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刘颖琪)“今天下午露营时,感觉小腿后部靠近膝盖的部位被什么东西咬了下,仔细看是个小黑点,想起有可能是蜱虫,好在身边有酒精湿巾,挤上酒精后把虫子拉出来了。”4月4日,北京市朝阳区的杨女士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对此,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青云表示:“该患者的处理方式很正确,但蜱传病原体部分潜伏期可达半月以上,切记持续观察,若出现发热、头痛、皮疹红斑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清明假期北京金海湖露营,需警惕蜱虫叮咬风险。受访者供图

每年4月至9月是蜱虫活跃期。4月3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清明假期健康提示:郊外旅游注意防蜱虫叮咬。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注意到,辽宁省、湖南省、湖北省十堰市、江苏省苏州市等多地疾控中心陆续发布了相关提示。

刘青云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指出,蜱虫一般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不太活动的部位,如人的头发、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被蜱虫叮咬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炎症反应,症状较轻者,局部皮肤只会出现红斑,一般不伴瘙痒或疼痛。症状较严重者,被叮咬处可出现淤斑、淤点,其周围可伴有明显的水肿、红斑、水疱或结节。症状更为严重时,局部可形成溃疡甚至坏死现象。所以,蜱虫叮咬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避免挤破,如果用力硬拽,其头部或者口器容易断裂,残留在人体内,增加感染风险。局部可以使用酒精或者碘酒,待蜱虫麻痹或者死亡后,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则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蜱传疾病研究所副所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韩淑祯也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强调,提前做好保护工作,仍是防止蜱虫叮咬的有效手段。由于蜱虫的爪子有较强的附着力,在外出踏青尤其是目的地涉及山林等地区时,应该将长发盘起,选择领口、袖口和裤脚口收紧的服装,衣服最好选择光滑面料。进入林区后,不要随意离开栈道。在草丛、灌木丛中活动容易导致蜱虫爬到身上。随时保持警觉,随时检查,是应对蜱虫叮咬的重要防线。从山林中离开后,抖抖自己的衣服、洗个澡,就能在极大程度上隔绝蜱虫的干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