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代以后,尤其是东汉末年开始,世家大族开始掌握朝廷政治走向,上品官员的任免权开始被世家大族所决定,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所谓士族是指那些“官有世胄,谱有世官"的家族,而相对的寒人则是依靠军功或起自吏胥,或者是地方商人及其子女,或从贵官门生起家,而进入仕途,总体来说他们的地位卑微,进入朝廷后没有背后势力的支持。 而对于南朝时期世家大族掌权下,南朝时期皇帝就需要对其加以制衡,这些寒人就开始被皇帝任命掌握要职。寒人没有家族势力和背景。 因此想要跻身权贵就要依靠皇帝。因此南朝开始,士族开始失利,门阀走向没落。 一.士族的发展和特权以及寒人概念探析 1.士族的起源和发展 士族的发展起源于东汉,在三国时期得到发展,而鼎盛时期就是魏晋到南北朝之间,自南北朝后开始走向衰落。东汉末年,典型的士族就是袁绍袁术两兄弟的家族,袁氏家族在东汉末年曾有“四世三公”的美称。 袁氏自称门生遍天下,其实就是在当时想要当官就需要由在朝廷上有地位的官员进行举荐,而袁氏类似的士家门阀依靠此不断壮大。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设立九品中正制度,在最初的时间里的确起到招揽人才的作用。

但伴随着政局变化等等因素,九品中正制度在此沦为士家门阀仰望和控制朝政的手段。 到了晋代士族门阀的地位开始被正式确立,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后,西晋皇族随着士族定都南方,史称西晋。 而西晋在南方地位并不稳固,南方地区多以士族控制的地方。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就是在琅琊王氏兄弟的扶持下得以登上帝。 《晋书》卷九八《王敦传》记载此事“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 士族门阀制度到此开始成为正式制度,而士族门阀也成为自东晋开始,近两百年困扰南朝各代皇帝皇权的有效实施的一大阻力。 2.士族门阀的特权 作为士族,除了有推举做官之外,还关系到自己家族子弟起家官的品级。南朝以来尤其是东晋,依照魏时期九品中正制进行评级,门阀士族子弟多以较高的品级就职。

在九品中正之中,中正评品一品者,起家官品为三到五品不等;中正二品者,起家官品为五到七品,中正三品者,起家官品为六到八品;中正四品者,起家官品为七到九品。 而五品之后,便是专门属于寒族出身的寒人,五品以上多为王朝士族门阀所掌控。由此也就形成了士族和寒族的分明界限。 《宋书·恩幸传》言“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 门阀士族子弟自任职起就高于寒族,自然对寒族出身的官员算不上敬畏,而寒族出身的官员也缺乏有利靠山也就会选择依附门阀士族,所以史书记载士庶有别也更为可信。 除了政治特权,士族门阀在经济上仍旧有着特权,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士族门阀有着免役特权,士族门阀有着“士籍”,凭借士籍,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官员品级获得相应的土地,荫客的数量。 家族内一个官员的土地大小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士族之所以是士族就在于家族内多数人都是高品级的官员,而随着世代的积累这些土地的不断积聚,在土地上耕作的荫客都会不断增加。 而这些粮食的产出大多数都会留在士族家族内部而不用上交朝廷。政治经济两大特权就使得士族越发壮大,利益也能不断延续下去。

3.寒人的广义和狭义探析 南朝时期常常能看到“士庶之分”这一字眼,而所谓的“士”就是指士人;“庶”则是指寒人。在封建时期,族分为良族和贱族,而士族和寒族都是良族中的,而区分二者的重要标志就是二者是否拥有士籍。 寒族并非指那些没有背景的官员,而是指那些地位低下的人,他们可以是农民,军人,商人,手工业者,也可以是富商,地方豪强等等。 相比于士族门阀,寒族内的组成成分并不纯粹,寒族中可以有家境富足却无学识的寒人,也可以有家境落魄却有学识的士人。 寒族之内有着“寒士”“寒人”之分,有学者认为“寒士”是指那些祖辈有官位,但品级较低的普通官吏,或者是士族中的没落旁支,但仍旧是士人,与“寒人”仍旧有着身份的差别。

