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三百九十二):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在北洋史上,滇系军阀属于西南半壁风头无匹的混江龙。清朝末年,当照相机刚传入云南,滇南建水曲江一个富贵人家,有一位文艺青年,自幼爱好美术,他就学会了摄影和冲洗技术。光绪三十年,此人跑去昆明,在翠湖边上开设了云南历史上第一家名叫“ 水月轩”的照相馆。尔后又相继经营留声机和新式文化用品。次年,又在“ 水月轩”办起云南第一家电影院。宣统年间,这位文艺青年又筹办了云南第一个商业戏院“云南茶园”。宣统三年,又开办小火轮航行滇池的业务,因此,有人夸他是“化学脑袋”。清朝倾覆后,云南举义,他应邀加入云南“劝工局”,负责采购机器和到上海招募技术人员。民国二年,“劝工局”更名云南模范工艺厂,此人又一跃变成总经理。

但他万万没想到,就是因为出任这个总经理,日后却让其落草为寇,毕竟此时的云南,已经是滇系军阀的天下,这位日后的文艺土匪,就是蒋楦。民国三年,云南第一次物产品评会在昆明展出,蒋楦为出风头,把自己家中珍藏的一双碧玉镯也拿去参展。据说,这对翡翠玉镯原是慈禧太后赏给李鸿章的信物,后来落入李鸿章侄儿李经羲之手。云南“ 重九起义”,李经羲携此物出逃丢失流落民间,后被蒋楦重金买回藏于家中。展览会期间,云南都督唐继尧手下一个姓唐的小军阀看到此物后,愿出万金购买。蒋楦认为这是稀世珍宝说啥也不卖,此人怎肯善罢甘休,随时派人催要。

其后,蒋楦没办法,写了一份辞职报告准备隐退上海滩,想去那里过几天舒服日子。辞职报告很快批下来,但继任者却指控他的工厂亏了八千多万元,明眼人一看这所谓的亏款就是冲着玉镯而来。事隔不久,唐姓军阀果然放话,只要交出玉镯,别说去上海,就是到旅洋也可以,并且亏空之事不再追究。蒋楦不服这口气,就是不交出玉镯。唐一气之下以“窝藏国宝”罪立案审查。蒋楦随之而来的是“水月轩”被查封抵债,妻子悬梁自尽家破人亡。直到玉镯落入唐之手。后来,唐把此镯转交唐继尧,亏欠公款总算一笔勾销。蒋楦遭此心底不服,发誓此仇不报非君子。几经奔波,蒋楦投奔匪首吴学显当上了“谋士”。

那时,匪首吴学显为了购买军火扩张势力,需要很多资金。但这笔钱哪里去找,吴学显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放着“化学脑袋”在身边何不为我所用?于是派懂得印刷术的蒋楦去学习制造假钞。蒋楦认为此事一来可以让唐继尧垮台,二来可报破产之仇,于是爽快答应此事。果然,蒋楦学成后制造了大批假钞运回云南。云南头年刚发行了新的五元大钞,不到半年,市面上就流通起五元假钞。一时间以假乱真,新发行的云南五元钞信誉一落千丈。

最终,土匪吴学显用假钞购买军火势力逐步扩大,西犯通海、南掠石屏、东攻蒙自,滇南许多地方被这帮土匪搅得鸡犬不宁。后来,滇系军阀摸底侦查,文艺青年出身的蒋楦因为怀旧,仍以“ 水月轩”为名的工厂制造假钞。在掌握大量的证据之后,滇系军阀一举捣毁了这个窝点唐继尧以“投匪入伙、为害闾里,制造假钞”的罪名将蒋楦处刑,这位“名匪”之江湖经历,亦成为混沌乱世是非曲直难以名状的宿命。 参考资料:《菜根谭》、《云南四大土匪覆灭记》、《西南军阀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