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国土面积156万平方公里。
蒙古国面积广阔,但该国人口却只有330万,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蒙古族占据97%的比重。
▲蒙古(绿色),世界第二大内陆国
蒙古国虽然是蒙古族比重占绝对优势的国家,却不是蒙古族人口最多的国家。全世界的蒙古族人口共有1000万。
其中,中国境内有600万蒙古族人口,占全球蒙古族总人口的60%。
▲蒙古国的蒙古人
中国的蒙古族有70%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人口有400多万,比蒙古国全国人口多出三分之一。
那么,世界上为什么会有两个蒙古地区呢?为什么中国的蒙古族人口比蒙古国人口还多?
一、蒙古帝国的扩张
蒙古族是活跃在蒙古高原上的草原民族。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蒙古族的祖先源自发源于蒙古高原的东胡等多个使用原始蒙古语的部落。
▲东胡,蒙古族的祖先之一
其中,生活在额尔古纳河东岸,以苍狼和白鹿为绰号的室韦部落实力最强,被视为现代蒙古族的祖先。
▲额尔古纳河
公元10世纪之前,蒙古族的活动区域主要在呼伦贝尔地区,他们在和南方的唐朝接触了先进的技术后,生产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公元10世纪,唐朝灭亡后中国陷入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分离状态。从10世纪到12世纪,中国北方地区建立了两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契丹人的辽国和女真人(满族祖先)建立的金国。
蒙古人实力较弱,从10世纪初到12世纪时期长期处于辽国和金国的控制之下,而且蒙古人内部的各氏族之间征伐不断。
▲金朝时期的蒙古族四分五裂
公元12世纪末,杰出领袖铁木真逐渐统一了蒙古部落。1207年,铁木真建立了蒙兀儿国,也就是蒙古汗国。
▲成吉思汗铁木真
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部落之后,开启了一系列对外扩张的步伐。前宗主国金国和西夏成为了蒙古汗国进攻的目标。
当时的蒙古人的语言只停留在口头,还没创立文字。在对外征伐的过程中,成吉思汗借鉴了回鹘的文字,创立了蒙古文字。这就是今天的蒙古语书写的前身。
▲蒙古语的1-5
1227年,蒙古汗国消灭了西夏,蒙古人大批迁徙到黄河流域,占领了河套平原一带。
▲河套平原
此后,蒙古汗国继续向西作战,打败了西部的西辽,占领了天山一带。大批蒙古人迁移到了西部,形成了西蒙古的前身。
▲蒙古族南下前的中国北方局势
占据了北方、西部的草原地带后,蒙古汗国把扩张的目标对准了更加富庶的南方——金国和南宋。
金国和南宋的矛盾很深。蒙古决定联合南宋进攻金国。1234年,蒙古汗国灭亡了金国。
▲蒙古联合南宋灭金
灭亡金国的时候,蒙古汗国也把势力扩张到整个中国北方地区。1234年,蒙古汗国开启了对宋的作战。
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将国都定在了北京,改国号为“大元”。元朝建立后,加强了对南宋作战。1279年,元朝灭亡南宋,元朝统一了中国。
▲元帝国
随着蒙古的持续对外扩张,蒙古人从原来的额尔古纳河地区南下,占据了蒙古高原全境、黄河的河套平原一带,人口规模逐渐扩大。
二、清朝统一蒙古
元朝灭亡了南宋后,引起了南方广大汉人的不满。
1350年代,不满异族统治的汉人发动战争,反抗元朝。1368年,起义军占领了元大都,建立明朝。明朝建立后,广大汉地重回汉人统治。
▲朱元璋占领元大都
明朝建立后,蒙古人在元顺帝(末代皇帝)的带领下退回长城以北,活动范围在蒙古高原。
明军始终无法消灭蒙古部落。只能借助长城防御蒙古军队南下。长城是明朝军队与蒙古贵族对峙的前线。
▲明朝和北元对峙
1388年,北元因为皇室争权夺利最终灭亡。蒙古主要分为
鞑靼
(东蒙古)和
瓦剌
(西蒙)。鞑靼和瓦剌都未能最终统一蒙古族。
但明朝随着阶级矛盾的激化、皇帝长期不理朝政,也始终无法北上占领蒙古的土地。
▲明朝地图,始终没占据蒙古地区
16世纪末,明朝陷入衰落,中国东北的建州女真(满族祖先)杰出首领
努尔哈赤
统一了女真部落,建立
后金
政权。
后金政权建立后,和世居在中国东北的蒙古政权采取了会盟、联姻的方式,壮大自己的实力,以备和明朝作战。和女真联姻的蒙古诸部成为了八旗蒙古的前身,即内属蒙古。
▲满蒙联姻
1636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清朝建立后,开始了新的南征北战。
对于未能联姻的蒙古诸部落,清廷采取了安抚和围剿并用的举措。漠南地区(大漠戈壁以南)的蒙古诸部在满蒙八旗的安抚和围剿下,归顺了清朝。
▲漠南蒙古归顺
东蒙古部落中,不愿意归顺的逃亡至漠北地区,继续对清作战。
直到1688年,康熙征服了包括土谢图汗部、赛音诺颜部、车臣汗部和札萨克图汗部在内的漠北蒙古诸部。
▲漠北蒙古(喀尔喀蒙古)后来才归顺
至此,东蒙古地区全部归属清朝。
