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访华遇冷,中俄贸易成焦点,美国威胁无果而终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日踏足中国土地,然而,他并未受到热烈的欢迎。新闻报道中的画面透露出中方的冷漠态度,没有红地毯的迎接,预示着此次访问的艰难与微妙。在布林肯此行之前,美国政府曾向中方发出警告,试图以金融手段施压。据报道,美方正在考虑限制部分中资银行参与国际交易,这似乎是对中国金融机构的一次试探性打压。


       然而,外界普遍认为,这只是美国一系列警告的开端,更严厉的措施可能接踵而至,如全面阻断中国金融机构与国际系统的联系、拦截伊朗至中国的油轮、甚至冻结和没收中国海外资产等。尽管美国高层可能已权衡过这些极端手段的潜在后果,但《外交官》网站的预测显示,布林肯此行仍意图就多个敏感问题向中方施压,包括乌克兰战争、巴以冲突、台海与南海争端,以及新疆和芬太尼等问题。


       当前,乌克兰战场陷入僵持,俄军并未立即发起大规模攻击,这种僵持可能使战争拖延至年底。拜登政府的处境因此变得微妙,若战争久拖不决,可能会影响其总统选举的前景。与此同时,俄罗斯经济却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中俄贸易的蓬勃发展。拜登政府虽多次指责中国援助俄罗斯,但面对中俄间正常的经济贸易,美国却显得愈发焦躁,甚至将其视为对俄罗斯国防工业的支持。


       在布林肯访华前,中方已就美国的指责作出明确回应,强调中俄贸易的正当性,并指出中国是基于自身能源和民生需求与俄罗斯进行合作。至于俄罗斯如何使用贸易收入,完全是其主权范围内的事务,美国无权干涉。


       至于巴以冲突等问题,布林肯希望中国能向伊朗施压,以缓解紧张局势。然而,中国的立场一贯是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如2023年成功斡旋伊朗与沙特复交,展示了中国在此方面的积极努力。伊朗也在主动控制局势,避免升级。相比之下,巴以问题对美国的紧迫性远不如乌克兰战争,且中东国家并无进攻以色列本土的意图。
       台海、南海、新疆人权和芬太尼等问题,对美国而言并非紧迫危机。中国一再重申和平统一的立场,并未显示出立即使用武力的意图。南海问题上,仅有菲律宾在美国的鼓动下不断挑衅,其他国家均接受“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新疆人权问题纯属中国内政,而芬太尼问题更是美国的无端指责。
       面对美国的压力,中国的对策是坚决抵抗,并表明不会切断中俄贸易。若美国真的采取极端措施,如将中国金融机构排除在国际系统之外,这可能反而助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广交会的情况显示,全球对中国制造的需求旺盛,这为中国货币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油路安全方面,中国也有信心应对任何潜在的威胁,解放军海军完全有能力进行更大范围的护航巡逻,提升作战能力。在火箭军的火力覆盖范围内,任何潜在的交火都将使对手先支撑不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