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乃彰 通讯员 夏丽萍 威海报道

近日,2024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山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省五一劳动奖获得者表彰大会相继召开。威海1个集体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名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个班组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7个集体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状,14名个人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9个班组荣获省工人先锋号。威海市总工会推出专栏——《典型威海 劳动榜样》,宣传展示受表彰集体和个人的典型事迹,通过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业绩,深刻诠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广泛汇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伟力,引领广大职工共同谱写“中国梦·劳动美”的焕彩华章。本期走进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威海埠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数控铣班长崔瑞良。

在威海埠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崔瑞良创新工作室里,崔瑞良正专注于零部件的精度测量,对他来说,数据达标并非难题,更重要的是要实现“领先超越”。从业20年来,“追求卓越”是崔瑞良的工作态度。正是凭着这样的劲头,崔瑞良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获得“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今年,崔瑞良还荣获了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2004年,崔瑞良进入威海市埠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生产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崔瑞良知道要想在这个行业做出一番成绩,就必须不断提升技术。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一有时间就跟着老师傅学习,还买了不少专业书籍研究学习。独立操作数控铣床,是那时崔瑞良的一个小目标。随着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崔瑞良越发感到自身知识的欠缺,为此,他不断学习先进加工工艺。2008年,公司购置了第一台数控机床,技术含量比较高,为了在新机器上学新知识,崔瑞良主动要求利用休息时间免费在数控机帮忙,甚至为了学习电脑操作,他特意花了大半个月的工资报名了电脑培训班。20年的积累和学习中,崔瑞良根据不同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对生产工艺、工装夹具、刀具进行了革新和改进,设计机械加工工装50余套,开展技术革新10余次,获国家专利4项,为企业创造效益700多万元,成长为技能精湛、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工人。

曾经有一位新客户想加工一款新产品,但受公司现有机床条件所限,不能满足客户产品要求,而购买适合的生产设备需要500多万元。“购买设备肯定是不现实的,但客户要求一定要满足。”崔瑞良没有拒绝客户,抓住机会,将德玛吉卧式加工中心在三轴基础上设计更改为五轴,加工的样品全部达到合格标准,且样品各项技术指标完全符合该工艺规程的要求,赢得客户的好评。崔瑞良对钻研业务多认真,对传授技艺就有多执着。为了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更多人,崔瑞良以带头人身份创建“崔瑞良创新工作室”“崔瑞良大师工作室”,带领团队成员围绕生产经营中的难点问题开展技术创新。完成了21项攻关项目,解决生产技术难题25个,制作各项零件,专用、通用夹具,模具50余套立式。此外,他还将自己的工作技能经验,总结整理成教材和电脑课件,利用业余时间传授给年轻员工,并要求他们每周做好学习笔记。面临生产技术难题时,他带动工作室成员一起集中攻关,研究问题,在实际生产研发过程中共同成长。如今,他带出的16位徒弟均已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其中姜镇举、任科腾等同志先后获评“山东省技术能手”“威海市金牌职工”“威海工匠”“威海市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

在数控铣岗位上的20年,不仅是崔瑞良的青春,更是他作为技术人员不断成长的见证。“我始终相信技多不压身,只要肯钻研,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今后,我将努力做好‘传帮带’工作,争取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