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外籍来华人员的支付问题引起广泛关注。3月正式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在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要求。
经过前期一系列工作部署和推进,支付环境是否得到了切实改善?外籍来华人员体验到了哪些支付便利?
聚焦重点商圈商户 完善外卡受理环境
在北京海淀区的一家咖啡馆,记者遇到了来自美国的克拉松,她发现收银处张贴着可受理多种外卡的标识,便使用VISA卡购买了一杯咖啡。
“在美国我习惯刷卡支付,现在中国很多商店都可以刷境外银行卡。买东西可以直接使用VISA卡,很贴近我的支付习惯,这种感觉很好。”克拉松说。
咖啡店的店员告诉记者,店里的POS机上个月进行了升级,能够支持VISA、万事达、美国运通、JCB等6种外卡支付。
银行卡是国际通用的支付方式。近期,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与地方政府紧密联系,结合重点金融机构、重点场所和重点商户,共同推动优化外卡受理环境。
近期,广州重点区域境外银行卡受理覆盖率升至90%,江苏省超80%的重点商户可受理境外银行卡,上海已有部分出租车可支持外卡支付、地铁可支持外卡购票……全国重点城市重点商户外卡受理覆盖率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银行卡产业各方“加大资源投入,完善银行卡受理环境”,得到积极响应。
中国银行个人数字金融部总经理王泽宇介绍,中行受理外卡商户数明显提升,目前支持银联、VISA、万事达、美国运通、JCB、大来等国际卡组织的银行卡受理,外卡商户覆盖率达29.3%,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中国银联也在近期宣布将投入30亿元,联合商业银行、收单机构等产业各方,将资金用于在餐饮、文旅、宾馆等重点场景布放受理终端、张贴受理标识、宣传推广等,大规模改造与优化卡基线下受理环境。
优化开通、绑卡流程 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
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不断推进,这种移动支付方式吸引了不少外籍人士的关注。来自巴西的杨嘉怡对数字人民币很感兴趣,她来到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银谷大厦支行,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开通了数字人民币钱包。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关村支行客户经理李佳悦介绍,外籍来华人士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仅需要3个步骤,即下载安装数字人民币App、使用境外手机号进行注册以及点击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在绑定VISA、万事达等外卡后可实现“随用随充”。
“数字人民币是一种很新奇的移动支付方式,开通手续也很简单。”中国便捷而多样的支付选择,令杨嘉怡印象深刻。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86%,如何让外国朋友更好地体验移动支付的便利?
近段时间,相关部门着力打通境内外支付,一方面推动“外卡内绑”,境外银行卡可绑定支付宝或财付通在国内商户消费,另一方面支持“外包内用”,越来越多境外电子钱包可在国内使用。
中国人民银行还从3个方面推出针对性措施:指导支付宝、财付通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境外银行卡绑卡效率;在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同时,简化身份验证安排;指导主要支付机构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2月,超过90万的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实现交易2000多万笔,金额达30多亿元。
坚持现金兜底 持续优化现金使用环境
此前有外籍来华人员反映,支付不便的难点之一是现金找零。对此,意见明确提出,引导经营主体特别是交通、购物、餐饮、文娱、旅游、住宿等民生、涉外领域主体,公开承诺可收取现金,做好零钱备付,满足现金使用需求,提升日常消费领域现金收付能力。
记者观察发现,外籍来华人员在诸多消费场景下都可以非常“丝滑”地使用现金支付。来自西班牙的留学生德高告诉记者,近期他使用现金支付比较频繁,在超市结账、打出租车时,并没有遇到拒收或找零困难的情况。
“这段时间北京进入旅游旺季后,外国来的朋友明显增多。”北京出租车司机晏师傅告诉记者,外籍游客使用现金支付情况较多,出租车公司已要求司机备足零钱。
近期,不少银行已与出租车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定制200元、300元、500元等规格的标准“零钱包”,为司机提供集中兑换、上门兑换、即来即兑等服务。
投放人民币“零钱包”只是银行落实“现金兜底”要求的一个方面。不少银行还持续增设外币兑换机构和设施,增加可兑换的外币币种,便利外币现金兑换。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6万多家银行网点支持外币兑换,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等国有大行ATM机已实现在全国范围内支持外卡取现,多家银行在机场、口岸等重点场景布放了外币自助兑换机。(吴雨、韩昊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