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位昏君隋炀帝,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
       自古以来,对隋炀帝的评价无不带着谴责和鄙夷的色彩。提到他这个曾经的皇帝,人们记忆最深的无非是他的昏庸和残暴——他劳民伤财、大肆修建奢华宫殿;他纵情声色、荒淫无度;他征战不断、前后三次征讨高句丽。然而,这位被历史傲慢审视的帝王,难道就真的一无是处吗?


       科举制度开启寒门出身翻身机会
       公元605年,隋炀帝登基称帝,结束了隋文帝的统治。与其父亲隋文帝不同,隋炀帝是一个极富野心的君主。他渴望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作为自己的政治遗产,于是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他在606年设立的“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在中国的正式确立。
       在隋炀帝之前,选拔官吏的制度一直都是世家大族把持。官场充斥着门阀士族,没有背景的平民子弟几乎没有进身之路。这导致了很多时候,能否入仕与个人才能关系不大,家世背景反而是决定性因素。许多寒门子弟虽然才华横溢,却无缘显露头角;而那些世家公子哥儿纵然庸碌无能,也能依靠家族声望轻松高升。


       这无形中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固化,也使得皇权受到几大权贵家族的制约。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巩固自身皇权,隋炀帝设立“进士科”,实现了人才选拔机制的革新突破。在这一制度下,不论出身高低、贫富与否,全国范围内的人才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学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入仕做官的机会。这无疑为天下的寒门子弟打开了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通过科举,他们可以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实现翻身仕途。
       对很多穷苦读书人来说,这简直是上天赐予他们翻身的机会。无数寒门子弟开始潜心攻读,准备通过科举晋身仕途。到了科举当天,穷书生与豪门公子同场竞技,真正实现了不分出身只看实力的平等机会。当寒门子弟高中进士的消息传出时,往往会引起轰动。这预示着他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以官宦之身助家族翻身。


       在科举制度确认的背景下,很多名震一时的大儒也得以在学术上大放异彩。无需再依附权贵家族,他们可以安心著书立说,使学问更加繁荣。这为日后成书立说的王国维、列女传的司马光等人奠定了基础。可以说,科举让学习成为改变命运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刺激了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蓬勃发展。
       这一制度在中国持续了近一千三百年,对中国的科学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制度面前,不管你是何方神圣,最终能否高中进士全凭自己的实际才华。这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寒门子弟读书求学的积极性,也为完善官僚制度、提高官员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直到清末,科举制一直是改变穷人命运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可以说,这是隋炀帝难能可贵的政治遗产,也是他那充满争议的一生中最值得称道的成就。


       大运河工程影响深远
       除了科举制度,隋炀帝另一个轰动一时的举动,就是修建大运河。605年,隋炀帝登基之初,就萌发了打通南北交通的雄心壮志。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隋朝统一的初期,南北方在文化上存在一定差异。隋炀帝意识到,加强南北交流对加速南北方文化的融合与统一意义重大。于是,他下定决心修建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以推动经济文化的双向交流。
       为此,他从当年开始就投入巨资劳动力修建连接长江和黄河的大运河。据历史记载,这项工程前后征调了数百万民工,有时甚至达到三四百万之谱。工程过程异常艰辛,民工们整日在恶劣环境下辛勤劳作,伤亡之数不计其数。尽管过程困难重重,但在隋炀帝的鞭笞下,这项工程历时六年终于完成,全长约1800多公里,横跨中国南北。


       大运河的完成将五代以来分裂的北方齐朝、陈朝和南方的陈朝统一连接在了一起,极大地推动了南北交流。一时间,自南向北的稻米、糖果、丝绸等商品源源不断注入中原;北方的铁器、茶叶等特产也大量运往南方。南北物资交流日益频繁,逐步打通了覆盖全国的贸易网络。这不仅极大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也加快了原本较为封闭的地方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它也加强了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互动。原本南北分裂的局面使不同地域文化发展有所差异,现在频繁的交流联通使其趋于统一。这为鼎盛一时的唐代文化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尽管大运河的修建过程苦难异常,但其对中国经济兴盛和文化整合的深远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是隋炀帝那充满争议的执政生涯中又一重要政绩。


       三征高句丽折射国力雄心
       除了内政建设,隋炀帝也是一个热衷对外扩张的君主。615年,隋军第一次大举攻打东北方的高句丽。此后又于616年和618年先后发动了两次征讨高句丽的战争。一时间,“三征高句丽”的消息传遍天下,百姓翻江倒海,隋军士气高涨。
       当时的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国力强盛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隋炀帝也极为自负于这一局面,产生了进一步扩张版图的雄心壮志。在他看来,相对落后的高句丽正是隋朝发挥国力、彰显威严的好机会。征服高句丽不仅可以使国土范围更加广袤,还可以有效打通通往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的海上交通,拓展隋朝的海外贸易。基于这个战略考量,隋炀帝三次发兵征伐高句丽。


       然而,这三次征伐都以失败告终,不仅折损了大量国力,也成为日后民变的导火索之一。当时的人认为隋炀帝此举是胡作非为、意气用事。但放眼千年后,有历史学者给出了不同解读:隋炀帝此举是基于当时国力鼎盛、统一局面初步奠定的判断。他有意通过征服高句丽进一步打通海上丝绸之路,从而巩固隋朝的综合国力。
       尽管他略有穷兵黩武之嫌,但这折射出的也是他当时的雄心壮志与对外经略的眼光。可以说,这三次征伐本意并非全无道理,只是其过于匆忙,终落得个缩手缩脚的结果。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隋炀帝当时的鼎盛国力和对外扩张的胸怀抱负。
       隋炀帝这个似乎一无是处的昏君,似乎也不是铁石心肠、毫无作为。他那短暂而波澜壮阔的一生,既留下了韬光养晦、温文尔雅的一面,也充满了粗暴跋扈、残忍无情的一面。然而,不容置疑的是,他在位期间所做的那些看似昏庸的举措,确确实实对后世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语
       也许历史不会因为这些微小功绩就改变对他的既定印象。但难道我们不该正视这个在位仅14年的皇帝所做过的那些有意义的事吗?
       隋炀帝,一个争议性极强的人物。评价一个皇帝易,理解一个普通人难。当我们抛开先入为主的成见,不带任何有色眼镜审视这个朝代更替时的传奇人物,也许可以发现他身上那些被时间尘封的闪光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