因为清朝的疆域囊括了满、蒙、汉在内的多个民族,对于全国地域划分采取了“因时顺地、变通斟酌”的方式。汉地延续了明朝以来的汉地十八省政策。
对于包括自己祖居之地等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内属蒙古采用了和汉地政权相似的州县制。外藩蒙古地区采取了设盟、建旗、划界的方式整合,这也就是日后内蒙古盟旗制度的由来。
清朝按照归顺的先后,划分为内札萨克蒙古(漠南)和外札萨克蒙古(漠北)两个部分。内札萨克蒙古也就是如今内蒙古自治区的雏形。外札萨克蒙古即外蒙古的雏形。
▲清朝时期的内蒙古和外蒙古
内札萨克蒙古所在的地区位于大漠以南,土壤肥沃,水草丰美,人口增长较快。到了乾隆时期,内札萨克蒙古共24部,69旗,设6盟。因为内札萨克蒙古早就归顺了清朝,对于清朝的向心力较强。
▲内蒙古与外蒙古
外札萨克蒙古地区大多数地区地处荒漠地区,土壤贫瘠,人口增长率较低。外札萨克蒙古只有4个部落。外扎萨克蒙古归顺清朝时间较晚,离心力较强。这为后来外蒙古独立奠定基础。
清朝驻扎外蒙古的基地库伦,成为了日后蒙古国的首都——乌兰巴托。
▲19世纪60年代的库伦,乌兰巴托
三、蒙古独立
1840年鸦片战争清朝战败,国力下降。清朝对于汉人的控制越来越弱。
19世纪40年代,部分内地汉人通过走西口的方式,迁至内扎萨克蒙古地区的首府归绥,与当地蒙古人合居。
清朝的衰落给了俄国入侵的机会。从1850年代开始,沙皇俄国开始入侵中国北方地区。清朝面临着严峻的内忧外患的局面。
对于中国可能发生的政变,当时俄国驻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于1854年表示:“中国一旦发生政变,也不应容许中国新政府把权力扩张到蒙古,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应受到俄国保护”。这给沙俄干涉外蒙古内政提供了借口。
从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俄国通过强迫清廷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形式,割占了中国北方共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攫取了在蒙古的特权。
▲俄国割占中国领土
随着清朝危机日益加深,清朝对外札萨克蒙古的控制越来越弱。这给了俄国策动外札萨克蒙古取得更大的自主权甚至独立的机会。
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清廷的统治摇摇欲坠。外札萨克蒙古的贵族认为此时已经时机成熟,干脆宣布独立。外蒙古贵族在俄国的帮助下,还不断蚕食内蒙古地区的土地。
▲外蒙古独立宣言
外蒙古宣布独立时,其境内人口只有40万左右。其中主要是喀尔喀蒙古人。清末民初时期,由于漠南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更优越,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人口数量已经超过百万。
1912年,北洋军阀政府取代了孙中山革命政府,成为了中华民国统治者。1913年底,北洋军队反击外蒙古军队。北洋军队的反击影响了俄国的利益。为了保住在蒙古地区的特权,俄国决定介入中国事务。
1915年,在俄国的介入下,中、俄、蒙在签定《恰克图条约》,俄国承认中国对外蒙古的主权。中国承认外蒙古自治,不得在外蒙古设治、驻军、移民。
▲《恰克图条约》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暂时退出了外蒙古事务。
1921年,中国陷入军阀混战。外蒙古的上层王公与蒙古人民党共同组建“蒙古人民革命政府”。1924年,在苏俄的帮助下,蒙古成立人民共和国。
蒙古此番行径没有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国家承认。但中国因为陷入北伐战争等问题,没有真正收复过蒙古地区。
▲蒙古人民共和国(1924年-1992年)
1928年,中国北伐取得统一。中国进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对于中国的行省区划做出调整。原来的内札萨克蒙古地区被划入到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甘肃八省。作为行政区的内蒙古不复存在。
▲国民政府拆分内蒙古
南京国民政府的此番划分,引起了中国蒙古族不满。
1931年,意图占领中国东北的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在中国东北策动伪满洲国独立,内蒙古东北部地区也随即沦陷。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4年二战欧洲战场法西斯战败。1945年1月,为了争取苏联对日作战,英美和苏联签定涉及外蒙古以及中国主权的《雅尔塔协定》,规定外蒙古维持现状。
