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奉是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人,大约活了110岁。他是当时的名医,他与华佗和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然而董奉与其他的中医不同的是,他给病人看病不收钱,但是却要患者种杏树。成语“杏林春暖”就来源于董奉的事迹。董奉为什么这么做呢?其原因有三点。

1、免医药费 董奉要患者种杏树,来代替医药费。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战争纷纷,因此穷人很多,他们付不起医药费,所以董奉就要这些患者病愈后,种银杏树,以此来当作医药费。

2、救济穷人 董奉不仅给穷人免费看病,而且还救济穷人。 董奉如何救济穷人呢?董奉用杏子来换谷子,然后将这些谷子去赈济穷人,所以董奉要患者种杏树,可谓是一举两得。

3、杏树容易种植 董奉为什么要求种植杏树,而不种植其它的树呢?因为杏树容易种植,杏树耐旱,抗寒,抗风,寿命长;花期3个月,果期有6个月,且杏仁还能入药。

董奉考虑这些问题后,认为种植杏树是比较合适的。董奉要患者种杏树,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董奉这么做既利于他自己,也利于患者,还帮助了穷困的人,可谓是一举多得。董奉的行医经历告诉了我们,有“利他思想”,就有机会获得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太平广记·卷十二》 《中国自然标本馆》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