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进行地如火如荼,让大家感受到中国的智慧,所有中华儿女都为自己生在华夏而感到骄傲。但是在看到如今灿烂光明的中国的时候,有多少人会想到那些年屈辱的历史。 从鸦片战争打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到各个阶级的救国运动,我们心酸我们悲愤但是却又十分骄傲,骄傲我们有铮铮铁骨从未放弃挣扎从未想过妥协。面对列强的炮火我们始终没有成为完全的殖民地而是半殖民地,清王朝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弱。

屈辱的近代史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的列强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后需要扩大市场,于是就看上了此时此刻还依旧高傲自大的正在闭关锁国的清王朝。面对敌人的先进武器的攻击,清廷看上去是那么的脆弱不堪。 在战争中敌人拿的是枪炮而我方军队拿的是刀枪棍棒,但即使是手上流满鲜血都握不住棍棒,嘴上也仍然在高呼着杀贼!杀贼! 很多事情不是靠一味地使出蛮力就可以解决的,所以我军也没有取得胜利。最后的结果是割地赔款,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就此拉开中国近代的屈辱百年历史。

因为我国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农民们可以自己耕作自己吃,自己织布自己穿,所以列强在华开拓市场的愿望实现的没有那么顺利。 他们本以为中国那么多人口,只要每个人的衣服下摆可以延长一寸,就可以养活自己国家的生产布的工厂,但是显然事情没有那么美好。 于是就有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1856年英法找借口向中国发起攻击,因为被认为是对鸦片战争的延续,所以也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大家仿佛知道清王朝大势已去,纷纷开始来分一杯羹,我方先后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一系列赔款的条约,仅仅是俄国就前前后后得到中国将近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清政府对内镇压起义人民,对外却实行不抵抗的政策,其实我军对地形更加的熟悉,如果积极准备也未必满盘皆输。

但是落后的战术加上落后的武器,要知道当时英军用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线膛后装步枪、蒸汽炮艇等等,而我军是鸟枪、抬枪和冷兵器,一目了然的差距最后导致了失败。 八国联军侵华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连败,国家的债务越来越重,土地越割越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不断地加深,知道后来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但是我国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完全丧失过主权,成为殖民地国家。

心怀鬼胎的列强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在国家利益面前列强贪婪的面孔还是会浮现出来。谁都想自己的国家可以在中国谋求到最大的利益,于是可以说他们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竞争的关系。谁也没法在中国占到更多的便宜。 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日本作为战胜国向中国提出一系列无理的条约,其中包括割让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澎湖列岛给日本,但是最后虽然条约签订了,日本也没有真正的取得这些地方,因为受到了俄国的阻拦。 原来俄国方面认为这样的条款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俄国的想法是扩展远东势力,这样就势必要涉及到中国的东北地区,如果任由日本得到这些土地,那么他们之间势必会出现冲突。

同样对日本行为不满的还有德国,它也一直想要在中国得到一个海港,然而现在的情况不适合直接要走,而是让辽东半岛保持在一个中立的地位,于是后来才有了三国干涉还辽,在武力的逼迫下,日本最终只能放弃了辽东半岛。 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立场,所以想要让中国成为一个完全的殖民地国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外部原因之外,还有中国自己的原因,我们是一个充满斗志有信仰的民族,当面对外来的侵略的时候我们没有一次选择放弃抵抗束手就擒,而是勇敢的站起来反抗。

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作为一个早期的天朝大国,外国想要在中国实行殖民化还是比较困难的,很有可能还没有改变中国人就已经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了。正是有了强大的凝聚力中国才会在一次次的侵略中奋起反抗。 在危难面前,社会的各个阶级都使出自己的一份力来拯救民族的危亡,虽然方式各不相同,但是最终的目的却都是为了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安康。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比如庆历新政,虽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但是体现了他们自身做出的努力。资产阶级革命派更是直接推翻了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那个腐败的清王朝,将民主的想法带入到大众的视野中去,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的愚昧中苏醒,开始反抗那些无耻的侵略者。

誓死捍卫我们的国家,坚决反对外敌入侵。在抗日战争中我国人民依旧是同仇敌忾,一起面对残忍的敌人。 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只怕中国不再独立不再拥有话语权。在全国人民和全体士兵战士的不懈努力下中国才最终取得了胜利。日本选择无条件投降的那一刻,中华民族的气节体现得淋漓尽致。

小结: 没有人可以靠武力征服一个有信仰的民族,就像《老人与海》中说的那样: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是就是打不败他。我们自身的努力是我们没有成为像印度等地一样的完全的殖民地。当然列强之间的相互牵制也是中国没有沦为完全殖民地的原因之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