宾如云四海的政治场合,裹着小脚的卢慕贞突然意识到自己配不上丈夫,也不能为他分担解忧,为此她深感自责。

虽然所有人对卢慕贞都很尊重,可这对她而言非但不是无上的光荣,反而成了精神上的累赘,她很想摆脱它,重新回到宁静、淡薄、与世无争的生活。

基于此,在南京待了20多天后,卢慕贞将女儿留给孙中山,自己回到了家乡。

就在卢慕贞离开后不到一个星期,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并于一个月后带着秘书等人回到了阔别17年的故乡和家人团聚。

卢慕贞还以为这次他们夫妻会一直相守,但很快她就知道,自己的想法终究是天真了,回家乡后没多久,孙中山就带着妻女开始全国各地考察,目的是想修建铁路。

这一路卢慕贞包揽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但内心深处她越发觉得自己和孙中山虽然是夫妻,但其实他们是两个轨道上的人。

或许此时的卢慕贞已经意识到,自己和丈夫的缘分终究会有消散的一天。

5:

1913年2月,孙中山从上海抵达日本考察,3月初卢慕贞也带着女儿们前往日本和孙中山团聚,但随着宋教仁的被刺杀,孙中山也终止了考察活动并回到国内参与讨袁活动。

时年7月,随着第二次“讨袁活动”的失败,孙中山再次流亡日本,卢慕贞只好投靠居住在澳门的大哥孙眉。

也是这一年,卢慕贞和孙中山的长女孙娫因患肾炎而病逝,痛失爱女对卢慕贞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其实她内心还有一件悲痛之事,那就是预感到自己和丈夫的婚姻似乎到了尽头。

1915年,卢慕贞的预感应验了,因为要迎娶更适合自己的革命伴侣,孙中山向卢慕贞提出了离婚,在孙中山的来信中,卢慕贞回复了一个字:“可”。

对于卢慕贞而言,她早就为这一天最好准备了,她甚至觉得孙中山不属于自己,也不属于孙家的,他是属于天下苍生的,自然要有一个更适合的女子陪伴在他左右。

1915年9月1日,卢慕贞应孙中山之请来到东京商谈离婚事宜。当时,两个人进入密室内谈了很久,至于说了什么,外人无人知晓。

只是从密室出来后,卢慕贞说了这样一段话:

“孙先生为革命奔走海外,她到处流浪,早已心力交瘁,更不愿继续过着紧张的生活,希望在家乡安度晚年,既然现在有人照料孙先生,辅助他继续从事政治活动,我愿意成全,同意和孙先生离婚!”

卢慕贞和孙中山是最体面的离婚,没有哭闹和纠缠,这或许就是爱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放手和成全。

6:

离婚后的卢慕贞一直居住在澳门,虽然已经结束夫妻关系,但孙中山一直供养卢慕贞,并不定时给她写信问候,关心她的身体健康。

孙中山一直强调,纵然离婚,但你永远都是孙家人,都是孙科的母亲,有先生这句话,卢慕贞就知足了。

独居的日子,回忆旧时光成了卢慕贞生活的主旋律,虽然现在孙中山身边已经有了宋庆龄,但卢慕贞的世界却只有孙中山。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惊闻噩耗的卢慕贞悲痛万分,她请人代笔,发表悼念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孙中山病逝后,因知宋庆龄没有子女,卢慕贞还交代儿子孙科,一定要和继母保持友好的关系,这样的胸襟有几个女人能做到。

除此外,卢慕贞还长期珍藏孙中山的遗物,想尽办法保护老家的故居不被破坏,抗战爆发后,卢慕贞一边派人将老家的东西全部运走,一边积极为抗战出力。

虽然卢慕贞是一介女子,但她的爱国热情丝毫不比男子差,她同情当地抗日游击队,还他们到澳门购买枪支弹药,想尽办法将伤员送到澳门治疗。

1952年9月7日,卢慕贞病逝于澳门,终年86岁。离世前,已经陷入昏迷的卢慕贞嘴角动了一下,谁也不知她想说什么,末了,一滴泪从她的眼角滑下...

回看卢慕贞的一生,虽没有接受过开明的教育,但她心胸宽广,一切以大局为重,真正地配得上那六个大字:识大体、明大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