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大食物观不仅包括“米袋子”,还有“菜篮子”“果盘子”“油瓶子”“奶罐子”等。今天(6月3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报道,带您看看“果盘子”里的大食物观。当前,百姓食品消费已经从“吃饱”向吃好、吃得更健康转变。在水果种植、运输环节是如何适应“大食物观”下新需求呢?我们就先从夏日的“当家”水果——西瓜说起。

数据显示,我国生产消费了全球约60%的西瓜,生产面积大约2280万亩。山东潍坊是我国西瓜的重要产区,西瓜种植面积达到了34.76万亩,年产量143.6万吨。在众多的西瓜品种中,经过研发团队的市场调研,大家发现皮薄、早熟的小型西瓜很受欢迎,于是他们就把这一品种定位为新的研发方向,与传统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

一直以来,小西瓜的品种大部分都是依靠进口。为了解决育种难题,潍坊西瓜种苗的研发团队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引入西瓜种质资源,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基因鉴定等育种技术,进行定向培育。

最终,历时十年,团队培育出小型西瓜品种“早春蜜”第三代,成功申报了120多项国家专利。如今,潍坊西瓜的产业链已经越来越长,已在新疆、海南、内蒙古等地推广,建设11个大型种植基地,年产西瓜2.3万吨,产值突破2.9亿元,种子种苗出口26个国家和地区。

“空中小西瓜” 解锁种瓜新模式

践行大食物观,丰富百姓“果篮子”,种植户们也在不断尝试。西瓜不但变小了,还可以在空中立体种植;不但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还因为更通风减少了病虫害,果型也更漂亮。

总台央视记者李琳在采摘西瓜的大棚里发现,这里的西瓜和传统的爬地瓜不一样。大棚里的西瓜是吊在空中长的,并且每一根藤上只有一颗西瓜。工作人员告诉我说,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得西瓜360度充分采光,并且可以保证每一颗西瓜的营养和品质。所以,虽然西瓜个头不大,但是效益却非常高。

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只能种600株,而吊立起来则可以种2000株,种植密度变大,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同时,工人可以站着对西瓜进行管护,工作更轻松高效了。在西瓜基地里,每株藤蔓上只结一个瓜,每个西瓜从授粉开始就会挂一个吊牌,严格记下授粉日期,这也决定了摘瓜的日期。从授粉到采摘,严格控制在50天左右。前端种植实现了标准化,在后端的西瓜挑选环节,如何保证每颗瓜一样大一样甜呢?我们在分拣车间看到了一项黑科技——全国首条西甜瓜智能无损分拣线。

分拣完毕后进入包装环节之前,每个西瓜还会被打上可以全程溯源的编码,这是每个西瓜独一无二的“身份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