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侠小说以环环相扣的剧情著称,除此之外,金庸还在自己打造的武侠世界里穿插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他让笔下的武林高手和这些历史人物产生交集,从而架构了一个又一个波诡云谲的江湖故事。

这种亦假亦真的写作手法,能让武侠迷们乐在其中,读得津津有味,甚至对金庸的武侠小说笃信不疑。

一、沿用历史

好比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分别以南宋和元朝作为故事背景,书中沿用了蒙哥之死以及襄阳城破等历史事件。

金庸的《天龙八部》则以北宋末年作为江湖蓝图,书中涌现了耶律洪基、完颜阿骨打、萧太后、段和誉、段正严等历史人物。

金庸的封笔之作《鹿鼎记》更像是一部历史小说,金庸以韦小宝作为第一视角,以武侠的方式重新讲述了明史辑略、擒鳌拜、远征云南、俄罗斯政变以及天地会的故事。

不过说来奇怪,金庸为何不以大汉、大唐作为故事背景,讲述这两个朝代的江湖故事?

有的读者认为,大汉、大唐的历史相对久远,金庸或许不好下笔,但金庸的《越女剑》是以更为久远的春秋战国作为故事蓝图,因此这样的说法显然不成立。

二、为何不写大汉、大唐的武侠故事?

只要金庸愿意,他完全可以凭借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博古通今的文采,打造关于汉朝、唐朝的武侠著作。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身处东汉的华佗到了金庸笔下成了一位身怀武功的高手。在《倚天屠龙记》里,金庸写道,谢逊突然骂起了江湖前辈,他从自创五禽之戏的华佗骂起,然后骂到南宋末年的黄药师、欧阳锋……

此外,唐朝的李靖也成了一位武学奇才,李靖只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就将少林寺那一本艰涩难懂的《易筋经》融会贯通,金庸还写道,凭借这本《易筋经》,李靖后来辅佐太宗,平定突厥,出将入相,爵封卫公。

在另一部著作《侠客行》里,出现了一门博大精深、威力惊人的武功唤作《太玄经》。狗哥石破天练成太玄经之后,一只脚已经踏入了修仙境界,而根据原文的暗示来看,那一部《太玄经》的作者极有可能就是唐朝的李白。历史里的李白不单单是诗词高手,他的剑术也不容小觑。

金庸留给华佗、李靖、李白的笔墨不多,但足以可见金庸绝对有能力驾驭汉朝、唐朝的历史人物。其实,金庸之所以不写汉朝、唐朝的武侠故事,除了同时代的作品过多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三、萧峰、郭靖的说法

在《天龙八部》里,萧峰说了这么一句话,原文写道,大唐之时,你们汉人武功极盛,不知杀了我契丹多少勇士,掳了我契丹多少妇女,现今你们汉人武功不行了,我契丹反过来攻杀你们。如此杀来杀去,不知何日方了?

金庸借萧峰再一次提及了大唐,不过要注意的是,大唐时期的汉人武功极盛,不存在被异族欺凌的局面,反而是唐朝汉人杀了不少契丹人。而到了北宋末年,汉人日渐衰微,被契丹人反杀。

再看《神雕侠侣》,在第21回“襄阳鏖兵”这一回里,守卫襄阳城的郭靖对杨过说道:“蒙古兵定是在四乡加紧屠戮,令我百姓流离失所,实堪痛恨……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但想人生在世,便是做个贩夫走卒,只要有为国为民之心,那就是真好汉、真豪杰了。”

郭靖这一番话也暗示了金庸的写作意向,原来金庸以动荡不安、战火纷飞的南宋末年作为故事背景,讲述了南宋与蒙古国之间的连绵战事。

从蒙古的来势汹汹以及南宋腐败不堪来看,此时的汉人的“武功也是不行了”,这才被蒙古人不断骚扰侵犯。

综上来看,萧峰虽然身为契丹人,但却在中土长大,这样的双重身份让萧峰左右为难,最终为了换取辽宋两国的和平,选择以一种自戕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萧峰被金庸定义为一个天赋异禀的武学奇才,任何招式到了他手中都能化腐朽为神奇。同时,萧峰还是辽国的南院大王,只要萧峰振臂一呼,多少兵卒供之驱策?但萧峰宁愿自我毁灭,也不愿攻城掠池、杀人取地。

再看郭靖,他原是成吉思汗的金刀驸马,但却心系大宋子民,带着妻儿家眷誓死守卫襄阳城。

看到这里,我们就能发现金庸为何不愿写大汉、大唐的故事了,答案很简单,汉朝有“强汉”之称,而唐朝则以“盛唐”闻名天下。在汉人极其鼎盛之时,周围的边陲小国根本无力和强汉盛唐抗衡。

在这种背景之下,各门各派的武林高手如何宣扬家国大义?剩下的唯有个人的恩恩怨怨以及江湖儿女之间的爱恨纠葛。

没了“为国为民”作为支撑,这样的武侠著作就显得单薄,可读性也随之大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