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海南省陵水海域的世界首个具备遥控生产能力的超大型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雪龙2”号(左)和“天惠”轮成功穿越复杂冰区。新华社记者 周 圆摄

数据来源:科技部

国产盾构机“京华号”。本报记者 贺 勇摄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实验装置(局部示意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供图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深地塔科1井(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 响摄

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中国天眼”。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施工人员在架设湖北省武汉市至江西省南昌市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大跨越工程。郑贤列摄(影像中国)

位于广东省江门市的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呈现巨大的球形结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邓 华摄

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供图

港珠澳大桥横跨海面。施 觉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浩瀚的太空中,“永远值得期待”的中国空间站发射入轨已满1000天,中国人探索未知的脚步未曾停歇;希望的田野上,中国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新品种,创下盐碱地油菜高产新纪录;忙碌的工厂里,5G通信、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广泛应用,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效。

2012年至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03万亿元增长到3.3万亿元,研发强度从1.91%提高到2.64%;高被引论文占全球总量的27.3%,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增至1169人次;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突破400万件,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突破15万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快速增长……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科技赋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科技创新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本报记者 谷业凯)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5日 05 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