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中,郭芙是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子,她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自幼被捧在手心,以至于她养成了刁蛮的性格,而大小武的鞍前马后的追捧更是让她的任性变本加厉,比如“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嘛。 与书中的待遇不同,郭芙的种种行为自然是难以被读者接受的,所以尽管她生得一副好皮囊,读者却不买账,始终认为她是个草包、惹祸精,这也无可厚非,笔者也十分反感郭芙这个角色,但她或许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比如她的结局,可能就能让她的人生多一丝光彩的部分。

(郭襄剧照) 不过郭芙后来到底死在哪儿了? 一、最后一次襄阳大战,惨烈的结局 《神雕侠侣》的末尾是相对圆满的,或者说,金庸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点让故事画上了句号,因为谁都知道,尽管杨过飞石击杀蒙哥,阻止了襄阳城破,但蒙古大军卷土重来只是时间的问题,郭靖一家的结局迟早是战死襄阳。 事实上即便金庸没有直接将郭靖战死的结局写出来,读者也能通过郭靖与杨过的对话预见他的结局。 当年杨过问郭靖“襄阳城是否能守得住”,郭靖的回答是:“我与你郭伯母谈论襄阳守得住、守不住,谈到后来,也总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 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所以当周芷若说出郭靖一家的结局时,笔者也不至于太难过,反倒是其中一些细节引起了笔者的注意,那就是郭靖三个孩子的结局。

(郭破虏剧照) 原文道:“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屠龙刀不知下落。郭祖师当时身在西川,待赶去想要相救父母亲人,却已为时不及。一百年来,武林中风波迭起,这对刀剑换了好几次主人。后人只知屠龙宝刀乃武林至尊,唯倚天剑可与匹敌,但到底何以是至尊,那就谁都不知道了。” 郭破虏战死,郭襄云游四海,后来还提到郭襄苦寻屠龙刀的事,却全然不提郭芙的结局,这是为何?金庸总不至于忘了郭靖有三个孩子吧?显然这样的解释是不具说服力的。 二、郭芙不在襄阳的三种猜测 郭芙到底去哪了?关于此事,最常规的猜测莫过于以下三种。 一是“郭芙战死论”,郭芙武功不高,郭破虏身怀“保管屠龙刀”的任务,郭靖尚且来不及保他,自身难保,又如何管得了郭芙这草包?郭芙的确是有可能死于兵荒马乱之中。

(郭芙剧照) 二是“耶律齐背叛论”,这种说法就比较不靠谱了,耶律齐背叛,导致郭芙被杀,事实上有没有耶律齐的背叛,襄阳城都必被破,而耶律齐在故事中丝毫没有显露半点异心,他在《神雕侠侣》书末的襄阳大战已冲入敌阵九死一生,如何会叛变?所以这种说法可以排除。 第三种则是郭芙随耶律齐去掌管丐帮事务,所以他们早已不在襄阳,而是在接管因战乱而增加的难民(丐帮帮众),这倒是说得通。 不过书中其实还有更合理地解释,你看黄衫女送给张无忌的那个小包就明白了。 三、黄衫女的留下宝贝,铁片上的秘密 黄衫女这个角色属于典型的机械降神,她的出现纯粹就是为了压制周芷若,而她后来留给张无忌的小包就能够解开“郭芙去向之谜”。

(黄衫女剧照) 你看那小包中藏着什么?原文道:“拿过小包,轻轻解开包上的丝线细绳。里面露出个小小白色瓷瓶,上以朱漆写着五个小字‘十香软筋散’。另外是两块黑色铁片,人手沉甸甸的,与常铁相较,如果大小厚薄相同,这铁片几有五倍之重。只见一块铁片上刻蚀有七个小字‘普渡山东桃花岛’,另一块刻着一幅地图,道路盘旋曲折,繁复异常,沿路刻有极小的箭头指示。道路尽处分叉,尽头各绘有一本小小书本。铁片背后又刻着四排十六个小字,每排四字:武穆遗书、九阴真经、驱胡保民、是为号令。” 铁片上刻的信息十分关键,那可是郭靖存放《九阴真经》与《武穆遗书》的位置,这种事情他会告诉谁?而桃花岛上机关密布,当年周伯通都逃不出桃花岛,一般人又如何能够进得了桃花岛,继而去存放两本秘籍?

(张无忌剧照) 周芷若上岛寻宝的时候,即便是拿着地图,她也犯了迷糊,原文道:“我把本派的总门暂时迁到定海,自行雇船到了桃花岛。岛上布置古怪,道路曲折,令人转得晕头转向,显是高手依着五行生克之理构筑房舍屋宇。” 所以只有一种解释,当年郭芙之所以不在襄阳,正是因为她被郭靖赋予了十分重要的任务,郭破虏与郭襄保管刀剑,而她则是护送秘籍去桃花岛,毕竟她自幼生长在桃花岛,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这任务由她来执行再合适不过。 如此看来,郭芙最终的埋骨处应该就在桃花岛,至于什么“战死说”、“耶律齐背叛之说”都不靠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