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一脉继承人里,贾母只有两个儿子,老大贾赦继承了荣国公的爵位,却不知为什么被撵出荣国府,只在荣府旧花园居住。老大继承家业并侍奉父母的封建礼法,在荣府不适用,荣国府以及家族产业的实际控制权,掌握在老二贾政的手中,他也是侍奉母亲史太君的第一责任人。

按法理,荣国府这是伦理不清、本末倒置、越俎代庖之举。但是读者在阅读《红楼梦》时,若按照文本的引导,会有一种贾政行事正当且是个正人君子的感觉,而贾赦好色荒淫、不务正业,混成了家族的边缘地带。

但这种感觉确是不正确的,贾政的伟光正形象常常就是一种模糊的描述,只要一具体到事物,只要往深里那么稍微一思考,就会发现贾政的平庸;贾赦看似人人不待见,但只要遇到大事,都少不了贾赦的身影,就此做一下盘点,至少有好几处:

一、黛玉进府

黛玉初进荣国府见过贾母和众女眷,就该去拜见两位舅舅。贾政这天说是斋戒外出不在家,全书也没有说过贾政斋戒,只有外甥女来的这天不巧,也不知的真斋戒,还是被王夫人刻意的安排回避了。但贾赦的态度写得非常明确,贾赦派管家媳妇向邢夫人和黛玉传话:

“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倒彼此伤心,暂且不忍相见。劝姑娘不要伤心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里一样。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

贾赦这一番话从骨肉亲情,讲到内帷和睦,再讲到精神需求,并矛盾处理,并家长责任,是面面俱到,情理兼具,给人一种被爱护支持的踏实和归属感。

有读者认为贾赦不见是怠慢之举,这样理解是不对的,古人男女授受不亲,何况是异性,又长幼有序,贾赦是长辈,且这时黛玉尚在孝中,不见,恰恰是对晚辈的体恤关爱之情,但贾赦的话却是句句体现对妹妹贾敏早逝的伤悲和对这唯一遗孤的关爱。

二、元妃省亲

元春封妃并被允许回家省亲,是贾府的一桩大喜事,为了筹备省亲,需要为贵妃娘娘修建省亲别院做官防驻跸之所,这是一项繁杂而又庞大的工程,这件事的主理人是贾珍,贾琏协助,余下贾府已成年子弟如贾蓉、贾蔷等人均有差事,大小管家们和贾府里的清客相公们一并都派上了用场。

贾赦和贾政作为当下贾府年长的男主人,他们即便不亲自去安排和监督,也该总揽把关,小说原文是这么描述的:

贾政不惯于俗务,只凭贾赦、贾珍、贾琏、赖大、来升、林之孝、吴新登、詹光、程日兴等几人安插摆布,凡堆山凿池,起楼竖阁……又有山子野制度……

迎接贵妃娘娘回家省亲,这样贾府的大事件,就算宫中也要惊动一干人,这在贾政的眼里叫做俗务?其实就是曹雪芹变相说贾政是个草包饭袋,啥也不会干,啥也干不好,甚至,对于这样关乎家族前途的事,他的认知基本就是个傻子。

大观园告竣后,也是贾赦操心着查看,贾政游览大观园那是贾珍请他检看他才去的。而且,元春省亲的日子定下来之后,还有一些收尾的准备工作,就是扎花灯制烟火之类,这样细致和具体的工作,竟然是由贾赦亲自监督率领匠人完成的(十七十八回)。

贾元春是贾政的女儿,做皇帝老丈人的也是贾政,这当然是家族提升和获取政治资源的最佳时机,至少,比起其他人,贾政才是第一受益人,可是,比他年长且比他获得家族利益更少的贾赦,表现出了比他更加积极和负责人的态度。

三、宝玉、凤姐遭魇魔

赵姨娘因为忌恨宝玉和凤姐的受宠,贿赂了马道婆给他们施魇魔法,致宝玉、凤姐二人遭受魔法的残害,二人发病急剧恶化,很快就不省人事,命悬一线,寻医问药皆不见效,贾府众女眷无计可施只能围着绝望干哭。

这样的情况下,贾政向贾赦说:

“儿女之数,皆有天命,非人力可强者。他二人之病出于不意,想天意如此,也只好由他们去罢。”

宝玉是亲儿子,凤姐是王夫人的亲内侄女,且如今在荣国府管事为他分忧。既然治不好,那就放弃吧,这就是贾政的态度。

贾赦却不放弃,原文说他“各处去寻僧觅道”,贾政的话他也不理,仍旧是有病乱投医,只要人还没咽气,就不放弃,万一投对了呢!这就是贾赦的态度和做法。宝玉又不是他的儿子,且凤姐也只是他的儿媳妇。无论如何,这二人对于贾政的意义都大于贾赦,但贾赦才更像父亲和大家长,相比自己的哥哥,贾政是那个即不作为,也不知如何作为的废人。

四、看见贾环的闪光点

贾环因为生母赵姨娘的缘故,几乎成为整个荣国府的笑柄,连丫环都看不起他,凤姐虽然关爱他,但凤姐对他的态度是恨铁不成钢,动不动教训他一顿。全文几乎看不到贾府的主子奴才们真正重视这个荣国府的三少爷。

贾环唯一被真正意义上的欣赏夸赞,是在贾府的中秋夜宴上,贾宝玉、贾环、贾兰都做了中秋诗,贾赦最为欣赏贾环的诗作,连声赞好,夸奖他说:

“这诗据我看,甚是有骨气。想来咱们这样的人家,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萤火,一日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何必多费了功夫,反弄出书呆子来。所以我爱他这诗,竟不失咱们侯门的气概。”

又派人去取了自己的许多玩物来赏贾环,还鼓励他保持自己这样的口气,如此前途无量。

贾环一向是个受气包,谁知在大伯这里被如此大赞、大赏、大大地发光了一回,作为一个孩子,也算是少年时代难得的一次被肯定,当然会大大增强自信心吧!这同样是贾政的儿子,贾政虽然也爱他,却看不见自己儿子的优长和闪光点,在贾政的眼里,贾宝玉、贾环都不合他的心意,他只能看得见他们的毛病。

所以,作为长辈,贾赦比贾政称职多了。

贾赦的这桩桩件件,并不是他自己的私事,而是家族亲人和家族前途之事,贾赦再不好,如此看来,也比贾政强百倍,这体现出他是一个对家族有责任的人,是一个思考家族前途的人,可惜,他的弟弟代替了他的地位,他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


本文作者:屏山品红楼

参考原著:甲戌本、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图片来源:《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