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一,南京,紫禁城,西宫。
执掌帝国逾三十载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已经进入生命的倒计时,七十岁的朱元璋躺在龙床之上,不由得想起这自己不平凡的一生,他常说“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意思是:我本来是淮河西边的一个穷苦之人,天下和我有什么关系,而实际上的意思是,朱元璋借此感慨时过境迁,从淮右一介布衣的平民到金陵坐拥天下的帝王,有种舍我其谁帝王风范。
应该说,朱元璋有自傲的资本,从赤贫到皇帝,唯朱元璋一人,正如孟森所说,“自古得国最正者唯有汉明”,进一步来说就是:“朱元璋以匹夫之身,剪暴元,继而开创帝业。刘邦和朱元璋这种立国的方式在历史当中是一个特例”。
此时朱元璋的脑海里不时出现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这些战场上的对于,也出现了李善长,刘伯温,蓝玉这些为他开创万世基业文臣武将,但这些人最后也却死于他朱元璋之手,朱元璋为何大开杀戒,显然是为了他大明朱氏的基业,而这一切又源于太子朱标早亡,如果不是朱标早逝,自己又何须留着骂名杀得人头滚滚。朱元璋又从朱标想起了相濡以沫的发妻马皇后,如果皇后不死,自己也许也不能杀这么些人。
朱元璋与皇后生有五个儿子,除太子朱标之外,还有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四子燕王朱棣和五子周王朱橚,如今只剩下四子朱棣和五子朱橚。其他三个儿子都先他而去自古到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人生三大不幸都让自己赶上了,贵为帝王都能如何。
此时的朱元璋望着眼前衣不解带服侍自己左右21岁皇太孙朱允炆,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这个孙子实在太柔弱,实在是不具备一朝人王帝主的气魄,而朱允炆望着面对眼前满头银发、形容枯槁的老皇帝,皇太孙朱允炆晓得,自己将成为大明帝国的下一任统治者。
作为大明的开国之君,晚年的朱元璋愈发感觉时间宝贵。尽管皇太孙位置上历练了五、六载的朱允炆,但在朱元璋眼中的太孙还是一个小孩子。朱元璋深知,想顺利完成皇位交接,目前看还是任重而道远。
燕王朱棣自不必介绍,晋王朱棡也绝非等闲之辈。史载,朱棡“修目美髯,顾盼有威,多智数”。自就藩太原以来,朱棡便获得了节制沿边军马、屯兵塞外放牧大权,北伐名将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等皆曾在其麾下效力,实力不容小觑。
朱元璋深知,想顺利完成皇位交接,看来还任重而道远。皇太孙朱允炆是自己精挑细选的皇位继承人。只要自己尚有一口气在,朱元璋就不想给孙子留下一个难治的江山。朱元璋年事已高,深恐时日无多。他要求朝廷遍访通晓历数、数往知来、试无不验者,给予高官厚禄,封侯赏爵。
朱元璋的反常,令朝中大臣颇感诧异。毕竟,他们已习惯了那个一向杀伐果断皇帝居然开始“迷信”实在是不可思议,不仅如此,朝鲜的朱元璋居然开始反倒求仙问道,朱元璋自然不是惜命,而是想为太孙争取更多的时间。但这举动引发朝堂不安,国子监监生周敬心上书朱元璋:“国祚长短,在德厚薄,非历数之可定”。意思就是要想大明万世其昌,无论在世之君,还是继任之君,最好都能像汉高祖那样厚待功臣,像唐太宗那样广施仁义,像宋仁宗那般勤政爱民。
按照惯例,周敬心如此放肆,或许难逃一死。但这一次,朱元璋并没有杀他。应该说此时无论任何事情对朱元璋来说都是无所谓了。他最重要也是最后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面前如何让朱允炆顺利传继大统,以保障大明王朝万世一系。朱元璋统治下的大明,藩王为之外屏,但对内事务,藩王是无权插手。
朱元璋曾对朱允炆说:“ 朕将抵御胡虏的大任托付给诸王,可令边境不乱,留给你安宁”。朱允炆却反问:“胡虏不安定,可以让诸王抵御,那诸王造反又如何,朱元璋默然不能答,应该是已经意识到问题的所在,于是反问朱允炆应该如何做,朱允炆就说:“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朱元璋也认为他的看法正确。但后来事实证明朱允炆不是做的。
此时的朱元璋实际上已经开始防范宗室诸王造反,而且第一个防范的就是四子燕王朱棣,为此,朱元璋特意招来汝南侯梅思祖从子梅殷,梅殷此人生性敦厚,天性纯朴,而且处事谨慎,更是精于骑射,富于谋划策略。被当时人称为“儒宗”。他比朱棣小四岁,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年,朱元璋为了笼络梅殷,将马皇后所生之女宁国公主许配给梅殷。随后,朱元璋密令梅殷辅佐朱允炆,毕竟梅殷的身份在那,再加上其品行端正,在朱元璋看来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
可惜的是,朱元璋看走了眼,朱棣起兵后,朱允炆命梅殷担任总兵官,领兵四十万镇守淮安,他一心防御,号令严明,将淮安守得固若金汤。朱棣派使者去见梅殷,提出借道淮安去孝陵“进香”的要求,被梅殷果断拒绝。而且还下令割去使者的耳朵、鼻子,然后将其释放,并对他说道:“留下你的嘴巴,向你的殿下说一说什么是君臣之大义。”
至此,朱棣对他这个妹夫算是记恨上了,迫于无奈,朱棣只得渡过泗水取道扬州,直扑南京。朱棣登基后,逼迫宁国公主给梅殷写信,宁国公主咬破手指,梅殷见信后大哭,返回京师。朱棣亲自迎接,说:驸马劳苦。梅殷回答:劳而无功。朱棣无言以对。永乐三年十月,梅殷上朝,经过笪桥时,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把他挤入水中,却声称梅殷是投水自尽。
梅殷通常被认为是忠心之士,但很多人对他诟病的就是朱棣在攻打南京时,梅殷坐拥数十万大军却不发一兵一卒进行救援,因此被人认为是徒有其表的忠诚。但梅殷因始终和朱棣不对付最终被杀却是不争的事实,梅殷死后,朱棣又杀谭深和赵曦灭口,从而佐证了朱棣谋杀梅殷这一猜想。
实际上朱元璋让梅殷执掌重兵驻守淮安就是为了防范朱棣,可惜,事发仓促,已经容不得朱元璋从容安排了。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享年71岁。最后事情走向并没有按照朱元璋安排那样去发展。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