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学术交流会在厦门市委党校召开。研讨会由厦门市委党校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联合召开,会议邀请到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安徽、江苏、四川、广西、福建等地的40余位学者畅所欲言、共襄盛举,围绕“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主题,共同探讨了两岸融合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拓宽两岸融合发展的福建以及厦门实践提供新思路。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陈先才在致辞时强调,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根本是实现两岸同胞的亲情和福祉,促进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实现两岸同胞的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福建是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桥头堡,要贯彻落实中央意见,既要依靠惠台政策的实施,也离不开学界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建言和集体智慧。

海协会原副会长张铭清指出,对“融合”的概念进行深入诠释,指出“融合”是在情感、态度、认知上融为一体,中央对福建提出探索融合的要求,是因为福建在做好对台工作方面具有“多缘”的独特优势,具有推进率先融合的“硬实力”。

福建社会科学院刘凌斌副研究员对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经验进行了梳理,在教育互惠、产业融通、群团交流、法治建设方面所作出的探索,他指出扩大深化闽台民间交流,助力台胞台企扎根融入,支持厦金、榕马加快融合发展,借鉴跨区域合作经验推进示范区建设,是下一步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

海峡导报记者 薛洋 通讯员 杨昆福 文/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