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引言

始皇帝嬴政横扫六国,秦朝建立,正式开启中华民族2000多年的中央集权帝制时代。

然而战国时代的严苛峻法已经不适合于大一统的局面,只是秦二世末年各地起义不断,后起之人刘邦深受严苛峻法的折磨,在义军占领咸阳后,便开始着手改变整个社会的法律体制。

一、占据咸阳“约法三章”,以仁治天下思想已初步形成

刘邦是从底层混济上来的,他深知天下百姓所需要的是什么,同时也明白想要真正夺得天下,必须要有一样东西——民心。

所以占据咸阳之后,马上以废除秦朝苛法为号召,同时与咸阳百姓约法三章:不杀人、不伤人、不偷盗。

此间话语一出,咸阳城百姓个个心向汉王,这也使得项羽入咸阳后,与刘邦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简简单单的“约法三章”不仅仅对刘邦争取民心、赢得楚汉之争的胜利而夺取政权起到重要作用,更是整个汉王朝立法的开端。

“约法三章”的出现,也体现出了汉与秦的统治方式的不同—由外部律法的严格约束开始转向律法与道德、客观与主观的双管齐下。

道德与法治的柔和在此时已经初见端倪,从思想观念上开展对百姓的统治。

二、“三章”转“九章”,汉初律法进一步完善

或许是每一个开朝君主都会有相同的烦恼,刘邦在登基之后,认为“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

于是命丞相萧何参照秦法,把里面适合使用的条目“作律九章”,以此来丰富汉王朝的法律制度和维护皇权的统治。

萧何将秦朝法律中的《盗》、《贼》、《捕》、《杂》、《囚》、《具》六章作为基础,在此之上添加规定户籍、田赋、婚姻等事的《户律》。

规定征发徭役、城防守备的《兴律》以及规定牛马畜养的《既律》三章,以此汇集编著成《九音律》。

也是从《九音律》的著成开始,整个两汉才有了真正的作为基本律法,汉也正式成为中华民族的第二中央集权制的王朝。

此时期的尝试可以说是开拓性的,将过往的规则打破再重组,在这之中不断地寻找一个节点、寻找一个尺度。

在这个尺度之内不断地探求百姓的底线,无疑是一代朝臣和天子的智慧所在。从“三章”到“九音”,整个王朝的法治制度不断地完善、增补。

与秦不同部分之处在于汉的法治制度开始了一种新的尝试—以道德为规范、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规定开始受到朝廷官方的默许,甚至可以说是保护。

这使百姓在思想上有了束缚,以此避免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

此亦为以后的王朝统治画下了一个圈,没有任何一个君主能够突破这个范围,只能在这个圈里不断地巩固自己的统治。

三、汉王朝“内忧外患”局面促使董仲舒的出现

汉王朝初期的立法制度虽说在道法合一上已经初见端倪,但是“黄老之学”、“无为而治”俨然是相对落后的治国思想,而且真正的“大一统”时代也并未是一家之言便可以巩固的。

汉景帝时期由于高祖刘邦的“历史遗留问题”,七国之乱使得汉王朝面临着分裂的危险,这样的局面已经不是“无为”可以维护稳定的了。

也正是如此,对中华民族有着极大影响的政治家—董仲舒,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定下了在后来各个朝代都依然遵守的统治规则。

董仲舒的出现是带有他的历史使命的,纵观其一生,最辉煌的时刻莫过于被撰写在历史课本中的那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一政策之所以受到汉武帝的重视,不仅仅是因为景帝时期七国之乱,更是因为这是历史发展到这个时刻的必然性。

第一:

汉朝建立之始,刘邦恢复周朝分封制度,加封了十数位同姓王和异姓王,随着后来异姓王的相继陨落,整个大汉朝堂已然成为刘氏的天下。

由于没有明确的继承制度,同姓王的代代相传,已然失去了对汉朝皇权应有的敬畏。

用现在的历史眼光去看,如果一封诸侯可以自由征兵、制定赋税制度,这无疑对正牌皇室的统治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发展到景帝时期,这一矛盾最终爆发。对于此时大大汉王朝来说,加强文武百官以及百姓对皇权的敬畏是当务之急。

第二:

由于分封制的余患和越来越趋向于秦朝的严苛峻法,地主与农民的矛盾愈演愈烈,不同地方的制度不同导致百姓的生活压力不同。

再加上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北方匈奴对中原更加虎视眈眈,这一局面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外忧内患。

