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太监

清朝入关不仅摧毁了许多汉俗,比如大明衣冠和汉家礼制,但也摧毁了一些顽疾,比如为祸千余年的太监擅权。这是因为清代的太监都是汉人,而其统治核心却在满蒙,统治者不信任汉人,更因为满族社会是从奴隶社会强行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的。

一、清代初期的太监衙门

努尔哈赤造反之后,就开始引用明朝礼制,至1621年,努尔哈赤正式设立太监制度,规定:贝勒家里蓄养私奴“幼时宫(阉割)之”,目的是防止家奴和女子私通。但此刻的满清不过占据东北一隅,沈阳故宫也极其小气,所以整个满清也没有多少太监。

沈阳故宫

1644年清军入关后定都北京,大清帝国中央系统瞬间庞大,于是清廷承接明制,任用前明投降太监,仍用明朝二十四衙门体系,并在其上设内务府。二十四衙门即司礼监、御马监、内官监、司设监、御用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等十二监;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等四司;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等八局。

但是,二十四衙门体系实在是臃肿庞大,职权相互叠加,而且太监众多,浪费国帑,所以顺治亲政以后,在太监吴良辅的诱导下,将二十四衙门“裁、汰、并、转”,合成十三衙门,即乾清宫执事官、司礼监、御马监、内官监、司设监、尚方监、尚膳监、尚衣监、尚宝监、惜薪监、钟鼓监、直殿局、兵仗局。这些内宫服务机构的管理阶层,居然是男人和太监并用,即“满洲近臣和寺人兼用”。敢用男人管理后宫,这不得不说是清朝的创举。

二、康熙的改革

十三衙门虽然名为创举,但多承袭明朝,是对明朝二十四衙门的“裁、汰、并、转”,其存在很大可能造成太监专权。造成太监专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清代高贵的八旗大爷不可能去当太监,太监都是汉人,所以清朝统治者担心的是汉人架空满人权力,因此在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四大辅政的指使下,康熙登基诏书中就说要废除太监制度,“十三衙门尽行革去。凡事皆遵太祖、太宗时定制行,内官俱永不用”。

没了太监,谁给皇帝后妃们提供服务啊?清朝就以内务府管理后宫之事,“以三旗包衣仍立内务府,一收阉官之权,归之旗下”。但这种做法很显然并不能让皇帝放心。虽然包衣是家奴,但家奴和主人家私通的事可是屡见不鲜,有时候的性冲动会盖过砍头的理性,所以到了康熙十六年(1677),清朝又设立了敬事房,也称宫殿监办事处,为内务府下辖机构。敬事房由正五品总管负责,手下有三名从五品太监、两名正六品太监为助手。清朝太监授品阶制度由此开始。

清代敬事房

三、雍乾对太监的定型

雍正元年,内务府为三品衙门,敬事房总管太监也称大总管,授四品官职,副总管为六品官职,各首领太监授七品官职,后妃各宫殿首领太监授八品官职。雍正四年,在给太监品级之外加官号。比如敬事房正四品大总管封“宫殿监督领侍”;如果敬事房大总管是从四品,就封“宫殿监督正侍”;六品的副总管则为“宫殿监副侍”;七品首领太监封“执守领侍”;八品封“侍监”。雍正八年,对太监再行限制,明确太监最高只可到正四品,不可再升。

太监

乾隆时,清廷机构已经基本定型,在乾隆十六年,清廷正式下旨,内廷官宦以3300人为定额,由内务府大臣总管。内宫各府都有了详细的人员配置,成了清朝定例。根据光绪末年的太监统计,即便在半殖民地化的中国,内宫仍有太监2000多人,且雍正定下的太监品阶最高只能到正四品的祖制已经被打破,比如慈禧宠爱的大太监李莲英,就是三品花翎总管太监,加赏二品顶戴。

