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最近有一个新闻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那就是韩国演员在脸上刻汉字引起了一定的风潮,结果引得韩国媒体和韩国人破防,然后中国网友这边跟风嘲讽了一下。

原因是这个出自一部韩国电影《断墓》,电影里面有几个有趣的情节。例如,男主角的手臂上纹满了汉字。 主宣传海报上,女主角脸上还纹有汉字。

这就在韩国当地年轻人中引发了一股潮流。 他们觉得脸上有汉字很酷,所以就在头像上贴上各种汉字。 这引发了网友的吐槽。结果有中国网友转发帖子向韩国网友科普:大概就是在中国在脸上刻字,就是像《水浒传》那样犯人发配用的。

然后韩国人就破防了,再结合那个韩国作家说汉字起源韩国的视频,特别搞笑。

总的来说,这几年韩国流行文化持续在走低,而中国流行文化在向上。特别是传统文化层面,可能有人要说了,就你中国流行文化还行呢,还和韩国流行文化比较呢,还真不是这样。

中国流行文化,已经进入了新时代

中国的发展是分时间段的,文化上面的发展也是分时间段的。

更早不提,78年改开,91年才正式结束计划经济,一直到2001年中国处于什么状态不用讲了,中国文化也处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文艺既有国营时代的爆发(不像十年压制),也有市场化放开的爆发,从伤痕文学到摇滚,第五代导演等都这样。

2001年签署WTO入世进一步市场化,商业化,同时港台资本大面积北上。从创作者角度来讲,当时无论是港台巅峰那一批创作者,还是内地第五代都过了巅峰(拍片差不多二三十年),内地第六代走国外获奖老路线,港台新任创作者培养也不行。

所以,如果你仔细留意就会发现巅峰时期两岸三地创作者遗留,电影到影视剧只撑到2008年过后,就是从《卧虎藏龙》到电视剧《大秦帝国》前后就不太行了(《甄嬛传》和山影属于在新时代,用旧时代模式拍作品)。

动画,游戏旧商业产业链建立不行就衰落了,网文,独立音乐和新资本,新产业融合成为中国走在最前,最成熟,最完善,最庞大的文化产业链之一。

2010年后进一步市场化和金融危机后的种种拯救,中国的新自由主义和+消费主义达到了巅峰,别的不讲,就说文化产业上面就是群魔乱舞的。

流量经济对于影视剧,音乐行业的影响不用多提

游戏和网文大资本开始搞垄断(也有政府限制)。这十来年中国文化层面是真的万马齐暗,群魔乱舞,能看的不多,同时仔细想想当时互联网和社会舆论,结合环境污染,吹西方,下辈子美利坚也达到了巅峰。

中美贸易战是2018年,但前一年的《战狼2》的突破中国电影票房记录就证明,中国民间对于发展起来的民族自信,国家自信,文化自信就有强烈的需求了,贸易战,和美国对抗,疫情和这几年世界形势加速了这个趋势罢了,就像美国因为世界形势要搞新门罗主义一样。

单独就中国文化领域来讲,2019年后中国文化肉眼可见开始变好,单独就影视剧领域,三种方向对于中国文化起到拨乱反正的效果。

一是又红:就是讲制度自信和不忘初心,从《战狼》系列到《红海行动》,《长津湖》之类的,从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人世间》这种作品的诞生和爆红(有些作品有问题这里不讨论)。

二是又传:对于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找回,从《长安十二时辰》到《显微镜下的大明》《繁城之下》《长安三万里》,再到游戏《黑神话悟空》,河南晚会,现实西安,洛阳城市爆红,还有汉服和传统文化的越来越热。

三是展望未来:主要就是刘慈欣《流浪地球》《三体》代表的科幻开始崛起,只是现在明显能看出刚出头,还很弱小,没有引领整个市场和时代风潮,科幻动画,科幻游戏出了些,也差点。

这还有点: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到哪里去的味道。

网文,汉服和春节?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取代“日韩”

这三种方向当中,前者因为西方引领世界文化意识形态被限制,外国的接受度还不高,我们优秀作品不多,作品还不如国际影响力远弱的韩国,印度拍得多。

中国科幻代表的未来才冒头也非常弱,未能超越日本和俄罗斯科幻。

唯独第二条传统文化对于之前东亚文化审美,在世界上面都进行有力的反击。简单点来讲,说什么中国人没有以前自信和包容,结果汉服,古装因为通过短视频,中国人的强势反击过后,反倒在国外变得越来越火爆,包括春节和各种传统文化越来越有代表性了。

