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的相士因为身份地位的不同而人生也各有不同,在古代,相士有飞黄腾达的、有逍遥快活的,还有一些因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最终死于非命。

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就有一个名叫刘日新的相士,他因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最后落得个极为悲惨的下场。

不好惹的朱元璋

朱元璋心狠手辣,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都是极为出名的,在他手上死去的人可谓不计其数,有的时候说错一句话都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这也是因为朱元璋本身也比较多疑,听到的很多东西都会去深入思考。

刘日新这个相士是比较出名的,和很多相士一样,他也希望靠着能博取统治者的欢心来走向飞黄腾达的道路。

当年朱元璋还没“创业”成功时,就找来了比较出名的相士刘日新来推命。

刘日新很“上道”,他给朱元璋算出来的相是“极富极贵”,那会朱元璋的身边还站着几位将校,这刘日新掐指一算后,算出他们也都是公、候之命。

这样的结果令朱元璋非常满意,于是他就对这位相士多留了个心眼,以后若是一切成真,也可以好好表彰一下相士。

果不其然,朱元璋于1368年创立起了明朝,他自己也摇身一变彻底甩掉了“朱重八”的名号,当上了明太祖。

有一天,皇宫中的朱元璋突然又想起了刘日新,便将他给找了过来,询问道:“你是否想要当官?”

刘日新也是个人精,他可不想让朱元璋觉得自己是个粗俗之人,因此回答道:“我不想当官。”

这样的回答也让朱元璋来了兴趣,于是便继续询问道:“那你想要多少钱财? ”

没想到这刘日新还继续回答自己不要钱财,在朱元璋的一再追问下,刘日新终于才说:“我想要一个可以遍游天下的信符。”

这回朱元璋也看出来了,刘日新是一个向往自由的相士,因此,他就拿了自己手中的扇子作为凭据,还写下了一首诗:江南一老叟,腹内罗星斗;许朕作君王,果应神仙口;赐官官不要,赐金金不受;持此一把扇,横行天下走。

有了朱元璋亲笔题诗的扇子后,刘日新从此便可去游山玩水逍遥自在了,若是他不再折腾,随随便便就能舒服地度过余生。

然而,没想到后来这刘日新竟然与蓝玉扯上了关系,反而把自己的命都给搭进去了。

蓝玉是明初一代名将常遇春的妻弟,根据《明史》的记载,蓝玉也是一位兼具勇武和谋略的大将之才。

从洪武初年,蓝玉就开始在沙场上崭露头角了,有另外一个背景是:1369年常遇春在军中暴卒,享年40岁。

在失去了常遇春后,朱元璋也极为伤心,他把希望寄托在了蓝玉的身上,希望他能够在沙场建功的同时辅佐好太子。

1372年,那是朱元璋第二次北征沙漠之战,蓝玉所在的队伍是大将徐达的中路军当中,还充当了先锋官的职务,此次大战中,他打败了扩廓帖木儿的游骑队。

有了名气的蓝玉也在四处征战的道路中越来越得到朱元璋的器重,到了1379年,蓝玉已经被朱元璋封为永昌侯,并赐予了世袭爵位,一个原本该显赫的家族从此登上了明朝的历史舞台。

1388年的捕鱼儿海战役是蓝玉的巅峰,此前几次建功时他还只是副将,这次人家是实打实的一把手。

他率领15万大军前去讨伐脱古思帖木儿,在作战的过程中,他的军事才能也得以彻底发挥了出来,并涉及到了情报、行军等多个方面。

此战让蓝玉彻底成为了明朝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北元政权也在这次战役后彻底陷入了支离破碎,蒙古人曾多次幻想着能够重振祖先的辉煌,这下也彻底被蓝玉给打没了。

这时,很多人都将蓝玉比作是过去的李靖、卫青,朱元璋也听说了这些好消息,给蓝玉安排了“凉国公”的封号,朝中上下,除了皇家成员外,几乎已经没有人能惹得起蓝玉了。

可这蓝玉毕竟是一介武夫,他的情商低得吓人。

因为觉得自己立了大功,蓝玉开始彻底变得目中无人,他的眼里再也没有了法纪,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甚至连百姓的田地都是想占就占。

朱元璋其实也听说了不少事情,说蓝玉在北征的过程中私藏了很多金银珠宝,还居功自傲。

不过朱元璋该给他的赏赐是一点都没有少,顶多是心里有点不开心,这除了觉得蓝玉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朱元璋考虑到蓝玉是常遇春的亲戚,念及旧情也就作罢了。

正是这种纵容再度滋生了蓝玉的骄傲情绪,他也从此开始越来越过分,甚至在床帐、护膝处雕刻了金龙,这显然就是把自己当成了统治者。

朱元璋看着蓝玉的毛病越来越多,也打算好好教育一下他。

一次,蓝玉西征返朝后,朱元璋命令他担任太子太傅的职务,原本就负责辅佐太子的蓝玉此时却不愿意了,他竟然对别人说:“难道我做不了太师吗?”

