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结束:装睡十六年的唐尚珺,终于被冷酷的现实锤醒了
2024年的高考季落下帷幕,唐尚珺,这位历经十六载高考洗礼的"老将",终于在现实的严峻考验下觉醒。文章首发于2024年6月19日,记录了这位35岁考生的高考历程。唐尚珺,自2009年起便与高考结下不解之缘,连续十六年参与这场全国性的选拔考试。他曾拒绝过来自广西的多所知名大
35岁唐尚珺完成第16次高考,曾被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
图为完成第16次高考的唐尚珺6月9日下午,35岁的唐尚珺完成了自己的第16次高考。1989年出生的唐尚珺,在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一个偏远山村长大。2009年至今,唐尚珺一共参加了16次高考:2009年,372分;2010年,405分;2011年,475分;2012年,505分;2013年,530分;2014年,57
经济日报:构建股市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
【经济日报:构建股市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财联社6月10日电,经济日报第七版文章指出,财务造假等违法犯罪行为是资本市场的毒瘤,严重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表示:“财务造假触碰的是资本市场的底线,必须坚决打击。对于这点
高校门口,外卖被老鼠“包围”,网友直呼恶心!
不少大学生都吐槽外卖送到后被偷但比被偷更让人担心的可能是被各种生物偷吃…5月29日,有网友发布短视频“您的外卖已到西大南门,请注意查收”,定位地址是广西大学。视频中的一幕让人感觉不适,只见广西大学校门口,送到的的外卖正在被数只老鼠团团围
悲痛,广西大学一教师离世,原因骑电瓶车行驶,没刮风树倒了被砸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无法预测未来自己人生的命运走向如何?前几天跟留在大学任教的同学聊天,非常羡慕他们的生活,无忧无虑,天真无邪,只要不想走行政的领域,只是上课教学,或者做图书管理员之类的工作,简直太惬意。跟她聊天,发现都40多岁的人了,还好像刚
干事舞台广 发展空间足(深阅读)
本报记者毕京津沈靖然郑壹《人民日报》2024年5月8日第4版页面截图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加快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完善编制管理、职称评审、人才招录和柔性流动政策,为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提供制度保障。如何多措并举引才留才用才?
中国-东盟经济学院、法学院揭牌成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刘琴4月28日,由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合作共建的中国—东盟经济学院、中国—东盟法学院揭牌成立。据悉,中国—东盟经济学院落户广西大学,在整合该校经济学院、国际学院相关资源的基础上,联合国内知名高校组建而成。其建设目标为“三基地一智
西部计划广西项目新招募1000余人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吕欣“用不长的时间,做终生难忘的事!”“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4月24日上午,西部计划广西项目办在广西大学启动2024年广西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首场招募宣讲活动,3名优秀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向现场350名
广西人文:旧广西大学带“肄业”的毕业证,见证了两个时代的交替
读史知今,宣传广西各地历史人文,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广西的旧事,新事,欢迎关注!肄业,在现代社会的理解中,定义就是指在学校学习没有毕业或尚未毕业的。通俗讲,就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只要没有按期完成学习,或是毕业考试不及格,最后学校只能发肄业证书
“破圈爆款”如何持久带动文旅市场
    年初“小砂糖橘”东北之行火爆“出圈”后,南北多地文旅部门推出各种营销宣传、优惠活动和旅游产品,让“泼天的流量”转变为经济发展的推手。但热点流量的持续时间终究有限,如何避免流量过去、销量遇冷,让“破圈爆款”成为带动当地文旅发展的持久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