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民航总局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国的无人机新业态的发展情况;根据民航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拥有注册的无人机126.7万架,持有有效证照的无人机操控员约19.4万人。这个数据仅仅只是指经过注册,以及考过证的飞手,如果算上那些“黑飞”,这个数字恐怕更加吓人。

有观察人士表示,这其实也是一种潜在的“军事能力”。在俄乌冲突中,传统武器越来越受到新型作战手段的挑战,比如数百万美元一辆的坦克,被数千、数万美元的无人机或巡飞弹撞毁,这在俄乌战场并不少见。

无人机的广泛应用,毫无疑问是俄乌冲突的典型标志,无论是前敌侦查、火力校准,还是自杀式攻击、态势掌控,无人机的表现都让人印象深刻。一架民用无人机携带40毫米榴弹或60毫米迫击炮弹就能成为“轰炸机”,甚至干脆将炸药包、火箭助推榴弹绑在穿越机,做成“精确制导弹药”,那些无人机追逐车辆、火炮甚至士兵的画面,成为俄乌冲突中,最常见的视频内容之一。

可以说,以前毫不起眼的民用无人机或运动无人机,将这场冲突搅得天翻地覆;不过这种战术,非常依赖无人机操控员,也就是我们说的“飞手”,所以在俄乌战场上,飞手往往是重点打击或保护的对象。

那么,俄乌战场上有多少飞手?根据俄军公布的数据,目前他们在前线有大约1700个无人机班组,其中有1500名经验丰富的无人机飞手。想想看,我们这边光有执照的就有近20万,这些人哪怕只有二十分之一、区区1万人,出现在一场冲突中,那将是一个怎样的光景?不管哪个对手,都会头皮发麻、望而生畏。

其实这种大国底蕴是能够体现在诸多方面的。比如二战期间,美国海军大规模扩张,但海军与陆军不同,水兵的训练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任何人到了海上都能适应,因此最好的水兵来源就是现成的海员;当时,美国航海业非常发达,光注册海员就有8万人之多,战时扩充到了20万以上。

如今美国注册海员只剩下不到1.2万,美国海军为这事念叨了很久,担心需要的时候可能不够用;那么我们中国呢?有一组2016年的数据,当时中国有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岗位经验的船长,就超过了1.5万人,注册海员超过26万。


这个数据的意义,其实和飞手差不多。和平年代,他们是普通人,走在大街上没啥特别;但是如果有需要,那就是一支让人望而生畏的力量,这就叫“大国底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