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招聘季的“金三银四”却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用工模式“共享员工”,这种模式“号称”十分灵活。
作为公司不需要缴纳死板的“五险一金”,作为员工不拘泥一所企业,可以自由选择项目。
灵活就业,而且可以同时接受多份工作,收入当然也随之水涨船高。
网图
这种“共享员工”一经出现,就在互联网等新兴企业中流行,同时也受到一些主流媒体的赞美与推崇,认为这是“就业市场的创新之举”。
官媒赞誉,专家力挺,唯有网友质疑:这不就是劳务派遣的PLUS版吗?
最近“共享员工”火了,有人用一头牛的故事将它讲的明明白白:
我家有一只牛,只需要耕自家的三亩。一天,同村的三户人家想和我一起养牛,他们省了买牛钱,我省了9个月的草料钱。
牛还是吃那么多草料,却要耕12亩地,偶尔干活累了,也会喂点精饲料。
它也欢喜,我也欢喜,邻居也欢喜。
后来,村长知道了,他没有批评我们虐待动物,反而觉得我们的方法非常好,于是拿着大喇叭大肆宣传了起来。
村民们得了一个好方法,奔走相告。
可牛群知道这个消息,炸开了天。
网图
它们有的反抗,被主人赶出了牛棚,有的也想多吃点精饲料,就被迫干更多的活儿。
我家的牛成了众矢之的,牛儿们纷纷指责它:为了点精饲料,竟给人当牛做马。
我家的牛急了,说道:我不就是头牛吗?我想多吃口精饲料,有错吗?
是啊,本来就是牛马,本来就注定,这当然是一种调侃,却也是一种无奈。
其实,“共享员工”并非是什么新鲜事物。
口罩期间,连锁餐饮企业西贝也受到重创,员工待岗在家,西贝每月工资支出近1.5个亿。
这种状况下,西贝很难坚持超过3个月。
与此同时,人们因各种原因不能出门,导致生鲜配送人员的需求急剧增加,盒马鲜生面临巨大的人才需求。
一面是闲置在家的员工,一面是巨大的人力缺口,盒马北京总经理李卫平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能否“共享”西贝等餐饮企业的闲置员工。”
这样既减轻了餐饮企业的人力负担,又解决了自己的用人难问题。
网图
在当时,“共享员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用工理念,既给员工提供了稳定的基本收入,又帮助企业合理化管理员工。
的确,“共享员工”在口罩期间起了很大的应急作用,但这种模式却并非是口罩期间才有的,只是大多数时候人们更愿意称它为“灵活用工”。
国内一些行业早已经悄悄开始尝试这种用工模式。
例如多家保险企业推出的理赔平台上的“共享查勘员”,还有美团、跑腿等建立的共享联盟里的“共享配送员”等等。
由此可见,“共享员工”早已经成为共享经济中的一环。
而如今,这种在口罩期间为解决赋闲劳动力的应急之举,却成了许多企业的香饽饽,苏州一小型科技公司的老板王辰就十分喜欢这种模式。
网图
王辰的公司不大,主要的业务是为其他企业提供网站建设服务和运营服务。
公司的工作量有大有小,有时候业务好的时候,也会存在用工缺口,但是招聘一个正式员工,对小微企业实在压力很大。
但自从采用了“共享员工”后,不仅公司的人力成本降低了8%,还规避了不少用人的风险。
共享程序员姜海迪也表示了对“共享程序员”的认可当企业有项目时进行短期的合作,然后企业根据项目的完成度,以及支付相应的报酬。
网图
“最多的时候,我同时接了七八个项目,不仅时间和空间更自由,收入也增加了50%。”说起收入,姜迪海有些兴奋。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合作模式。
员工不需要禁锢在某一个办公地点,不需要早八打卡,不需要花费多余的精力应对办公室人际关系。
时间更自由,空间也更自由,办公地点可以选择在家,也可以选择图书馆甚至咖啡厅等。
最吸引人的是,员工可以根据能力选择同时兼顾几个项目,收入自然也随之增长。
与之相反,用工单位的支出则减少了10%。
这看似是双赢的局面,却隐藏了许多潜在的问题,首当其冲便是员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员工没有和企业签订劳动合作,而是改签项目合作协议,意味着没有企业缴纳医保社保,也不需要承担员工的任何意外责任。
企业是省钱了,但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本得不到维护,一旦员工发生意外或者工伤,企业根本不需要承担,而员工也会维权无门。
同时,如若未签订劳动合同,企业随时随地可以解除合作,员工的职业生涯会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
而看似最吸引人的收入增长,不过是加重工作量换来的,但过度工作引起的健康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
试想一下,同时承担多个项目的工作,却又长期陷入没有保障、随时失业的焦虑中,又有什么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可言?
目前,这样的模式还仅存于程序员、设计师、财务等相对自由、高薪的行业中。
但一旦这种打破传统的雇佣模式,允许个体在不同企业中流传,那身处弱势的劳动者又该何去何从。
因此,“共享员工”面临的真正问题应该是:工资,社保,劳务纠纷。
2023年,全国两会上就有政协委员针对“共享员工”提出以下建议:
由政府牵头,制定统一的第三方协议合同范本,规范借出方和借工方的社保缴纳问题。
同时,还要确保员工在借出阶段,与正式工享受同等的福利待遇。
网图
其实经济不景气时,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个人,都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企业要节约成本,个人要增加收入,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关键是能提供相应的保障。
例如口罩期间,顺旺阁的400名待岗员工进入物美社区服务等便民超市就业,在这期间所有员工的意外都是由物美负责。
薪资待遇等问题,则是由岗位决定的,多劳多得,优质服务还有奖励。
又如一些人下了班以后也会去跑滴滴,滴滴同时提供司机的个人保险,在一定程度上也规避了风险。
网图
“共享员工”是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变成了价值,而大部分人并不反对这样的“共享”,前提是必须明确工资的支付,社保的缴纳,以及用工责任以及风险等问题。
但很可惜,到目前为止,“共享员工”的用工模式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尚属于一个灰色地带。
相信随着法律的完善,模式的优化,只有平衡员工的权益和稳定健康的职场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双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