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毛延寿拉下去,斩立决!”元帝气愤地传旨下去。

“朕怎么不知道朕的后宫里还有这样的绝色女子?她的脸上不是有颗丧夫落泪痣吗?为什么没有呢?这样的美人,难道要我拱手相让,送到塞外去吗?”

昭君出塞后,元帝越想越气。思前想后,才知道问题出在了毛延寿身上。

想想自己因为毛延寿的故意欺瞒,让他错失了美人,元帝就气就不打一处来。

据《后汉书》记载,王昭君自请出塞做和亲使者时,在出发前,元帝第一次见她,才发现她竟是后宫里最美的人。

元帝知道后,有心想挽留,但因为已经答应了和亲,只好把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于是,得知真相后,元帝一怒之下就把画工毛延寿斩首了。

那么这位令元帝留恋的绝色女子王昭君,到底是什么来历呢?

01

公元前52年,王昭君出生在汉南郡秭归县的平民之家(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名嫱,字昭君。

那时正值汉朝盛世,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昭君生来就貌美又聪明,其父王穰品行温和,家族也是受人尊敬的诗礼门第。

因为昭君是父亲的老来得女,全家人对她呵护备至。

昭君五六岁时,父亲便教她读书写字,她天赋异禀,常常只需父亲教一遍,便能朗朗上口。

其他时间,她就跟着母亲学习女红,放到现在,她就是一个全才。

17岁时,昭君出落得落落大方。

方圆百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前来说媒的人踏破了她家的门槛。

可因为她过于优秀,父母一直想等那个可以与她匹配的良人。

如果不是碰到了元帝采选宫女,或许昭君的一生就这么平凡又快乐地度过了吧!

02

当年,昭君被安排入了宫。

照理说如此貌美如花的女子,一进宫肯定会被元帝相中,然后过上荣华富贵的好日子。

可命运并不想这么做,它还有更大的安排。

元帝因为国事繁忙,没时间亲自观看选妃,就选择了用画像来甄选嫔妃。

毛延寿就是负责为这些女子画像的画师,他虽说画工了得,但人品却不咋样。

画画时,他以宫女们贿赂钱财的多少来定义画像的美丑。

但昭君家境贫寒,自知容貌出众,就不愿意用钱财巴结毛延寿。

毛延寿没得到好处,就使了点小计谋,在昭君的画像上点了一颗丧夫落泪痣。

昭君就此落选。

03

俗话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前来汉朝求娶汉家公主。

皇后不愿意自己的女儿远嫁荒漠,朝臣也反对长公主外嫁。于是,元帝决定在后宫中选一个自愿外嫁的女子,赐公主称号,代替公主前往匈奴和亲。

可后宫有点姿色的女子,都想留在后宫,得到元帝的恩宠,不愿远嫁匈奴。

待在冷宫里的昭君得知此消息,想到呼韩邪单于英勇无比,还是当今世上真正的英雄,而自己住在比牢笼还可怕的后宫。

她觉得还不如远嫁匈奴,前去“和亲”为自己的未来搏上一搏。

这一次,昭君自荐请缨出塞,元帝也想看一看这位深明大义的女子是何人。

这一看不得了,原来她就是被自己贬入冷宫的王昭君。

可元帝后悔也来不及了,正如后人在诗中所说:“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这次和亲,后来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昭君出塞”。

04

后来,王昭君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用来形容女子美貌的“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落雁”就是出自“昭君出塞”这个典故。

据说,昭君在前往匈奴的路上,思念家乡,情绪低落,于是拨动琴弦,弹了一首乐曲。

这时往南飞的大雁听到了琴声,竟然被迷住了,忘记了扇动翅膀,跌落平沙上。从此,昭君也就有了“落雁”的美称。

王昭君因为肩负着汉匈和亲的重担,在去往匈奴的路上,一路散发从长安带来的粮种,深受百姓的爱戴。

到达匈奴后,昭君在了解到当地物资缺乏的情形后,上书汉朝,请求汉朝送一些种子和器具给匈奴。

她亲自教当地人如何使用织布机、如何种植庄稼。

遇到有人生病,昭君还会亲自前去探望,并送去药材。

闲时,昭君会向当地人讲解中原的风土人情,传播汉朝的文化和礼数,教当地人学习汉字。

就这样,昭君成了草原上的明珠。

昭君一生,在草原上生活了30多年,生有一儿两女。

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以她的柔弱身躯换来了汉匈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平,从而受到后世赞誉。

她的功绩正如“青冢”墓碑上所刻: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这也算是对昭君出塞历史功绩最好的定论了。

05

2008年6月,王昭君传说经湖北省兴山县申报,经国务院批准后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昭君传说”的精神内核是“和”与“美”,发端于王昭君的故乡兴山县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影响甚远,甚至到达了海外,成为大家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传说所依据的史实散见于《汉书·元帝纪》、《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西域传》等诸多史籍。

俗话说得好:“巾帼不让须眉。”

昭君的传说,值得我们一代代传下去。

参考文献:

1、金开诚主编 《千古留名:王昭君》

2、王昭君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山县)。

3、王昭君传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