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年产生的城市生活固体垃圾达到了惊人的20亿吨。如果把这个数字加以形象化,可以填满约80万个奥林匹克游泳池。

如果把这些垃圾平均到全球75亿人的头上,平均每人每年要制造超过250公斤的垃圾。

这种算法显然有失公允。事实上,只占世界人口16%高收入国家制造了全世界近4成的垃圾。相比之下,占全球人口9%的低收入国家,只产生了全球不到一成的垃圾。

洋垃圾的最大生产国——美国

美国是全世界生活垃圾的最大制造者,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按照人口平均计算,美国人产生的垃圾是全球平均数的三倍,可是美国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率只有约35%。

垃圾处理不了怎么办?他们并没有很上心,打包送到海外就是了。而中国就曾经是洋垃圾的进口大户。过去20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生活垃圾最大的进口商,也就实际上成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海外垃圾处理中心。

据相关部门的统计,美国的洋垃圾,三成以上都被运到了中国。从1993年到2017年这2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向中国出口的“洋垃圾”达到了2.78亿吨。

“洋垃圾”让我们的环境越来越糟糕

自1980年以来,中国从国外进口了数亿吨的废纸、废旧塑料、电器和废金属。中国各地也因此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废品回收加工场。

我过早年进口了大量的洋垃圾,这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的。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国家不富裕,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很高。进口了大量的洋垃圾,这对我国是有好处的,一因为可以赚两份利润——这些洋垃圾里面有数量不少的东西是可以被挑选出来可再生利用的,另一方面,外国人运来的洋垃圾本身要给我们国家一笔费用,因为我们替他们处理掉了。

比如我国的湖南永兴县,号称中国银都,但是实际上,永兴县的银矿资源并不是很丰富,获得这个殊荣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对于洋垃圾的大量提炼,然后才发展起来的。

虽然进口的“洋垃圾”给我国的一部分人带来了利润,但同时也带来了一部分无法再利用的危险垃圾。

其实,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所出口的洋垃圾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真正被回收加工,绝大部分的洋垃圾都被烧毁或抛弃,造成环境污染,也制造了传染病病源和动植物的死亡。

拆解过程污染非常严重,工人们得通过燃烧,或者用有毒的化学品来分离贵重金属和其他材质。这个过程中不仅污染空气、地下水也被污染严重,不宜饮用。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空气,土地和河流污染问题在前些年是比较严重的。这里仅拿我国几条著名的江河来举例。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入海口在上海附近。无论对于经济还是生态,长江都殊为重要。新近一项研究显示,长江也是有最多塑料垃圾流入大海的河流。

黄河,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摇篮。污染造成黄河大部分水体无法饮用。据估计,有近三成的鱼类已经消失。鱼吞食塑料颗粒物后,这些塑料垃圾就进入了人类的食物链。

自1970年代末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已从农村转变为世界最大的城市区域之一。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飞快,污水和工业废水也大量流入河流。入海口在港澳之间的珠江污染严重。

如今我们发布禁令,不再继续进口洋垃圾,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去了,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就相应提高了。赚这点蝇头小利,要冒着大气水资源等各方面环境方面的污染,甚至我们国人也要承受被中毒甚至被辐射的风险。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我们重新算了一笔账,发现同治理污染消耗的财力物力人力相比,从洋垃圾里面获得利益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总体经济账甚至是亏的。

中国发布禁令 阻止“洋垃圾”进口

根据联合国的有关数据,自1992年起,中国接收了全球近一半的废品,这给我国造成了很严重的环境污染,也带来了很大的健康隐患。因此,中国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文件,要求调整进口固体废物清单,也就是外界所说的"洋垃圾"禁令。

2017年7月18日,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于日内瓦举行的会议上宣布减少进口塑料和纸类垃圾。

2018年1月1日起,我国禁止从国外进口塑料垃圾以及其它20多种可回收的固体材料。同时可回收物的污染指标也变得更加严格。

在宣布禁令之前,中国是全球一半的废钢铁、塑料和纸制品废物的最后加工地。

中国在2017年接受了全世界约55%的废纸,也是世界上其他可回收物的主要目的地。

有学者分析认为:这项禁令能够促进我国废品处理业的现代化和效率,让国内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在国内能够循环起来。而此前因为洋垃圾,相当于当中的一部分废料质量比较高,而且量比较大。所以就使得国内的再生资源都在用国外的料。这就忽视了国内的这部分的潜力。

中国停止进口“洋垃圾”引发全球“垃圾危机”

为了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我国政府宣布将禁止进口24种固体废物,这也给了全球废物回收业一记重拳。

此举让这些国家损失了百亿以上美元。为了挽回损失,20多个国家集体向联合国求助,希望联合国能够说服中国再次接受他们的“洋垃圾”。但中国心意已决,拒绝再当“接盘侠”。即使联合国出面劝说也没有用。

过去中国每年进口全球56%的塑料垃圾,以及美国6成和欧洲7成的纸类垃圾,用以回收加工。这一切突然被叫停。如今中国停止进口“洋垃圾”引发全球“垃圾危机”。

以美国为例

这一新规定让美国的垃圾回收站遇到困境。美国每天要向中国出口约4000集装箱的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塑料、纸张和铝制品。

由于此前美国大部分垃圾都是出口的,本土的垃圾处理站发展很慢,现在没有能力处理这么多垃圾。

而美国的垃圾回收业还远远没有适应这一变化。美国一家回收站的负责人表示,此前他们的商业模式是回收垃圾、进行处理并迅速出口,但现在这样行不通了。

中国改变了可回收物的污染指标后,那些混有一些污染物(如剩菜剩饭)的可回收物无法达到中国的新标准,现在他的回收站有大量的垃圾无法销往中国。

"中国正在建立自己的回收系统,进行垃圾分类以及回收利用当地垃圾。中国不再需要我们的垃圾。"这位负责人悲观地说。

中国将洋垃圾拒之门外后,美国垃圾立刻“爆仓”。很多公司不得不倒贴钱让人把垃圾运走。

一个市场关闭了,该行业就开始寻找另外的市场

中国自2018年1月宣布禁止进口特定种类的垃圾并削减“外来垃圾”,这在全球产生连锁效应,迫使其他国家必须很快地重新审视其废品回收战略。

这项决定让全球的回收系统陷入停滞,美日欧等国家开始为其垃圾寻找新的洋垃圾接盘侠。

在禁令之后,包括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的未处理废物都急剧增加,这些国家试图在亚洲寻找其他国家来替代中国的角色。而中国周边的东南亚各国就成了“洋垃圾”的首选去处。

于是,越南缅甸泰国等南东亚国家就成为了欧美各国倾销其“洋垃圾”的接盘侠。

这些国家为什么会接手这洋垃圾呢?大概有几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家崛起经济腾飞,这给周边各国甚至全世界做出了榜样。

俗话说有样学样,这些国家就从中国的发展道路上吸取经验,按照中国的发展之路走。进口洋垃圾曾经是中国坚持做了几十年时间的事,为中国积累了不少外汇和再利用的资源。

其次,东南亚各国接盘洋垃圾,也和世界政治格局有关,那些出口洋垃圾的欧美各国,个个财大气粗,中国有胆量得罪他们,这些小国可能未必敢。所以,接手洋垃圾也算是被迫之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

可是他们却忘了,他们是小国,体量和胃口太小,实在不足以消化这么多的洋垃圾,另外他们也不如中国有强大的议价能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