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运动的萌芽及起始

早在殖民地时期,美国已经产生了工人运动的萌芽,当时的工人多以分散的。
在各自行业范围内、小规模的斗争为主,没有形成声势浩大的并产生广泛影响力的工人运动和工会组织。18 世纪后半期,独立战争的胜利、经济的迅速发展并没有改善工人的基本生活。

1791-1800年间,工人开始建立起永久性工会组织。
1827年费城技工工会联合会的成立标志着美国工人运动的开始。
19世纪上半期美国许多地区受费城技工工会联合会的影响,开展了广泛的争取十小时工作日运动。同期美国出现了一系列全国性行业工会。

工人运动的萌芽

美国工人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
殖民地早期北美大陆生存环境恶劣,大量移民至此的欧洲人都清楚地知道,一旦做出移民至此的选择,他们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通过艰苦劳可以解决最基本的生存所需。
当时的北美工人主要包括三类。

第一类工人是以契约奴身份来到新大陆的欧洲人。
按契约合同要求,契约奴必须在七年契约合同期满之后,才能离开主人获得自由身份,在此期间他们的劳动所得仅是主人提供的基本食宿,而没有工资收入。
契约奴是殖民地至关重要的劳动力组成,对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二类是美洲大陆独一无二的劳动力组成一由奴隶贩子从西非海岸强行贩运到北美大陆的黑人奴隶。与其他工人不同的是,黑人奴隶没有人身自由,他们是强制出卖劳动力的工人。

大部分黑人奴隶是1700年以后到达北美大陆的,分布在北美13个殖民地,人数约为2.5万。
到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1775年,包括在北美出生的奴隶的后代,黑人奴隶工人已达到大约50万,其中约90%的奴隶劳作在南部弗吉尼亚、马里兰、佐治亚以及南北卡莱罗那殖民地。
契约奴与黑人奴隶是英属北美殖民地的重要劳动力组成,但这两类工人由于人身自由受到限制,都不属于自由选择工作、时而还有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力”。

第三类工人是指在殖民地时期人数稳定增长的自由工人,包括有土地购买力或经营作坊的欧洲移民、契约合同期满获得自由的契约奴、被赶出自己的土地寻找工作的印第安人、获得自由的黑人以及这些人的后代。"殖民地时期有工资收入的工人中,除了技术工人能得到相对较高的收入外,大部分工人的工资都少得可怜,工人的劳动通常是被贬值的劳动。
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工人与雇主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相互依存关系,双方之间很少出现明显的利益冲突。

家庭雇工和受雇佣的农业工人与雇主生活在一起,雇主给他们提供食宿,但要求他们每天工作长达16小时,而且几乎不支付工资。即使在一些经济发达的都市如波士顿、纽约、费城及查尔斯顿等地,工人的工资仍然很低。

举例来说,费城是当时殖民地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普通工人每年收入不足50英镑,每周不到1英镑,比费城一个家庭维持生计的费用还要少10英镑,这就意味着男性工人的妻子和子女不得不再找工作以维持家庭的收支平衡。带孩子的单身女性处在劳动人口的最底层,她们所从事的工作几乎难以养家糊口。

"尽管新移民源源不断地到达美洲殖民地,劳动力人数不断增长,劳资矛盾渐渐暴露出来,但保护工人权利的工人组织在当时为数极少。第一类工人组织主要是由工资收入最高的同行业技术工人组成,其中最大的组织是1724年注册成立的费城木工工会(The Carpenters’CompanyofPhiladelphia)这个工人组织具有行会性质,组织者本身既是技术工人往往同时也是师傅或雇主,他们一方面通过行会给自己的做工定价,另一方面给自己雇用的徒弟确定工资,并且制定管理规则。

行会也会提供一些福利,比如医疗救济金、小额贷款及突发事件的救助等。"然而,由于受殖民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种行会性质的组织内部关系复杂,矛盾的对立面不明朗,很难界定是维护工人利益还是雇主利益的组织。另一类工人组织是由普通技术工人成立的同业工人组织。

1741年波士顿技工协会成立,目的是使技工们能够通过联合行动向雇主提出要求。
这类组织有时也会联合起来抗议殖民地制定的工资最高限额法令,甚至会采取一些激进手段如罢工进行抗议活动。

总而言之,殖民地时期也即美国开始工业革命之前,殖民地工人没有形成声势浩大的并产生广泛影响力的工人运动和工会组织,当时的工人多以分散的,在各自行业范围内、小规模的斗争为主,工人的斗争还没有升级到以罢工作为主要斗争手段,罢工也只是技术工人在给殖民地政府施加压力抗议工资最高限额法令时才迫不得已采取的手段。

在殖民地时期,一般情况下劳动力关系是师徒关系或雇主与徒弟、雇主与技术工人的关系,他们共同劳动、相互依附。

尽管师傅也即雇主给这两种劳动力支付工资,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并非真正的雇主与雇工的关系,他们都身处经济藩篱的相同一侧肩并肩地劳作,风险和利益息息相关,相对于殖民地的统治者而言,他们都属于受雇佣的劳动阶层。
18世纪后半期,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给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广大工人带来了新的契机。

