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近日,安阳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安阳市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认定,进一步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

低收入人口范围有哪些?

对六类对象进行科学合理界定

安阳市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认定,低收入人口范围包括哪些?《实施方案》明确,对以下低收入人口的六种类别进行科学界定: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家庭或个人,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中的重病患者、重残人员及参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等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特困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其法定义务人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以户为单位,纳入防止返贫监测范围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

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条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相关规定的家庭成员。

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刚性支出较大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成员。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相关规定,且医疗、教育等必需支出占家庭总收入比例超过当地规定比例的家庭成员。

其他困难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特殊困难家庭或人员。

《实施方案》明确,低收入人口的认定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负责,乡镇(街道)负责低收入人口认定的受理、审核、确认和数据录入等工作,村(居)委会负责协助发现困难群众、受委托代为提出申请和主动告知困难群众家庭经济状况变化情况等工作。

(安阳市殷都区梅园庄街道梅园社区走访辖区困难家庭)

据了解,安阳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630元,月人均财政补助水平不低于315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440元,月人均财政补助水平不低于220元。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安阳市共有66857户95679人纳入城乡低保范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7068.2万元

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常态化帮扶

《实施方案》强调,对低收入人口实施动态监测,动态监测范围包括所有低收入人口,现有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不再重复排查认定,直接纳入动态监测范围。

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以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实施方案》指出,根据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情况,依托现有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和救助程序,按照低收入人口困难类型给予相应的救助帮扶。

对符合要求的低收入人口,除了给予基本生活救助外,《实施方案》还明确在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给予相应救助。

(安阳市文峰区永明路街道安泰苑社区开展“关爱老人健康”义诊活动)

此外,安阳市还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或突发公共事件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低收入人口给予临时救助,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据悉,2024年一季度,安阳市共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补助资金1.1570亿元,保障了11.73万名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安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实施方案》在兜底保障制度上不再区分城乡,而是对所有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推动社会救助向梯度化、多层次延伸。下一步将积极宣传社会救助“凡困必帮、有难必救”,引导困难群众树立生活信心,通过救助帮扶实现脱困解困。(桑栋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