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鬼在前文《南北朝时期,北朝为什么将南朝各个朝代蔑称为“岛夷”?》中提到,南北朝时期,北朝将南朝蔑称为“岛夷”。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北朝(北魏、西魏北周、东魏北齐)在南朝的官方宣传里也有蔑称——索虏。那么南朝为什么将北朝各个朝代蔑称为“索虏”呢?

“虏”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本义是指战俘,也可延伸为奴隶、奴仆、敌人、掳掠的意思。从战国后期开始,以匈奴为首的北方游牧民族侵扰中原王朝边境的规模越来越大,在西汉初年达到了顶峰。而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最常见的侵扰就是抢劫财物和掠夺人口。

因为抢劫财物和掠夺人口都符合“虏”的含义,所以中原人便将抢劫财物和掠夺人口的北方游牧民族蔑称为“虏”或者“胡虏”。再加上先秦时期的“北狄”已经完成了民族融合,“虏”就逐渐取代了“狄”,成为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直到清末都是如此用法,比如“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东汉中期,匈奴南迁中原,北方草原出现真空。鲜卑趁机发展为北方最强大的游牧民族,也成了东汉最大的边患之一,可谓实力最强的“虏”。因为鲜卑的传统发型是头发变成绳索一样的辫子,所以中原人就给鲜卑起一个具体蔑称——“索虏”,意思是“头发像绳索一样的胡虏”。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东晋偏安南方,北方陷入动乱。经过一百多年的斗争,鲜卑拓跋部最终统一北方,建立了北朝的第一个朝代——北魏,而后来的西魏北周和东魏北齐都以北魏为正统。鲜卑也逐渐与汉族完成了融合,北魏、北齐、北周先后雄踞中原,以华夏正统自居。

北朝自居华夏正统当然威胁到了南朝的合法性,南朝的官方宣传要极力否定北朝的正统性。既然北朝是鲜卑建立的,南朝就将对鲜卑的蔑称用于整个北朝,将北朝蔑称为“索虏”。然而南朝不知道或者故意忽视的是,鲜卑的发型早在十六国时期就已经逐渐中原化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