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随着经济数据推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国际金价也重拾涨势,一扫此前的阴霾。

过去一周,国际金价上涨约2%,创下五周来最佳单周表现。5月10日,现货金上涨0.6%至每盎司2360.14美元。6月交割的美国期金收高1.5%至每盎司2375.00美元。5月13日,国际金价有所回落。

在美国4月CPI数据公布前,市场持谨慎态度,黄金正在等待下一步方向的信号。此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等一众官员将密集发表讲话,美联储下一步利率走向迎来关键一周。

山雨欲来风满楼,金价的涨势已经按下“暂停键”。接下来黄金是再度向历史纪录发起冲击?还是遭受鹰派货币政策预期当头棒喝?更深层次的驱动力能否再度盖过利率因素的影响?

国际金价“触底”反弹

在上周的涨势之前,现货黄金价格已连跌两周,从历史高位2431美元跌至2300美元附近,市场一度认为一路飙升的黄金价格已经“踩下刹车”,而随后的明显反弹又让投资者们看到了希望,5月10日现货黄金一度逼近2380美元/盎司。

近期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推高了金价。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erry Chen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进入5月以来,美国经济数据转弱,最新的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去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刺激了美联储降息预期小幅回升。

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年国际金价整体走高背后,黄金一度和利率、美元同涨,凸显了黄金闪耀还有更深层次原因。

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3月以来,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对黄金价格的解释力度有所下降,黄金价格的主导因素可能并不是传统模型中的美债收益率。长期美元信用风险以及短期地缘政治危机可能是金价主要的锚。

一个比较重要的长期因素是美元当前面临的信用风险问题。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6月美国债务规模达到32万亿美元,又在短短3个月后突破33万亿美元,今年1月4日进一步突破34万亿美元。对比来看,此前美国债务规模从31万亿到32万亿美元耗时约8个月。2019年,美国国债规模就超过了GDP总量,并且近几年一直维持在高位。用美国国债每年的平均收益率来测算当年需要支付的国债利息,可以看到自2020年以来,该占比一直在上升,到2023年底,已经超过了5%。在汪毅看来,美元信用风险不断攀升也是导致各国央行大幅增持黄金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地缘政治冲突再度升级。4月,以色列和伊朗接连向对方动手,双方陷入报复循环。5月,以色列通过了攻打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最南端城市拉法的决定,以色列对拉法军事行动引发担忧。此外,今年存在美国大选等事件扰动,各国央行的购金行为可能仍将延续,汪毅预计中长期黄金价格仍存在支撑。

在世界黄金协会资深市场分析师Louise Street看来,近期金价飙升的背后存在多种因素,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叠加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存在,合力推高了投资者对黄金的避险需求。此外,全球央行持续购金、强劲的场外投资以及金融衍生市场净买入的增加,也都成了金价上涨的原因。

冲击历史新高还有多远?

美国4月PPI、CPI、零售销售等数据公布在即,数据依赖模式下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存在反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价下一步走势。

Jerry表示,部分美联储官员继续坚持“维持高利率更长时间”的观点,美联储理事鲍曼甚至表示“今年不会降息”,这是迄今为止官方最为鹰派的表态,这帮助美元指数勉强守住105关口。黄金价格也面临一些压力。

通胀数据将成为短期金价走势的关键因素。Jerry分析称,黄金上周大涨2.5%,一扫此前两周的阴霾,能否再次挑战2400美元整数关口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本周美国CPI数据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潜在波动。从4月不佳的非农报告推测,本次CPI或许很难大幅超出预期。如果通胀显著回落,黄金和美股等有望随降息预期一起继续回升。不过,如果通胀数据火热,或打压刚刚小幅回升的降息预期,从而支撑美元走势,施压金价。

短期金价走势尚未明朗,冲击历史新高仍存在一些阻力。但从长期来看,央行购金、美联储降息、地缘冲突等因素有望推动金价走高,再度刷新历史新高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新兴市场国家央行已经成为主要购金力量,购金量最多的国家为土耳其、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捷克、阿曼等。汪毅分析称,美元信用风险不断攀升,中东等地区地缘政治冲突仍在持续,美联储降息预期和通胀等数据处于反复博弈之中,这些因素均有望进一步推动新兴市场国家央行继续购金。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中,新兴市场国家相较发达国家更加注重自身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各国央行购金行为大概率仍未结束。

与此呼应的是,瑞银也预计,各国央行强劲的购金潮大概率将持续,发达国家央行和新兴市场央行间的黄金储备量存在很大差异,新兴市场多数央行的黄金储备占比不到10%。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进一步支持了多元化的举措,全球央行可能认为美国国债现在在结构上可能更加危险,原因既有美元风险,也有财政赤字水平的风险。

具体来看,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球央行继续保持迅猛的购金态势,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了290吨。在市场波动和风险走高的情况下,全球央行持续大量购入黄金,凸显了黄金在国际储备投资组合中的重要作用。5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末中国黄金储备7280万盎司,连续18个月上升,3月末为7274万盎司。

展望未来,一系列因素有望支撑金价。高盛预计地缘政治或金融冲击也可能会继续推高金价,预计今年年底金价有望升至2700美元/盎司。Street也表示,根据黄金近期的表现,2024年黄金的回报率可能会比年初时的预期要高得多。如果黄金价格在未来几个月趋于平稳,一些价格敏感型买家可能会重新入场,而投资者在等待降息和选举结果明朗的同时,也会继续将黄金视为良好的避险资产。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