已经开始有点反击日本代表东亚传统文化的声浪了。

如果你有注意的话,就会发现汉服,春节,还有各类传统文化越来越火。

以中国春节为例,别看越南,韩国在网上吵得多厉害,但现实当中还是中国春节在外国更火,有参与感,毕竟一来人口多,二来有唐人街的场地,三来中国影响力大,外国人也是人都爱凑热闹。

我看有网友科普,2024年中国新年活动,在英国伦敦吸引了70万人上街参与庆祝,是海外最大的中国新年庆典,国王和首相也都发了贺信。真的是人挤人,很多老外都穿着红色来过年,英歌舞、杂技表演,这谁看不迷糊。

汉服,英歌舞,河南晚会等节目也是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是可以的。

同时中国影视流行文化也不错,大家别看韩剧韩国电影在网飞如何如何。古偶仙偶剧我们独一份的,所以爱看国产剧的粉基本都会看古偶剧。青春偶像剧走韩国画面唯美的路线,东方玄幻走美国技术碾压路线。

但都必须内容易懂,古偶常常伴随着权谋,有门槛,不好输出,但很多作品就输出成功了,不好说,但这些前提都需要国力的提升做铺垫,人都是慕强的,我们的文化输出现在还是发展阶段,需要平台的加持,平台的发展会带动我们的文化输出,平台为了固用户,会大量营销,从而反哺中剧。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流行文化浅薄,韩剧和韩国电影门槛也低,更偏向于画面美,内容简单,所以容易翻译输出,爽就行了。这种确实不是可持续的,别国也有本土娱乐业,随着技术进步,各国本土的娱乐业都会成为主流,其他都只能是小众

所以平台很重要,平台去培养别国的娱乐产业,在我这个平台上播出,盈利,才能长期收益

看他国家的影视作品是有门槛的,随着本国娱乐业的发展,只能成为小众,所以鹅爱优都在争抢想做第二个网飞,这条路很对,但就看有没有这个本事了,对于电视剧的数据佛系看待,注重本土市场。

所以现阶段让平台去闯闯,如果出来第二个tiktok或网飞,都会反哺到中剧的,就如同现在统计中剧热度都是看的tiktok

如果在海外没有自己的平台,就没有话语权和主动权,自然也不会给你+流量

就是要做资本,而不是做资本的工具人。但文化输出也不能一点不看重,信息时代最大的战争就是意识形态战,软实力能起很大作用,美国的网飞有可借鉴的地方,但他们的好莱坞也有可借鉴的地方。

只不过我们是大国,我们的体量不需要去学韩国,那种因为太过渴望海外市场而用力过猛看起来始终有点可怜的样子太没眼看了。总之还是本土为主,输出为辅。

2024年了,中国文化输出的对手,不是韩国

2023年韩流衰落明显,偶像和歌曲明显不行了(不然怎么要去跳脱衣舞),韩剧在网飞还行,韩国电影别看前段时间《首尔之春》多爆,但去年过了止损点的只有6部电影。

国内流行文化最大问题还是自己,文化输出和去外面竞争都还早(都没到汽车的程度)

我们现在看华语音乐,影视和大量文化的滥觞,仍然都和自由主义和资本媾和的结果,只是在新时代结合了新形势,像贾玲的电影,张艺谋的电影,那些资本+港台导演拍的主旋律影视作品,电视市场层出不穷的偶像剧都很有这种味道。

这么给你们说:如果是港台导演或者五代,六代导演拍主旋律和年代作品往往阴阳怪气,反正认同不同。互联网资本还在搞流量经济偶像作品(之前消费主义那一套),以及金融资本+新电影人+新时代题材的投机(开心麻花,陈思诚和贾玲)。

如果刨除这些创作者,这几年我们的优秀作品,80%以上是资本挖掘新势力拍的,什么《战狼》到《流浪地球》,再到电视剧《漫长的季节》,包括动画,游戏,小说,音乐等等层面全是这样。

简单点说,你看那些追求主旋律和民族表达的作品,可能也有烂的,但数据要低不少。现在网文是稳(本来是持续衰落),音乐是待挖掘。

我们仔细想想,如果我们一年有8-10部《流浪地球》那样的重工业大片(现在只有3-5部),一年能上限两到三部《黑神话悟空》那样的游戏,再推出更多马面裙那样能适合现代时尚的服饰,请问中国文化会怎么样呢?

欧美文化,至少流行文化那块是越来越烂了,各种政治正确和套路相信不用讲了。欧美因为国家层面和中国对抗,不过造成了中国观众的加速而已。

而韩国流行文化,在中国文化面前是真的不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