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会有人质疑:儿女没有出息,难道只是母亲一个人的责任,父亲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不可否认,父母对儿女的影响是巨大的,不管是母亲,还是父亲,在儿女成长和教育中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
       但是,母亲,作为孕育儿女的人,与儿女的亲密感是与生俱来的,对儿女的影响也是更为深刻的。
       如果母亲身上有以下三种“穷习惯”,那么儿女长大后多半没有出息,别不信,并非危言耸听。


       1、嘴上穷:消极抱怨
       心理学家费罗伊德曾说过:“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母亲快乐,则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则全家焦虑。”
       母亲作为儿女最为亲密的抚养者,一举一动都会对儿女造成非常深刻的影响。
       如果母亲情绪稳定、乐观积极,可以给儿女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环境,有助于儿女的情绪稳定、减少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
       生活在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里,不仅有助于儿女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还可以激发儿女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进认知的发展。
       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母亲都做不到情绪稳定、心态积极,生活中稍微遇到一点事情,就会怨声载道,毫不掩饰地在儿女面前流露出消极、沮丧的情绪,甚至动辄就把生活中的辛酸坎坷就归咎于儿女身上,觉得因为儿女,自己才变得那么不幸、不顺的。
       或许,母亲觉得每天抱怨几句没什么关系,然而,要知道,母亲的负面情绪会给儿女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他们的内心产生深深的负罪感,儿女长期生活在充满负面情绪的家庭环境里,就会变得恐慌、焦虑、无助、抑郁……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说到底,在情绪消极、总是抱怨的母亲的影响下,儿女连基本的身心健康都保证不了,何谈出息和优秀呢?
       其实,对于儿女来说,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并不是拥有多少金银财富,而是拥有一个情绪稳定、乐观积极的母亲。
       这样的母亲,不仅能给予儿女满满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还会成为儿女成长成才道路上最好的引领者。


       2、脸上穷:注重面子
       “让你见到人就打招呼,你怎么不喊人呢?你看人家孩子多乖,见人就叫,多有礼貌”;
       “你怎么又考这么点分,像这样下去,以后能有什么出息,真是白养你了”;
       “你看看,邻居家孩子又考年级前三,再看看你,我都没脸和人家说你的成绩”……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相信很多父母在儿女的成长过程中都说过,特别是对儿女付出更多、把儿女当成自己全部的母亲。
       身为母亲,希望儿女有礼貌、成就好……都是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
       但是,儿女的成长需要一步一步的引导和鼓励,而非不分时间、场合地责备和贬低,否则,不但对儿女的成长和发展毫无益处,反而会造成反作用,致使儿女越来越叛逆,越来越不按照父母理想的方向发展。
       说到底,为人父母的都应该明白,儿女是独立的个体,是世间独一无二的个人,是需要理解和尊重的;不能因为父母生养了儿女,就一味地苛责儿女,更不要把儿女当成自己争面子的工具。


       3、心里穷:格局太小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母亲带着孩子从一个乞丐面前路过。
       一个母亲对孩子说:“你要是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和他一样,只能跪着乞讨。”
       另一个母亲对孩子说:“你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有能力了,才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
       两位母亲的话,反应了两种不同的态度和思想,一个母亲只想着孩子通过学习摆脱贫困,而另一位母亲则是鼓励孩子拥有更大的责任感、做出更大的贡献。
       可想而知,在两个不同母亲的影响下,两个孩子的未来也会大相径庭。
       说到底,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并不在于智商和情商的高低,而在于眼界、格局的大小。而儿女的眼界和格局,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眼界、格局的延续。
       通常来说,父母的格局,是儿女的天花板,决定了儿女人生的高度。
       如果父母的格局太小,却事事干涉,处处管控着儿女,儿女必然只能在父母的价值半径里成长发展,自然无法超越父母,更不能实现阶级的跨越和命运的改变。


       结语:
       父母在儿女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儿女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而母亲,作为陪伴儿女时间最长,照顾儿女最多的人,对儿女的影响自然也就更大。
       如果母亲有以上三种“穷习惯”,往往会影响儿女成人成才,导致儿女长大后没出息,别不在意。
       —END—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