国民政府为了支持苏联对日作战,于1945年8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同意外蒙古在二战后进行独立公投。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1945年10月,外蒙古人口75万进行“独立公投”,结果98.5%支持独立。1946年1月,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
当时蒙古人民共和国有75万人,中国境内的蒙古族有100多万。
四、环境、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1946年,中国蒙古族人口比外蒙古人口多。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依然延续了盟旗制度。
▲现代的内蒙古自治区
二战结束后,中国迎来了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然而,1946年10月,国民政府不顾民众的反对发动内战,逐渐失去了民心。
到1947年,国民政府在北方逐渐失利,失去了对北方的控制。
1947年5月,为了贯彻民族平等原则,解决北方的民族问题需要。在解放区的土地上建立了第一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内蒙古成立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区划分,尊重蒙古族的传统治理,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盟旗制。起初的内蒙古自治区只有呼伦贝尔、纳文慕仁、兴安、锡林郭勒、察哈尔五盟,面积53.8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其中50万蒙古族。首府为兴安盟的乌兰浩特。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地方的行省划分进一步调整。
▲1951年的内蒙古
1954年,内蒙古首府迁至归绥,更名为原蒙古名——呼和浩特,意为青色之城。
经过多轮的省域变动,内蒙古的面积从53.8万平方公里增至118万平方公里,成为了中国面积第三大省级行政区。
▲内蒙古
随着中国行政区划的调整,中国的蒙古族大多数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约有420万,占据全区总人口的17%,多于蒙古国的全国人口(300万)。
▲内蒙古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内蒙古的蒙古族使用的蒙古语和蒙古国使用的蒙古语同根同源,相互差别不大。但由于蒙古是在俄国/苏联的支持下独立的。因此,蒙古国的蒙古语使用西里尔字母书写。中国的蒙古语用传统蒙古语书写。
▲蒙古国街头的蒙古语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包括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在内的水草丰美地带,可以养活的畜牧较多。内蒙古西部的河套平原更是难得的耕地。拥有大量草场、耕地的内蒙古自治区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口。
▲河套平原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在新中国成立后,完成了工业化和医疗的现代化。因此,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增长迅速。
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蒙古族人口为480万,其中内蒙古的蒙古族人口为393万。
蒙古国的面积156万平方公里,面积大于内蒙古,但该国三分之一的土地被戈壁所覆盖,可供养人口数量少。
▲荒漠化的蒙古
20世纪90年代,受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影响,蒙古的政体出现了变更,改称为蒙古国。
然而,放弃了苏联体制并没有给蒙古的经济带来发展。蒙古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牧业和矿业,过度放牧使得原本荒漠化的国土承受能力进一步下降,荒漠化严重。
▲1992年后的蒙古国国旗
2022年,资源丰富的蒙古国,人均GDP只有4000美元。蒙古国人口三分之一集中在首都乌兰巴托。乌兰巴托全年平均气温低于0度,冬季最冷可以到达零下40度。但该地的自然条件相比于内蒙古来说依然十分恶劣。
1991年苏联解体时,蒙古国人口约210万,如今的蒙古国约330万。
相比之下,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自然条件相对较优越。2022年,内蒙古人均GDP达到9.65万元(1.4万美元),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蒙古国。
▲呼伦贝尔草原
长期作者|雄鹰
直播吧体育作者|足球与历史爱好者
责任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