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此路是我开,此花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这句家喻户晓的浑话正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程大国公的“名言”。作为影视剧中颇为著名的混世魔王,程咬金真的是一个头脑简单、有勇无谋且做事莽撞的粗人吗?今天我们就通过程咬金墓来了解一下电视上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在许多影视剧里面,程咬金的形象一直都是胸无点墨,大字不识,但是在战场上却是勇猛无比,同时也是唯有忠义二字可以评价其为人。并且还被演绎成一个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剧里一般是这样来塑造这个人物的: 首先是一个早早落草为寇的莽汉,接着遇到贵人,脱去许多人一辈子都无法摆脱的土匪出身。而这个贵人就是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然后成了李世民的一把利刃,随着李世民在战场上奋勇厮杀,立下无数战功,最后助李世民登基为帝,成为了开国名将。

在剧里,程咬金总是会在上朝的时候对其他官员出言不逊,毫不给人留余地,心直口快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就算是对皇上也是操着一口粗言粗语,毫无讲究。但是每次面对别人的刁难也能扳回一局,皇上对他也是宽容得很,从不治他大不敬的罪名。 在战场上也是一副横冲直撞的莽撞样子,从不顾忌什么,只知道简单的厮杀。但是每次面对困难险境,都能逢凶化吉,甚至是借机获利。不仅不会被责怪扰乱战场,有时候还会被嘉奖。

在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来,在剧里程咬金除了莽汉的形象塑造,还侧重表达了他匹敌“气运之子”的运气。在剧里就连他的绝学“三板斧”都是仿若猛然打通任督二脉般,突然就会了。 这里面他的一生是许多人都遥不可及的,更是无法复刻的,最后更是在尔虞我诈的官场平安活到了一百多岁。那么他这个幸运的“莽汉”形象究竟起源于何处呢?并且在历史上是否是真实的呢?

据小编了解到,这都是起源于封神演义这本小说,然后经由各大影视改编,最后就有了这个固有形象。我们发现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几乎每个涉及到这个人物的影视剧小说都会很突出的表现程咬金的这个形象。 可是在我们都以为程咬金就是一个粗鲁的人的时候,陕西澧县在1986年出土的一块程咬金的墓志铭却让当时的专家傻眼了。上面所描写的程咬金与我们在影视剧中所看到的几乎完全不同。

也正是因为有鉴于墓志铭是人死后刻在墓碑上记录此人生平的文字,一般都是十分客观的,所以这碑上内容的真实性不容置疑。所以在研究完上面的内容之后,得出的结果令人大为震惊。 墓碑上详细描述了程咬金的一生,包括他的出身以及这一辈子所有的丰功伟绩。上面说程咬金出生于一个家世清白的官宦世家,不仅不是大字不识,反而是一个能文能武的才子。

程咬金的曾祖父是司马,祖父是黄州司马,父亲更是济州大中正。程咬金年少的时候就骁勇善战了,并且在盗贼猖獗的时候组织武装队伍,保护众人的安全。后来在李密的手底下做事,李密和王世充交战战败后,又为王世充所用,二人都是极为看重他。 后来王世充对阵唐军,程咬金知道王世充善猜忌,不是可终身效力之人,于是劝服秦叔宝一起投靠了唐军。李渊将他们交给了秦王李世民。李世民早闻其名,十分欣赏他们,一直很重用他们,并且在效力唐军期间因为有勇有谋,不畏敌军,立功无数被封为宿国公。

在参与了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以后,被封为了大将军。所以真实历史上的程咬金并不是一个颇有气运的糙人,而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得到李世民的青睐有加的有才之人。墓志铭是这样写的“敏识韶亮,逸韵高绝”、“智兼三略,艺总六钧”。 除此之外上面还写到程咬金只活到了77岁就郁郁而终了,而让他一直耿耿于怀的事情就是一场败仗。在他作为主帅西征突厥的时候没有顺利地击退敌人,反而吃了败仗,最后被李世民的儿子罢官治罪。

总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完全脱离现实哦。虽然文学是经过作者精心修饰出来的艺术品,有时候会与现实有出入,甚至是完全不同,但是也希望我们的读者能理性看待两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