尽管南方经济仍然依赖以烟草为主的农业经济和奴隶劳动力,但在新英格兰殖民地马萨诸塞州、康涅狄格州、罗德岛州、新罕布什尔州,以及中部的纽约州、新泽西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大规模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在纺织厂、造船厂、造纸厂、军工厂、酿酒厂等靠领取工资生活,成为工资工人,这一切标志着美国大规模制造业的开始。独立战争期间(1775-1783),工人的劳动价值得到了提高。

因战争招募了成千上万的人参加大陆军与英国作战,结果导致劳动力短缺,在业工人的工资因此而有所增加。然而由于一些殖民地尤其是新英格兰出现了巨大的工资差异,殖民地管理者确立了对物价和工资的管制,这样一来,增加的微薄工资实际上并没有改善工人的生活。
独立战争结束之后,战争的胜利依然没有给工人的基本生活带来实质的变化,工人们所挣的周工资低于15先令,不足4美元,在当时仍然不足以养家糊口。"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束缚,给工人带来了新的经济自由,但新成立的美国政府并没有保证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

历史学家约翰·巴赫·麦克马斯特曾形象而生动地描述了独立战争硝烟散尽后工人的窘迫生活状况:“靠一点儿微薄工资,只有精打细算,一个技工才能避免自己的孩子被饿死……。
被他称之为家的低矮肮!脏的房子里缺少最起码的生活用品……地面积满厚厚的尘土。
桌子上没有水杯,橱柜里没有餐具……。他不知道炉子是什么,从来没见过煤炭,从未听说过火柴……一周都很难吃到一次价格高昂的新鲜肉食……。

”工人们极其低下的生活水平由此可见一斑。工人们常常感到入不敷出,对改善工作条件也没有发言权。此外,18世纪90年代的美国政府管理国家的方式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是一样的。
他们通过的一些严苛立法对工人产生了不利影响,其中一项立法反对工人联合起来成立共同联盟(即早期工会)。
事实上,美国政府基于英国法律建立了所谓“合法制度,将工人组织(工会)视为同谋犯罪”。“美国工人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也预示着工人争取生存权利的道路充满了坎坷和曲折。

工人运动的开始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美国经济制度经历了重大转变。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和对殖民地经济的控制,与此同时,美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进程美国经济制度的基本结构从此发生了巨大变化。
”美国经济制度出现的根本性变化对美国工人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推动了永久性工人组织的建立。美国1787年宪法通过之后,新兴资本家掌握了美利坚共和国的经济命脉,这种新经济制度发展相对较快,而且得到了工人的普遍接受。为了应对竞争激烈的市场,雇主们发现,将增长的成本以涨价的方式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是不可能的,这样只会削弱他们的市场竞争力,利益反而会受到损失。

于是,他们认为有必要减少成本支出,而这部分减少的成本实际上是对工人工资的克扣。
尽管工人们心存不满,但意识到雇主不得不面对市场竞争,又考虑到自身生存需要,工人们被迫暂时同意了缩减工资的要求。"然而,工人对此并非毫无怨言,他们作出的让步不可能一直继续下去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在华盛顿和亚当斯总统任职期间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1791-1800年间,美国总体生活费用以30%的比率在上涨,而雇主们不顾工人生活面临的困难,依然继续要求缩减工资来增强市场竞争力以获取利润,工人们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只好组织起来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与殖民地时期临时的工人组织和临时应急式的罢工不同的是,他们开始建立起永久性的代表工人阶层的“协会”(associations)或“社团”(societies),也就是后来一直沿用至今的“工会”(labor unions)。当越来越多的工人加入到早期工人组织中,雇主们并没有坐视不管,而是借助司法力量击败工人组织以保护自身利益。

法院对劳资纠纷案的判决结果对工人十分不利,判决认为这些工人组织强烈要求建立“封闭工厂”,而且为了达到目的采取强迫恐吓等手段均属违法行为,这就意味着,罢工等所谓过激手段被视为违法行为,工人组织是违法组织,法院因此对工人组织的运作施加了各种限制措施,结果影响了这些早期工人组织的发展,在与雇主的利益博弈中注定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1812年美英第二次独立战争之后的严重经济衰退使已经岌岌可危的早期工人运动消失在了萌芽阶段。据统计,仅在1819年一年当中,纽约和费城大约2万工人失业,巴尔的摩大约1万工人失业,失业成为摆在工人组织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商业不景气,物价上涨,劳动力需求随之下降,甚至连技术工人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工人们很难通过罢工强迫雇主增加工资或建立“封闭工厂”来维护同行在业工人的利益。
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工人们被迫作出妥协,一部分工人甚至从事工资低下、工作条件极其恶劣的工作。

在经济萧条的那些年,几乎所有工人组织都被迫解散,仅剩下的一个工人组织是位于首都华盛顿所在地的哥伦比亚印刷工人协会,由于政府对印刷品的需求基本没有受经济萧条的响,该组织才得以幸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