朱元璋闻讯后勃然大怒,狠狠将蓝玉给批评了一顿,可蓝玉依旧不知道悔改,他认为自己对明朝的贡献很大,再加上有常遇春的“金字招牌”,皇上必然会以礼相待,绝不会拿他怎么样。

本来他在外面猖狂猖狂也就算了,结果他还将手伸到了朝堂中去。

在上朝奏事的时候,蓝玉甚至还给朱元璋提了一些意见,可朱元璋总是不听从他的意见,这反倒还让他闷闷不乐。

朱元璋也彻底发现,蓝玉和常遇春显然不是一类人,他对常遇春的那份思念,不可能转移到蓝玉身上。

常遇春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他比蓝玉更有资格居功自傲,可常遇春从来没有,甚至他在年长徐达两岁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着谦逊,甘愿当徐达的副将出征,做事也非常为朱元璋思考。

反观蓝玉这边,一点点事情叠加在一起,最终触怒了朱元璋。

蓝玉被杀,还株连了刘日新

面对朱元璋这种脾气的皇帝,蓝玉的结局从他目中无人的那一天开始就被决定了。

此前,朱元璋为了笼络人心,专门制定了通行茶马贸易政策,可蓝玉在奉命治理兰州、凉州的过程中无视了这些政策。

此外,蓝玉打了胜仗回来因为官吏没有及时开门还直接选择了破门而入,再加上他擅自带兵进入罕东,这些举动都让朱元璋起了疑心。

只要朱元璋真的不高兴了,那么蓝玉的好日子就彻底到头了,朱元璋的手下也开始了秘密铲除活动,并监视蓝玉的一举一动。

洪武26年,锦衣卫报告:蓝玉和景川候曹振等人企图在皇帝出宫后谋反。

当时的太子长期接受着儒家思想的教育,属于生性仁慈的那种类型,朱元璋为了给他打下基础才用更加极端的方式来治国,监狱和刑罚是他的两大武器,这也是为了给太子提醒:若是下不去狠心,很多人都会背道而驰。

他若再细想,若是蓝玉这种人不除掉,那么今后太子继位了根本没有能力震慑住他,本来是想让蓝玉帮助太子的,这下蓝玉却直接站在了太子的对立面,这能行吗?

这下,朱元璋最脆弱的那根神经被扯断了,他勃然大怒,下定了除去蓝玉的决心。

朱元璋颁布了《逆臣录》,其中都是相关人员的口供,也指明了蓝玉可能要谋反,当然蓝玉心里到底有什么想法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朱元璋要杀他,只是找个适当的理由罢了。

最终,蓝玉因为谋反罪而被杀害,甚至剥皮实草,传示各地。

接下来80天的时间里,遭到连坐的人数达到了一万五千多人,几乎所有天下功勋都因为这个“蓝玉案”被一网打尽了。

本来这些都和相士刘日新没什么关系,结果这个刘日新闲着没事干,非要跑来凑个热闹。

根据古籍《近峰闻略》的记载,蓝玉被杀之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神乎刘先生所言。”

审讯蓝玉的人便继续追问了下去,蓝玉也将“刘日新”的名字给说了出来。

这就代表着刘日新早就猜到了蓝玉的结局,并且还专门去给蓝玉算过命,将结局说了出来。

多疑的朱元璋必定会认真审视这件事,因为他抓捕蓝玉之前所有行动都是机密的,就连他本人所获得的信息都是从锦衣卫那里得来的,刘日新若真的是算出来的,那么他采用这种方式必定会增加蓝玉逃跑的风险。

而蓝玉在最后关头想起了刘日新说过的话,就代表着蓝玉确实已经把刘日新的提示放在了心里,只是他没想到皇帝真的会动手。

那么,刘日新这种“泄露天机”的人自然是不能留。

很快,朱元璋就命人将刘日新给抓了起来。

对付算命的人,就用算命的方式,这也是朱元璋惯用的“黑色幽默”,他问刘日新:“汝命尽几时?”

刘日新当然知道自己的结局,于是也如实回答道:“尽今日。”

很快,刘日新就被杀掉了,一点余地都没留给他。

这件事也足以说明:在朱元璋身边做事,“脑子”是第一位的,明初能神机妙算的人不少,刘伯温就是其中一位。

刘伯温是一位开国功勋,他那些在帮朱元璋打天下时神机妙算的例子在后世更是被过分渲染,最重要的,是刘伯温有着超凡脱俗的性格。

洪武3年,刘伯温被封了上护军、资善大夫等职务,可他本人却从不贪恋富贵。

回到老家之后,刘伯温整日都在喝酒和下棋,从来不向家人吹捧自己建功立业的事情,当地的知县好几次求见,可刘伯温都不愿意答应。

低调是一方面,可人在如此高位,也很难不被牵连。

古时,天文等类似的学问因被冠以“观星象而知未来”的内容,因此也是禁止被私学的,作为统治者,他们更担心一旦老百姓懂得天文,那就有可能走向造反的道路。

可这刘伯温就是大天文学家,还著有过《天文书》。

在他辞世前,赶忙将这本《天文书》交给了儿子刘琏,并吩咐道:“你赶快将它交上去,后人千万不能学习。”

此外,他还对自己的次子刘璟说:“现在是胡惟庸当权,可胡惟庸一定是要败的,他败后,皇上一定会想起我,你再将我说的那些话秘奏上去。”

和刘日新不同,刘伯温的儿子当然不会将父亲说的话说出来,而刘伯温算的“胡惟庸将败”也很快灵验。

之后不久,刘伯温就很快在家中死去,有一种说法是:胡惟庸下了毒。

而洪武13年,胡惟庸也因谋反罪被诛,正如刘伯温预料的那般。

蓝玉案的本质还属于皇室内部的争夺,那些被牵连的人大多都是无辜之人,朱元璋要“杀人立威”,保住他们老朱家的江山,这也是最好的办法,可这件跟刘日新没有什么关系的事情,却让这位神机妙算的术士跟着丢了性命。

最起码,刘伯温还算落得个善终的下场,这件事发生在洪武年间,确实是比较罕见的。

参考

论沐英兼及蓝玉的族属问题 杨秀实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史乖考误二 雲南史料丛刊 第五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