但是文景帝的改革使得国库充盈,给予了汉武帝极大的信心,于是采取“贤良方正”地政策,要各地方官员举荐贤良之人进入长安献计献策,以此来改变当时的局面。

有了这两点必要条件,董仲舒的思想能够崛起并推行,也在情理之中了。

四、“天人三策”与董仲舒的崛起,中国两千年立法中心正式确立

历史上的董仲舒是一个长寿的人,在那个年代可以活到七十几岁的可以称得上是“古来稀”,与董仲舒的实际寿命相比。

他的政治理论实在是长寿,在整个中华大地上足足活了有两千多年,就算是被外族统治的时代也依然没有被废除,这才是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董仲舒的第一条思想便是在历史书中无数次被提到的“大一统”

所谓的大一统听上去高端大气,实际上是《公羊春秋》中的一个概念。

主要是在思想上主张确立一种主导思想,同时不允许其他思想主张继续传播发展下去,不然会使得百姓的思想太过活跃,从而影响到皇权的统治。

之所以会选择儒家思想,一方面是因为董仲舒自己就是一个资深的儒家学者,如果以其他思想为正统,后面可能就没有他什么事了。

对于董仲舒来说,实现政治理想的前提是保证自己的饭碗。

另一方面,原始的儒家思想的中心就是维护皇室的权威,提倡“礼”的存在,所有人都应该对皇室充满敬畏,这与当时的需求不谋而合。

第二条思想便是大名鼎鼎的“天人感应”亦或是“君权神授”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实际上是以社会、政治来说的。

《春秋》中所记载的各种自然现象被董仲舒拿来当作为社会衰败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皇帝作为“天子”,做了什么不对的事,上天会降下灾祸,以此来或提醒、或惩罚皇帝的过失。

这一点一方面告诉世人,皇帝作为“天子”也会犯错,并不是任何事情都会做对,同时也告诉所有人,皇帝做错了事是由“天子”的父亲—老天爷,来教训和惩罚皇帝。

其他人没有这个权力,依然要对皇帝万事顺从、毕恭毕敬。

这一思想的精妙之处便是在于运用了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同的观念—天最大。

老天爷决定着每个人的旦夕祸福,所以每个人都要尊敬老天爷,皇帝成为“老天爷的儿子”,每个人也都要敬畏皇帝。

与此同时,这一思想也并非让皇帝可以肆无忌惮。

因为如果皇帝不作为,天降灾祸过多,大家就会认为这个皇帝并非真正的“天子”,那么大家就可以找出真正的“天子”来当皇帝,将当政的“假天子”废除掉。

在社会科学水平低的时代,天命论在人们思想中的影响极深,董仲舒就采用了"天"来限制皇帝个人的私欲,制约他至高无上的权力。

并把秦始皇权力不受制约,引发农民起义,速亡国的惨痛教训与天命相结合。

正是因为这样,“天人合一”也变成了皇帝的精神枷锁限制了皇帝的私欲和权力,为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意义是深远的。

第三点便是“以德治国”,通俗些说就是以德治天下

“以德治国”的原始思想也是由孔儒学说而来,但是并非照本宣科,而是结合了传承了千百年的宗族制。

这一体制的思想根源还要追溯到文明尚未建立的部落时期,为了谋求生存而聚集在一起的人群组建成部落,随后慢慢演变成“家族”。

确切意义上讲“家族”其实就是创业团体,是为了谋求集体的利益最大化而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因为有利益的驱使所以相对更加稳定。

有了群体便要有规矩来维持稳定,便有了宗族制。这是一个在中华大地已经传承的千年的思想,已经深深地刻到每一个人的骨髓之中。

董仲舒将这一思想与儒家进行结合,将“仁义礼智信”立为家族继承人需要具有的品德,其实是将“忠君护主”的思想由朝堂推广到整个天下,皇权的维护也就从文武百官进而扩展到家族的首领。

结语

时间进展到汉武帝时期,整个汉朝的法律体系与治国思想俨然形成,在这个体系之中,没有任何一方是完全自由的,庶民受制于族长与地方官,官员受制于皇帝。

皇帝受命于天又受制于天与黎明百姓,整个社会结果形成以和闭环,彼此制约、互相牵制。

这一制度不仅仅体现出了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制衡智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