除了皇宫之外,清朝允许宗室王公,乃至一二品大员家中可用一定数量的太监,这也是和明朝不同的地方。明代只有天潢贵胄可用太监,具体来说只有皇帝、亲王、郡王能用,其下的镇国、辅国、奉国等将军中尉原则上可以用太监,但太监也是会选主人的,跟着那些宗室、将军、中尉一点前途都没有,加上将军、中尉的财力原因,所以实际上,将军、中尉多无用太监的记录。而明代勋贵之家绝对不可能用太监,即便死后封王爵的顶级勋贵徐达家也不敢用。大臣方面更不可能了。最作死的就是永乐时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竟敢私用太监,结果被凌迟处死了。

纪纲

但清代皇帝居然很“人性化”地允许满族贵族和一二品汉族高官可用太监。具体来说,亲王可用25人,世子、郡王20人,贝勒15人,贝子8人,入八分公6人;公主10人,郡主5人,县主4人,县君、不入八分公3人;非血缘勋贵出身、靠功劳得爵的公、侯、伯和一品官员可用2人,二品官员可用1人。这算是开了非皇亲使用太监的先例,虽然有明确用人数量规定,但实际用人上远比规定的多。加上宫外规矩少,所以造成了清朝一个奇特现象,逃离皇宫的太监改名换姓入王府或大臣家宅继续当太监。嘉庆时朝廷就下旨申斥过“投充私宅太监人数过多”之事。所以嘉庆皇帝就让宗室方面要向宗人府报备太监入私宅的情况,大臣方面要向都察院报备。

太监

四、清代为何没有太监乱政

太监乱政这个问题其实大多朝代都有,最出名的是汉、唐、明这三大汉人强盛皇朝。在人治社会里,最高统治者一言而决生死,太监利用和最高统治者的亲昵机会,必然对政局施加影响。可清代中前期不同,清代中前期几乎没有什么出名的大太监,这有深刻的历史因素。

首先,清朝中前期还在适应汉族体制。作为从渔猎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封建集权社会的部落,清代前期的皇权不能说是绝对的专制,皇帝受到诸多限制,有议政王大臣会议牵制皇权。而且顺康二帝还有其特殊性。顺治小时候有多尔衮摄政,长大后又受制于孝庄,其权力很小,所以皇帝身边的太监就更没啥权力了,甚至还充当了多尔衮、孝庄等人的间谍。康熙同样如此,他幼年登基,权力在辅政大臣手中。就是因为皇帝没有多少实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就阻止了太监通过窃取皇权来影响政局的可能性。

其次,清代中期的高度集权也防止了太监窃权。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皇帝对谁都不信任,简直就是秦始皇附体。康雍乾三帝都是极有个性的人,根本不信任何人,乾隆就说“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生死人者”,极度专制独裁!在这种情况下,一两个太监根本不能左右三帝的决策,所幸三帝还不算昏庸,尚能维持国家正常运转。

勤勉的雍正

第三,满汉之别也加大了皇帝对太监的警惕。高贵的八旗大爷自然不能当太监,所以清代太监都是汉人。但清代的国策是“首崇满洲”,以满为本,汉人不受信任,甚至说对亿万汉人时刻保持警惕,在这种情况下,时常出入宫闱的汉人太监自然不受信任。

第四,明朝的教训。清朝统治者一般都认为得国最易者莫若本朝,一方面是因为有关内流贼策应,汉奸帮衬,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明朝中央机构糜烂不堪,太监乱政。所以清朝立国之后最警惕之事莫若太监和流贼。在这种认识下,对太监自然警惕,动辄打杀太监以为常事。

文史君说

虽然清代中前期因为清朝统治者自身特点对太监制度设置了诸多限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满汉一家不分彼此了,满族也汉化了,成了地道的老北京人儿,所以对汉人的一些警惕也就被抛弃了。随即而来的太监制度弊端也显现出来了,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慈禧时期的李莲英、小德张崛起。

参考文献

王树卿:《清朝太监制度》,《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年03期。

李学成:《清朝太监典制论述》,《满族研究》2014年04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