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发乎情,止于礼。”这句话的意思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变得亲密是源自于情感,而由于某些因素,彼此不可以太过于亲密,于是就在礼仪之下保持适当的距离。
       只可惜,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
       他们觉得,不就是普通朋友嘛,若两个人有谈恋爱的念头早就在一起了,没有在一起,那就说明彼此不过是最简单的朋友关系,避嫌反而有些大惊小怪了。
       于是,在这种心理状态之下,他们变得比普通朋友要亲密很多,但又没有情侣的名分,就这么模棱两可、不清不楚。
       暧昧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事情,它往往没有一个明确的开始,所以,也不会有一个特定的征兆来宣布结束。
       它的出现很有可能会让两个人连朋友都做不了,这是一个得不偿失的错误,所以,男女朋友在相处的时候要注意掌握分寸,把控距离。
       心理学研究表明,男女关系再好,这三个“界限”轻易都别碰,不然对方容易爱上你。


       不要有亲密的肢体接触,暧昧大多源自于不合时宜的亲密
       身体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也正是这样的无声,却能够做到聊胜于无,以无声胜有声的姿态,让很多事情从无感变得有感。
       我们在和对方进行亲密的肢体接触的时候,体内的荷尔蒙会比平时分泌很多。
       这时,在脸红心跳之下,我们很容易把心跳加快当作是爱情,但其实那不是,那只是当时产生的生理反应罢了。
       但怕就怕我们不觉得有什么,而对方的心里就埋下了情感的种子。


       《爱的五种语言》一书谈到:“身体的接触可以建立或破坏一种关系,它可以传达恨或爱。对主要的爱语是身体接触的人来说,身体的触摸远胜于‘我恨你’或‘我爱你’的字句。”
       我们在烧水的时候,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达到90摄氏度的沸点,而是不断地加热,最后温度达到要求了,才可以沸腾。
       感情也是同样的道理。
       除却一见钟情之外,剩下的亲密感情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积累起来的,可能在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生根发芽了。
       所以,异性朋友在相处的时候,不要有亲密的肢体接触,因为暧昧大多源自于不合时宜的亲密。


       不要太过于依赖对方,所有的情绪都和对方分享
       在这个世界上有大约六十亿人口,而我们这一生当中,大约会遇到两千九百二十万人。
       也就是说,我们和另外一个人在这辈子中会遇到的概率,大概是十万分之四,而两人相识的概率是千万分之五。
       比相识更深层次的就是相知,而相知的概率就只有十亿分之三了。
       可想而知,能够遇到一个和自己谈得来的朋友,是多么不容易且又幸运的一件事情。
       可是,朋友就是朋友,恋人就是恋人,关于这两者之间的界定若是不明确,就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例如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面的罗子君和贺涵。
       罗子君不管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都会寻找贺涵的帮助,一来二去之间,两个人的情感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当时贺涵已经有女朋友了,而他和罗子君不清不楚,就意味着他伤害了唐晶的心。
       异性朋友之间的相处最忌讳的就是不知分寸,觉得可以事事都依赖对方。
       对于被依赖的人来说,会觉得对方依赖自己就是信任自己,而信任也意味着不一样的感情。
       如此,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就在这样的方式下产生了。


       不要制造彼此能够独处的机会,发乎情,止乎礼最好
       在社会心理学当中,我们每个人都被认为会有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而根据我们与他人之间的距离,我们的个人空间被分为了以下四种。
       第一种是在0.6米以内的亲密距离,第二种是0.6-1.2米之内的个人距离,第三种是1.2-3.3米之内的社交距离,第四种则是3.3米以上的公众距离。
       独处的时候,狭小的空间里只有两个人,彼时的气氛是很暧昧的,两个人的距离有很久,势必会产生一些情愫。
       倒也不是说暧昧就真的是百害而无一利,而是如果我们没有任何喜欢对方的念头,那就不要给对方希望,最好是一点错觉都不要有。
       就像尼采说过的:“生活是一面镜子,我们努力追求的第一件事,就是从中辨认出自己。”我们避免了误会,才不会产生尴尬。
       TheEnd-
       作者|心理咨询师付东升
       恋爱婚姻心理主笔团|用心理学分析爱情、婚姻、人生
       微信公众号:恋爱婚姻心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