在大部分学者眼中寒士多是指那些官职相对卑微的士人。而寒人则是以庶族为主,多以“吏卒”和“兵武”身份为主。 寒士之少可以评级被举荐,而寒人则只能依靠军功或者政绩进行积攒,从而不断向上提升。在文中我们探讨的是寒人掌握朝政,而所谓的寒人具体来说是相对士族门阀来讲的。 二.寒人入仕途径和任命官职以及所带来的影响 1.寒人入仕途径 由于寒人社会成分复杂,因而寒人入仕,相对来说也更为多样,在封建时期,阶级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而一旦成为统治阶级,身份地位都会随之改变。 就如同商人有了钱财就会希望自己的身份地位能够得到提高,经济上的发展后必然会追求政治上的提升。 寒人希望入仕的强烈愿望为后来寒人掌机要提供了基础,而寒人的数量远远高于士族,这就为皇帝选拔人才以对抗士族提供了便利的土壤。

寒人之中以文才入仕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成功跻身高位一种是终身不过五品的官员。那些有机会得到升迁的多为专于吏治,并被上级所信任,善于抓住机遇,密切参与当时政治,渐掌机要,而又不缺乏智谋的。 随着地位的不断升高不但能坐稳甚至还能继续向上拔高。但在南朝时期,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见,整个南朝史上有记载的也不过三十二位。 其次是以武职积攒军功而入仕的,他们大多是处在动乱时期,因为个人的才能和战功从而获得升迁的机会,而军功一旦得以提升,就会多为五品以上的要职,南朝以武功入仕者无论是最初的官职有多么低微。 一旦被重用,最后几乎都位至五品以上甚至是三品也不在少数。而以武职走上高位的也多以刘宋王朝为主,自宋帝刘裕以后,每代皇帝的宗室政变以及叛乱平叛也多有寒人参与其中。 最后则是其他手段获取官职的,多是花钱买官为主,或是政府开支不足而需要获取国用所需就会公开标价卖官。 《宋书》记载明帝泰始二年下诏:“募民上米二百斛,钱五万,杂谷五百斛,同赐荒县除。上米三百斛,钱八万,杂谷千斛,同赐四品正令史:满报,若欲署四品在家,亦听。…… 上米七百斛,钱二十万,杂谷二千斛,同赐荒郡除”。 这些花钱买官的多是家中富有又向往做官的,而所买官职也多为寒人官职。

2.寒人掌机要和产生的影响 封建帝王往往都擅长分权之术,面对士族门阀的壮大,皇帝就需要另外一个能够与士族对抗的力量。而南朝寒人掌机要主要分为寒人多掌典签,以及多掌中书通事舍人一职,且位轻权重。 对于典签一职《南史·吕文显传》言典签“本五品吏,宋初改为七职”。 典签一职最初设立于各个州府,代表皇帝在各个州府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典签的品级不高,在体制上隶属于首长幕僚,却代替皇帝监察四方。 刘宋中叶以后,幼小皇子出任方镇,但是皇子幼小无力处理政事,皇帝就会派遣典签代为辅佐。 而到了后期,地方州府出任,素族,皇族出任,全部都由典签监督,典签权力日渐增长,每个州只听说典签却不知道州府长官刺史,严重者甚至诸王连饮食喝水都要向典签询问,典签不在,水也不喝。而这一时期王室造反也多来自于诸王无法忍受典签的控制。 中书之职,旧掌机务。魏晋中书夺尚书权,典掌机要,草拟诏命。 原本中书舍人只是负责传达上面旨意,使文辞优美。

但到了魏晋以后,原本中书侍郎于皇帝的直接交流变为中书舍人在其间相互传达,中书舍人将皇帝的命令下达,交由中书侍郎,原本中书侍郎的权力与中书舍人对调。 其中意思不难明白,中书侍郎原本由士族掌管,中书舍人由寒人担任,皇帝传达命令,剩下交由寒人和士族打交道。以至于到了后期,中书舍人的职权不断扩大,甚至亲自参与到皇帝政务当中,由此,寒人的进入开始使士族权力日渐萎缩。 到了唐代以后,士族的除了数百年积攒的名声以外,再无其他实权,刘宋以后庶族地主的崛起,使得士族与寒族之间的身份壁垒不断降低,原本士族与寒族不可通婚的惯例在唐代以后都开始逐步瓦解。

而九品中正制度的废除,科举制度的建立更是使得寒族子弟有机会参与到国家高层政务上来,士族地位愈发没落。 《通志》卷二十五就曾记载:“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三.结语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寒人的崛起源自皇帝的提拨,士族门阀权力的膨胀使得皇帝认识到皇权地位的威胁,因此寻找到一个拥有一定社会基础,而自己可以信任的部署就显得极为必要。 南朝寒人的崛起为后来隋唐开科举取士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南朝时期的政局的动荡不稳终究限制了南朝时期寒族的发展,也为南朝时期政局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晋书》 2.《宋书·恩幸传》 3.《宋书》 4.《南史·吕文显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