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们是否真的理解古人口中的“三妻四妾”?现代人常常从字面上理解这“三妻四妾”的意思,误以为古代男子可以肆意地娶三个妻子,纳四个小妾,日日笙歌,活色生香。
       但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究竟“三妻四妾”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它们又何时出现在历史长河中?


       一夫一妻多妾制的起源
       追溯古代社会,我们会发现早在商朝时期,一夫一妻制就已经在法律上被明确规定。根据史书记载,商武丁时期即已出现“正一妻,纳妾”的婚姻形式。
       武丁在立有正妻王后妹喜之外,还纳有臣服、褒姒、穆姬等数十名妾侍。武丁通过不断征战来获取更多财富和女人,可见当时王族可以拥有众多妾室的现象。但对于普通男子来说,仍只能拥有一位正妻。商朝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一夫一妻多妾制的雏形。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后,一夫一妻多妾制也在普通民众中渐渐盛行开来。根据《淮南子·人间训》的记载,当时许多女子被贩卖到异邦,沦为他国妾室,这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一些女子为表示自己作为妾的身份,会用绿巾裹头来区别于正妻。


       “戴绿帽”一词就由此而来。鲁国见此风气日益败坏,便颁布法令,用国家资金赎回这些被贩卖的妇女,以维护国家婚姻秩序。可以看出,到了春秋时期,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已经在各诸侯国中广为推行。
       进入战国时期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夫一妻多妾制在所有阶层中变得更加普遍。根据史书《战国策》的记载,即使是下等民众,也开始出现明妻暗妾的情况。妾在男子家中已经成为一个合法的地位。一夫一妻多妾制在整个社会范围内逐步确立。


       三妻之说:正妻、继妻与平妻
       针对“三妻四妾”字面含义的误解,我们有必要理清“三妻”中的每一位妻子所指为何。
       第一妻,是指正妻。在古代,男女双方必须门当户对,经过礼仪选拔而得到的合法妻子,在法律和伦理地位上皆为正室,是名正言顺的夫人,必须得到全家人的尊重。正妻要受到全家人的爱戴,她负责教导子女,管理整个家庭的大小事务。正妻就像一个家的主心骨,支撑起整个家族。


       第二妻,是指继妻,也称继室。当正妻去世之后,男子根据礼仪另行娶的合法妻子也称为继妻。继妻在法律地位上,与前一位正妻享有同等权利。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继妻往往处境尴尬。她需要面对去世妻子留下的子女,也难以赢得众人的真心尊重。许多继妻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赢得家族成员的认同,遭受着来自各方的白眼与非议。
       第三妻,则是平妻。所谓平妻,指男子同时拥有两位或更多合法妻子,各妻子之间地位平等。但在唐朝之前,平妻在法律上并不被承认。


       直到唐代,此制度才有所突破,如唐朝宰相安重荣就在有正妻的情况下,还公开另娶了一位妻子,让他的两位妻子地位平等。但是,即便在清朝这一时期,平妻的地位和权利也远不如原配正妻。真正意义上的平妻在中国历史上始终不是主流,虽有个案,但很难在法理上被承认。
       综上所述,尽管“三妻”在字面上指三位妻子,但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男子合法的妻室仍只有一位,即正妻。春秋以来两千多年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并未因“三妻”之说而改变。正妻的地位在法律和伦理上都是无可挑剔的。


       四妾的来历:买来与提拔
       一是买来的妾。春秋时期,买卖妾已非常普遍。富裕的男子会花重金从贩夫走卒那里购买年轻貌美的女子,纳为妾侍。这些女子不得不出嫁他乡,沦为人妾,失去了人身自由,整日在深宅等待男主人召幸。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鲁国曾颁布法令,用国家资金赎回这些被贩卖的妇女,送回家乡,以维护国家的婚姻秩序。


       二是提拔婢女为妾。有些妾原本是正妻出嫁时随行的婢女,因主家丈夫需要而被提拔。她们本是下人,后成为主人的妾侍。还有些妾起初是男主人家中的丫鬟,貌美娇媚,後被男主提拔纳为妾。这批妾室地位较低,往往受到正妻和有身份的妾的欺辱。无论哪种来历,妾的地位均不如正妻,是男子合法的偏房。
       此外,还有通过私奔、抢掠而得的妾。根据《礼记》,“聘则为妻,奔则为妾”。也就是说,私自与女子私奔者,即使成婚也只能是妾,而非正妻。如果女子被强掠而去,也只能沦为男子的妾,失去做正妻的资格。由此可见,妻妾地位存在天壤之别,这与我国独特的一夫一妻多妾制不无关系。正妻之名,只有通过正式聘礼才能获得。


       正妻之殇:主持家务与相夫教子
       正妻与妾室有着无比悬殊的地位差异,这从两者的职责就可见一斑。作为家中的正室,正妻肩负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她既是家庭的管家,又是儿女的啓蒙导师。正妻需要承担家庭财产管理、年节祭祀祖先、教养子女等重要任务。
       她必须教导子女读书识字,学习礼仪,把他们培养成才。正妻也往往还要充当“内助外交”,对内需要管理全家上下,对外需要通过婚丧嫁娶来扩大人脉。可以说,正妻是整个大家族的中流砥柱和精神支柱。
       而妾室相对轻松许多,她们只需侍奉丈夫、分担正妻的部分责任即可。妾室没有教导子女的重担,也无需处理繁杂的家务事,只需陪伴丈夫,讨好男主人即可。她们中的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院落内无忧无虑地渡过。可见,古代正妻劳苦功高,肩负着整个家族的兴衰存亡。


       三妻四妾的弊端:家变与国殇
       “三妻四妾”在我们今天看来已完全失去现实意义,但它带来的弊端却不容忽视。
       首先,妻妾众多势必导致家庭矛盾频发。妻子与妾室来自不同背景,缺乏血缘关系,由于嫉妒、竞争必然产生龃龉。不同妻妾间为争宠爱,会心生妒忌;为夺长子继承权,会明争暗斗。这必然导致正妻疲于调停纷争,家变不断。


       其次,大量妾室容易导致家族败落。皇帝与公侯如果沉迷声色,放任妃嫔过多,就会偏听宠妃之言,疏于政事,导致朝纲败坏,最终亡国亡家。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覆灭,都与君主后宫过度壮大,以妾干政有直接关系。这个教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必须正视。
       最后,这种制度还严重践踏了妇女的人格尊严。女子作为可以任意买卖的对象,失去了选择夫婿的自主权。无论是被迫出嫁他乡,还是在家中被纳为妾,在今天看来都是对女性人格的践踏。我们有责任抨击这种看血缘而不看人格的落后观念,让古老的等级礼教不再束缚女性的发展。


       结语
       历史无法重来,但我们至少应该认识到“三妻四妾”的弊端所在。当代人不应囿于旧观念,而应追求真正平等自由的婚姻关系。也许对古代婚姻文化的反思,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当下,我们还需要继续反思走出传统观念的桎梏,建立更加平等的婚姻观。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